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滅不了西夏?

玩味的歷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個打仗不太給力的朝代。

從建立到滅亡,這個王朝從來沒有實現過盛唐強漢那般的遼闊疆域,以及對周邊異族政權壓倒性的優勢,相反,先後被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國;蒙古人建立的大蒙古國輪番羞辱。

靖康之難,南渡之慘,全境亡國,是宋朝對外戰爭的標籤。但,宋朝歷史上,對外戰爭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在北宋的晚期,宋朝曾經在西北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具有戰略顛覆意義的超級大勝,一戰幾乎逆轉了北宋和西夏之間的戰略形勢對比。如果後來不是出了天才皇帝宋徽宗的話,北宋完全有消滅西夏,向更西北的地方發展的可能。

事情要從宋哲宗親政開始。

宋哲宗是北宋的倒數第三位皇帝,在他親政的時候,北宋的國際形勢已經難堪到了極點。在宋哲宗親政之前,執掌朝政大權的是他的祖母高太后。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脾氣格外倔,滿腦子漿糊但還總覺得自己是王者的老年婦女。

而老年婦女也喜歡用那些暮氣沉沉,滿嘴之乎者也但拿不出半點真材實料的官僚。這些官僚,以司馬光、文彥博為代表,他們都是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害怕變法傷害自己既得利益的守舊派人士。

有這樣一幫人主政,北宋不但輪番的被西夏人上門羞辱,甚至還主動把王安石變法期間北宋進攻西夏收復的失地主動還給了西夏人。這幫人的慷慨,讓西夏當時主政的漢人外戚梁氏集團日益囂張。

當時西夏的國母梁太后是一個戰爭狂人,遇到了高太后這樣一個麵疙瘩,可以說想捏就捏。

好日子,結束在了宋哲宗親政以後。這位年輕的皇帝不但在國內徹底肅清高太后所信任的舊黨官僚,對外也十分強硬。他任命北宋歷史上頗有名氣的將領章楶經略西北,給梁太后和西夏的好戰集團一次無比沉痛的打擊。

章楶的戰略構想是,在宋夏雙方都絕對不希望對方有所推進的地帶,建立一座軍城,吸引西夏的主力來打,等他們打的精疲力竭士氣枯萎,給他們來一個圍殲戰。

他選擇的地點,在宋朝涇原路,和西夏的重要國防屏障沒煙峽之間,他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堅不可摧的軍城,宋哲宗親自命名為平夏城。這座城建成之日,就是西夏國運走低,梁氏滅亡之時。這座城頂在了西夏的咽喉上,而和比高太后智商高的有限的梁太后,也第一時間著急了。

一切都按照章楶的構想進行,西夏幾乎徵調了國內能打仗的壯丁,發動了兩次平夏之戰。

第一次,梁太后派了自己的兩個親信,帶著十幾萬人馬進攻平夏城。結果連城門都沒摸著,就被章楶利用了地形優勢,打了一個埋伏戰,俘虜招降了幾萬人。

第二次,梁太后決定帶著自己寶貝兒子西夏皇帝親自上陣,這次的軍力是三十萬人。梁太后要如此玩命,正是章楶之前就預料到的,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梁氏是漢人外戚,想在党項人為主的西夏國內站穩腳跟,壓制住西夏的皇族,就必須給他們交出滿意的答卷,或者說通過不斷的戰爭掠奪去滿足他們的利益。

第一次平夏之戰失敗讓西夏國內反對梁氏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梁太后只能壓上更大的賭注。於是,這次她輸的更慘,輸的一無所有。

什麼叫戰略高手呢?就是章楶這樣,下一步棋想著後面的好幾步,給西夏人和梁氏挖了一個巨坑。平夏城的防禦體系,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這座城在西夏幾十萬人的圍攻下,兩個多月屹立不倒。而此時此刻,已經快冬天了。

看西夏人快熬不住了,章楶指示西北各路軍馬主動出擊,他們先切斷了西夏軍團的糧道,然後四處出擊,襲擊小股的西夏部隊,抓到一些俘虜之後放回平夏城下的西夏大本營。

讓這些人告訴梁太后,宋朝的大軍正在集結,準備包梁氏的餃子。實際上,西北四路的軍力也就不到十萬人,章楶在詐梁太后。但梁太后很快就嚇傻了,她下令全軍撤退。雖然宋軍兵力不如西夏軍隊,但以吃飽喝足養精蓄銳的戰勝之軍,追圍城倆月餓著肚子死人無數士氣低迷的逃跑敗軍。

