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校徽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21年参与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70年恢复使用“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有北京市东西两个校区、山东威海三个校区。学校设有14个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一,工程学接近ESI前1‰,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前3‰。系统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B+类)。

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有工程博士、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4类专业学位。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3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

录取规则:专业极差

一般采用专业志愿级差方式进行专业分配,第一、二专业级差为2分,第二、三专业级差为1分,以后专业级差为0分。根据投档成绩减去级差分数形成的专业投档等效基准分依次安排专业。

出现考生专业投档等效基准分相同时参考高考实考分数、相关科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会考)成绩。参考相关科目高考成绩顺序: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依次参考语文、英语、数学、理综或文综成绩,其他专业将依次参考数学、语文、英语、理综或文综成绩。

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2018年甘肃专业录取分数

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本部)2018年甘肃专业录取分数

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北京交通大学(甘肃数据)

北京交通大学芳华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