第二次平夏之戰,西夏幾乎全軍覆沒。

在代表司馬光、文彥博等傳統儒生審美觀念的《宋史》裡,對平夏之戰的結果評價只有短短四個字:夏主大駭。但實際上,平夏之戰的結果直接逆轉了宋夏的戰略實力對比。

這一戰以後,梁氏集團眾叛親離,而梁太后本人,則一直在怒噴西夏的宗主國遼國不給她援助,噴的久了,遼國的皇帝怒了,他派人到西夏,賜死了梁太后。梁氏集團徹底覆滅。

而重新執掌西夏權柄的西夏皇族,則各個都是和宋派,希望能和宋朝和睦相處,靠宋朝的賞賜過幾天好日子。宋朝這邊,對西夏採取了一系列的攻勢,不但壓的西夏皇帝主動求和,甚至,如果後來宋哲宗不是英年早逝,接替他的不是天才的宋徽宗,北宋完全有可能滅掉西夏。

這樣,大概就可能不會有後來的靖康之難了。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煮酒君


前期沒能力,後期沒時間,當然滅不了。

北宋前期滅不了西夏有一個重要因素:後勤供應問題,沒有之一。

其他方面的劣勢或戰略性失誤都比不上這個致命的因素。

太宗和神宗事情的兩次大規模的攻打西夏,無功而返,都是後勤保障不利造成的一系列後果。古代的後期補給方式和嚮導方式都非常的落後,這一隻是要命的問題,若是碰到特殊地形更是讓人絕望。

神宗時期伐西夏

宋軍討伐西夏的路線主要在陝北,要穿越沙漠、戈壁等,極其容易迷路且半路無法進行補給,途中糧食最多帶幾十天,到達指定地點後,如果不能迅速佔領城池,就會馬上斷糧。而在戈壁、沙漠地區頓兵堅城是十分不利的,極容易遭打災難行的後果。神宗五路伐夏失敗,後勤運量的民夫死的比士兵還多,可見位置大軍的後勤遠比軍事行動本身消耗更大。而西夏那邊只要以逸待勞,能宋軍過來時,他們收縮兵力,然後堅壁清野、守住重點城池就行。

神宗後期、哲宗、徽宗時期

神宗後期到徽宗前期,北宋的地堡流淺攻戰術掐住了西夏的命門,解決了最為重要的後勤補給問題,尤其收復河湟後對西夏已經形成半包圍形態。府州折家軍、河東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熙河路等幾路軍隊從東北、東、南、東南、西南方向包圍了西夏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興州、靈州一帶(西夏稱“興慶府”及“西平府”),那時形式一片良好。

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擴建築堡、步步為營,再加上大好的包圍形式。再給北宋一、二十年時間,滅掉西夏如甕中捉鱉。因為西夏對築堡的騷擾效果甚微,加上西夏國力衰落,經不起持久戰。

但歷史總是跟漢人過不去,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又出現了海上之盟、靖康之變。陝西精銳被徵調勤王,結果還被朝廷的昏招給玩了,然後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後派張浚主持陝西,又出了一次昏招,富平之戰直接把陝西給弄丟了,從此之後宋朝與陝西不再接壤。


如果沒有這上面的事件發生,宋徽宗可能就把西夏歸到宋朝的版圖了。而宋徽宗在歷史上的評價就會改寫,西夏的產馬地就屬於宋朝的,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再修生養息幾年時間,宋朝就有大規模的騎兵,把精銳從山西調到河北駐防,在這樣的國防力量下,不管是契丹還是女真,都得乖乖在家裡沒事打孩子玩。

但歷史不能假設,宋朝覆滅了。純正的漢人血統在那個年代已經消亡了。


大國布衣


自李元昊建立西夏國並稱帝之後,宋夏之間的戰爭徹底爆發。在開始階段,由於宋朝準備不足,西北駐紮的軍隊戰鬥力不強,所以,雖然在局部取得過一些勝利,但總體而言,北宋還是被西夏壓著打。尤其是好水川之戰和三川口之戰,宋軍更是損失超過萬人。

當然,這一階段的西夏,因為處於崛起時期,所以顯得勢頭很猛。不僅擊敗了宋朝,同時期西夏還擊敗了吐蕃部落,甚至連御駕親征的遼興宗耶律宗真,也被李元昊打得狼狽不堪,數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李元昊死後,西夏的瘋狂擴張期也隨之結束。此時宋夏之間出現了短暫的和平期。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宋英宗駕崩,宋神宗繼位。宋神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他任用王安石推廣變法,在國力有所增強後,便開始了開疆拓土計劃。王韶出兵河湟,拓地千里,之後宋神宗更是派出五路大軍討伐西夏,但由於各路大軍之間的通訊出現問題,加上指揮不力,最終釀成了永樂城大敗。

哲宗時期,宋軍全面出擊,在平夏城大敗西夏主力,並且向西夏腹地開始修建堡壘,意圖慢慢蠶食西夏。到宋徽宗時期的1115年,橫山之戰後,西夏首都興慶府已經五險可守,宋軍幾乎可以一舉拿下西夏。然而,此時金國崛起,宋金兩國簽訂海上之盟,宋朝的戰略目標從西北轉移至東北,西軍被調往東北進攻遼國。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很熟悉了,北宋被勢頭正猛的金軍一舉消滅,西夏也趁機收回了被北宋佔領的國土。


庭州行者


西夏的領土不大,150萬人口左右,立國189年。不但北宋沒有滅了他,遼、金、成吉思汗也沒滅了他,我來簡單聊一聊。

西夏可以說是“以戰立國”,實行全民兵役制,高峰時期的兵力約有15到20萬。

雖然西夏的農業、手工業總體發展水平遠不如北宋發達,但在“以戰立國”的國策下,其軍工生產水平頗高。西夏佔據河西走廊和陝、甘、寧、河套地區的天然牧場,而党項人自古以來,就以善養馬而著稱,元昊立國時專設有群牧司,以董理養馬事業,故西夏騎兵所需的長生馬和善馬是有充足來源的。

西夏生產的弓和劍,在當時頗享盛譽。如熙寧年間,向宋神宗進獻“最為利器”的神臂弓,即是“本黨項羌酋”李定所為。莊綽《雞肋編》捲上說:“西夏興州出良弓,中國購得,雲每張數百千,時邊將有以十數獻童貫者。”西夏劍更是聞名遐邇,夏人劍曾被宋人譽為“天下第一”。西夏製作的鐵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人”。由此可知,西夏軍隊的裝備是比較精良的。

西夏的軍隊給養不如北宋完備,但是西夏有對策。第一,利用邊市貿易,用青鹽換糧食;第二,劫奪宋軍的糧食給養;第三,積極發展農業,儘可能的讓人民多提供稅糧;第四,挖掘宋方邊民的糧食窖藏。

西夏的作戰策略。

李繼遷叛宋後,百餘年之戰爭期間,不斷採和戰並用之策。久戰力疲,則用和平攻勢;戰力漸復,則立即進攻。又自始至終,採聯遼戰宋之策,或為互相聲援,東西夾攻;或於久戰力疲之後,則邀遼出面以逼和。又延攬宋之失意文人為幕府,或重幣收宋所遣散之宮女,以窺測宋朝廷之內情。

在戰略方面,則利用廣漠原野,宋進則退,宋退則進。宋駐戍不出,則窺破良機,集中絕對優勢之兵力,以行局部之殲滅戰。戰術方面,則以設伏誘敵為慣技。宋之所以屢敗,即此故也。


陵西散人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北宋是可以滅掉西夏的,甚至可以說,在北宋的歷史上,可以滅掉西夏好多次。

西夏那是什麼鬼地方,看過地圖就會知道,除了興慶府一帶,其餘都是鬼見愁的不毛之地。

對於北宋來說,根本不屑於去主動攻打西夏,因為實在是負擔。

這樣的一個國家,文化水平低,經濟水平低,包括軍事水平,也很低。

是的,沒錯,西夏的軍事水平一點也不高。

印象中的宋朝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很羸弱,一直在被外族侵略的感覺,但其實宋朝的軍力並不弱。如果宋朝的軍力真的很弱,宋朝早亡了。

比宋朝軍力更弱的是,是宋朝的政治外交。

歷史上,北宋和西夏一直在打來打去。

最早的戰爭都是西夏挑起來的,沒辦法,西夏窮啊,他要生存,只有往富庶的宋朝去討好處。

鎮守北宋西北邊境,防範西夏的是北宋赫赫有名的西北邊軍。

這支部隊是北宋史上最強的軍力所在,像水滸傳中提到的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就是西北邊軍的一員。

西夏軍隊的戰力其實不強,但是西夏人狡猾,沒有信義,打不過就投降,等事情過去了馬上又造反,翻來覆去地折騰,反正就是沒皮沒臉。

偏偏北宋朝堂那幫大佬,每次只要西夏伏低做小,馬上就照單全收,認為已經達到目的,甚至將所得的戰果全部歸還。

西夏人從來沒想到天上還能掉餡餅,失去的城池,在戰敗的條件下,人家居然還能主動還回來。

就是這個樣子,西北軍打的遍體鱗傷,但開封的那幫大佬好大喜功,愛充面子,只講究表面工程。使得西北方面所有的軍事行動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最搞笑的是,北宋一直想要西夏臣服,總是賜姓趙,但西夏從來都只姓李!

如果不是朝堂上那幫虛偽文人倒行逆施,西北方面不求一戰之功,光是一次次戰鬥,早就蠶食掉西夏了。

但可惜,北宋文人壓武官一頭,仁義當頭,只重表面不重實利的做法,將北宋一步步帶入毀滅的境地。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按照秦始皇劃定的標準,北宋都不夠格稱為王朝,幽雲十六州收不回來,遼國永遠是心腹大患,隔三差五來打個秋風,搞的東京汴梁的那些王公貴族們欲仙欲死。

遼國好歹有個理由,但西夏是什麼鬼?要知道西夏自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建國,到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前前後後也支撐了快200年。

北宋為什麼滅不了西夏。

還是先說說西夏的歷史吧!

西夏的國土主要分佈在今天的寧夏、甘肅、陝西北部一帶,是由党項族人建立起來的政權,党項族人被認為是西羌人的一支,西夏國遭到蒙古人的滅絕後,倖存下來的党項人慢慢與其他民族融合,今天的藏族、蒙古族、回族就有一部分是党項人的後裔。

西夏的興起源於隋唐時期,到了唐朝逐漸形成了八大姓,其中最大的一支拓跋氏在唐太宗時期歸附,被賜姓為李,這便是後來西夏李氏皇族的起源。

歸順以後西夏還是很規矩的,唐朝有什麼需要他們要錢出錢要人出人,又聽話又不作亂,乖的不得了。

北宋建立以後,西夏延續自己乖乖仔的作風,在趙匡胤時期依然相處愉快。

但後來形式就發生變化了。

半吊子王朝的北宋希望可以儘可能的擴大影響力,不僅要西夏歸附,還想把西夏從藩國性質的小弟變成直系下屬,這種做法得到了一部分西夏人的認同,畢竟那時候中原王朝代表先進生產力,大家怎麼跟著混都行。

但有一個人不同意,這哥們就是李繼遷。

李繼遷是西夏大頭領李繼捧的堂弟,他不願意做宋朝的附庸,自己帶著一幫小弟另立中央。

剛開始李繼遷實力有限,地盤也不大,宋朝也沒有當回事。但李繼遷自己挺嘚瑟,他先找遼國結成統一戰線,得到個夏國王的封號,然後就開始不停的騷擾宋朝。

至道二年(996),李繼遷搶了大宋的糧草,還圍攻靈武,趙廣義大怒,派了五路大軍圍剿,竟然輸了,此後雙方打打停停,真宗繼位以後,採用綏靖政策,雙方將和,北宋割讓了一些土地給李繼遷,李繼遷不在騷擾邊界。

此時的西夏雖然名義上沒有獨立,實質是已經是獨立王國。

李繼遷死後,李德明繼位,他相對老實,但他對內不斷改革,到他去世的時候,西夏已經具備了建國基礎。

等到李元昊出世,西夏的事情就變得不可收拾了。作為西夏不世出的天才,李元昊雄才大略又野心勃勃。不僅想著自立,還更進一步:稱帝建國。

不聽話還好辦,畢竟宋朝的重心在北方大遼。建國就是大問題了,擺明打老大的臉,外交問題中,打臉比要錢嚴重多了。

宋朝立馬啟動懲罰措施,收回賜予的禮物、姓氏,封閉邊境時長,還發出通緝令,誰能砍死李元昊,重重有賞。

聽起來像幼兒園兩個小朋友打架:你不和我做朋友,就把我給你的禮物還給我!

李元昊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打架不做朋友了,先劃清界限,以後宋朝的東西不準用,衣服不準穿,就連發型,也不能用,統統改回本地大光頭。

除此以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所有文字改回西夏文,外交文件一律改為漢文西夏文雙語。

不好意思,西夏當時還沒有文字,不過不要緊,馬上發明出來。

於是西夏文誕生了!

西夏要想建國,寫幾個蝌蚪西夏文是遠遠不夠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誕生,必然伴隨劍與火!

西夏的劍就這麼惡狠狠的砍向老東家:大宋。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雙方之間的衝入,那就是三戰定江山!

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李元昊就用一個誘敵深入的套路三次擺平了宋軍。

不僅如此,延祚七年(1044),西夏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

兩個大哥被一個小弟給收拾了,二人轉變成了三國演義:宋、遼、西夏。

北宋為什麼打不過西夏,有多個原因。

第一:西夏經過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準備,已經具備了挑戰北宋的實力,整個河西走廊都在李元昊的控制中,西夏總兵力超過五十萬,這在當時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第二:西夏總體屬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戰鬥力強於農耕民族,且他們居住地域寬廣,戰略縱深很大,無法畢其功於一役。

第三:北宋戰鬥力有限。唐宋元明清五代,要說戰鬥力北宋倒數第一當之無愧,李元昊建國時期,正直范仲淹當政,總體來說北宋軍力尚可,但依舊連戰連敗,可見軍事問題十分嚴重。

第四:北宋的重心在北部大遼。西夏的獨立更多是想自立門戶,而大遼卻時時刻刻想著南侵,所以北宋軍事力量都集中在對遼國的防禦,對西夏採用戰和相結合的策略。

李元昊時期的西夏給北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他個人素養實在太差,先是幹掉孃舅一家,連帶把親媽一起毒死,後來又把不贊同獨立的叔叔一族全部殺光,再後來中了北宋反間計,把三戰定江山的兩員大將野利旺榮、野利遇乞也都處死了。

這還不夠,他還扒灰兒媳婦沒藏氏,搞的兒子寧令哥忍無可忍,一怒拔劍。

雄才大略的李元昊同學45歲那年死在親兒子手裡,不知道是可氣還是可笑。

李元昊死了,對於北宋來說,西夏問題消停不少,其實在此之前,西夏已經逐漸撐不住了。因為常年征戰,西夏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失去了與中原的貿易,遊牧民族單一的生產結構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所以自李元昊後期,雙方重開貿易,西夏對宋重新臣服,只不過對外依舊保留國號。

李元昊死後,西夏內部陷入長期的內鬥和混亂中,對北宋威脅不再,雙方雖時有衝突,但再非主要矛盾。



日慕鄉關


大國博弈

沒等趙匡胤坐穩龍椅,遼國便糾集北漢的軍隊時不時的侵擾宋境。而趙匡胤當時定下的國策是“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先統一南部的割據小國,再謀奪北方的燕雲十六州。他當時交待給衛戍遼境的將官指令是這樣的:“來則掩殺,去則勿追。”以防為主是北宋初年對遼國的主要軍事策略。

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北宋大體完成了統一之後,才開始轉防為攻,趙光義攜滅北漢之餘威,力求一氣拿下燕雲十六州,但七月的高粱河慘敗卻讓趙光義輸得只能騎上一頭驢跑路,經過6年的準備,一直表示不服的趙光義再次北伐,結果又是大敗而歸,損失慘重。

自此之後,北宋便患上了恐遼症,從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守。但雙方誰都沒能力擺平彼此,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就這麼尷尬的摩擦了十幾年。

都說十八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果不其然。十八年後,契丹人首先動起了當上好漢的念頭,蕭太后傾全國之兵南下攻宋,卻沒有嚐到什麼甜頭,自此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維繫了百年的好合。

西夏人的崛起

正當東亞最強的兩個國家之間進行較勁頂牛的時候,偏西一帶的党項人卻悶聲發起了大財。西夏的党項人採取兩頭討好的策略在兩個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一邊向遼國稱臣納貢,一邊又接受北宋的冊封。這一時期的原則就是,凡是不得罪的就不得罪,凡是能討好的就儘量討好。

這種策略讓党項人在當時的周邊局勢中佔據了有利地位,遼與宋都積極拉攏西夏,以圖找到一個強力的盟友來對抗彼此。西夏也正是利用了遼與宋的這種小心理,兩邊伸手要好處,並利用遼宋的戰爭迅速擴張著自己的疆域。

隨著西夏國力的逐漸強大,党項人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那個以前習慣裝孫子的党項人此時也想過把當爺爺的癮。當西夏與宋遼漸成三國鼎立之勢時,党項人的野心也漸漸暴露了出來,加之宋遼兩國之間進入了漫長的面和心不合,得過且能過的和平歲月,党項人賺外撈的機會比之以前少了很多,為此,西夏人開始主動進攻宋遼。

正如當年的魏蜀吳,當時最弱小的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那是鬧騰得最歡實的一個。西夏當時的處境也大體如此。因為國力最差的西夏在長久的相持階段中,早晚得被宋遼耗死,可他主動進攻就解決了這個損耗問題,他的進攻成本與國防成本如果算下來差不多的話,那選擇進攻或許還能撈點好處,同樣也能更大可能的消耗宋遼的國力。這個帳是精明的諸葛亮早早就盤算好了的,西夏人現學現用,前期效果也不錯。

新三國鼎立

論起這三個國家的國力,北宋應該是第一等的,遼國其次,最弱的無疑是西夏。那宋和遼為什麼都滅不了西夏呢?

我們不妨做這樣一種猜測,當宋與西夏交戰時,面和心不和的遼國當時是怎樣一種心態?是不是恨不得這兩個國家就這麼死纏爛打下去,直至國破家亡,他來坐收漁翁之利呢?同理,當西夏與遼國交戰時,北宋的心態估計也好不到哪?畢竟一千年前的統治者們還沒具備維護世界和平,造福全人類的先進思想意識。

可還是有一個大問題沒有解決好,假設北宋的小宇宙突然爆發,一下子把西夏打殘打滅,吞併了,遼國人肯定要不幹。本來就比北宋窮,這下更窮了,競爭力明顯下降了,年底的分紅肯定得打折扣(遼利用西夏與宋的戰爭,將歲輸改為了歲貢,大幅增加了收入。)所以,遼國人也不會讓北宋徹底滅亡了西夏。同理,在西夏與遼國的戰爭中,北宋也會默默給遼國補上一刀,保護敵人的敵人,就是保護自己。

由此看來,不是北宋滅不了西夏,也不是遼國滅不了西夏,而是遼和宋都不願讓對方獨自滅了西夏,獨吞勝利的果實罷了。

西夏這顆果實,最終還是落入了蒙古人的嘴裡。而到了那個時候,遼國早沒了影子,宋也只吊著那最後一口氣,垂死掙扎罷了。

結語

看党項人的建國史,那是一段開拓進取,催人奮進的史詩樂章。而建國後的党項人,卻迫於自身的困境,做起了一根無奈的牆頭草,時而和北宋如膠似漆,時而和遼國勾肩搭背。一會和北宋拳腳相加,一會又和遼國兵戎相見。

但我們在觀察這一段歷史時期時,卻發現西夏幾乎沒有同時和遼與宋撕破臉皮,總是拉攏一方打另外一方,活脫脫的攪屎棍子,挑事頭子。也正是因為西夏的這種外交政策,讓他能在周邊大國的高壓態勢下依然擴地幾千裡,也差不多算是笑到了最後。

以至於蒙古人在攻陷西夏國都城興慶府時,面對開城投降的党項人竟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誅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党項人沒有原則立場,一會一個主意,蒙古人不需要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朋友。

有人說党項人的衰亡,是因為他們的無下限。有人卻說,党項人的無下限正是他們曾經崛起的唯一原因。

歷史已隨滄海去,來年只見桑田綠。我們不妨就讓這段故事繼續傳說下去吧,曾經的英雄往事,曾經的那一段輝煌瞬間,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能真眼觀瞧。


談藝中國史


對於西夏這個鄰居,北宋很是頭疼。三天兩頭就在邊境鬧事兒,搶錢、搶糧、搶地盤。鬧完了,還要逼著北宋承認它的政權合法性,逼著北宋互市。

但就是這麼一個討厭的鄰居,北宋卻一點辦法都沒有。當然,不是北宋不想滅了西夏,事實上在宋神宗時期曾五路伐夏,宋哲宗時期也曾主動出擊對西夏邊境大規模掃蕩。但最後北宋的都滅亡了,西夏依舊活蹦亂跳。為什麼北宋滅不了西夏呢?我淺談幾個原因。

西夏雖小,但軍事實力強悍,並非幾場戰爭就能使其滅亡。

雖說打仗打的是錢,是人,是經濟,但軍隊實力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

西夏的徵兵制實行的是“二丁抽一”,就是兩個成年壯丁中就要有一個被編入常備軍隊中。以至於只有二三百萬的人口的西夏,常備軍隊一直維持在五十萬左右。除常備軍外,西夏還有大量的後備役。平時從事生產、訓練什麼的,戰時拿起刀就能上戰場。

西夏有兩隻很特別的兵種,一種是“潑喜跌”,是炮兵部隊。將旋風炮放在駱駝鞍上,可以發射石彈。簡直就是移動炮臺。雖然人數只有區區兩百,但戰場上可以有效地打擊敵人士氣。

還有一個特殊的兵種,就是著名的“鐵鷂子”。這是一支重裝騎兵部隊,人數也不多,三千左右。騎士和馬身著重甲,一般的刀砍箭射根本無法對其造成傷害。最變態的是,還要用鐵鏈將騎士和馬的鎧甲連起來。就算騎士死了,也掉不下馬去。只要馬不倒,就可以一直衝向敵陣,可謂“不死軍隊”。

另外,西夏還有一種“血夫”政策。西夏時常會在宋夏邊境掠奪一些八歲以下的男孩,抓回來後進行封閉式訓練。訓練內容就是對打搏殺,十分殘酷。六七年後,將那些活下來的,已經被訓練成戰爭機器的孩子派到戰場上與敵人廝殺。這些“戰爭機器”往往戰鬥力極強,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以戰立國”,“以戰養戰”。

縱觀西夏與北宋的關係,西夏對北宋基本奉行“以戰養戰”的策略。

西夏原本經濟基礎薄弱,因此在對北宋的戰爭目的就是掠奪土地、人口和財富。不管戰爭勝負如何,西夏基本都會向北宋求和。求和之後,西夏可以得到北宋的“互市”和“歲賜”,從中得到莫大的經濟好處。

元昊稱帝后,通過“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以及“定川寨之戰”的勝利,迫使北宋承認西夏現有的領土,並得到“歲賜”七萬二千兩夏銀、十五萬三千匹綿帛、三萬斤茶。

夏毅宗親政後,又開始對北宋邊境的掠奪。宋神宗即位後,西夏又向北宋請和。北宋接受求和,又賜夏銀五百兩,絹五百匹。

到了夏崇宗時,西夏一邊出兵滋擾北宋邊境,一邊不停的向北宋上表求和。達成和解後,北宋哲宗又賜西夏銀器五百兩、衣帛五百匹,同時恢復了中斷多年的“歲賜”。

反觀北宋,沒有優良戰馬的供給,使得騎兵部隊發展緩慢,在對陣西夏軍隊時處處受制。

在野戰中,北宋軍隊基本上不是西夏人的對手,因此從好水川之戰後,北宋開始奉行范仲淹的堡壘推進戰術。就是在戰略要地修建堡壘,穩步向前推進。

尤其是在宋神宗“五路伐夏”失敗之後,更是在宋夏邊境修築軍事堡壘,步步為營,穩步將堡壘向西夏境內推進,逐漸蠶食西夏國土。

這種戰略措施雖然十分有效,但進程卻十分緩慢。

蒙古滅西夏用了22年,成吉思汗都死在了西夏都城興慶府外。要知道,那是的西夏帝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與北宋並立時期,西夏正處在逐步強大的上升階段。北宋滅不了西夏也是很正常的。


喧囂平原


北宋之所以無法根除西夏,原因有兩點:前期沒辦法,後期沒機會。結合兩點,北宋直到滅亡之日,也沒有動搖西夏的根基。

所謂前期,指的是宋神宗一朝之前,而後期則指宋神宗之後到北宋滅亡之時。西夏崛起後,迅速對北宋構成了威脅,宋朝巴不得滅了這個党項異姓奴建立的王朝,但是很可惜,不是人家對手。而且強行攻打西夏的話,後勤百分百出現問題,還是北宋的一個硬傷,直到滅亡之日也沒有徹底解決。

為什麼後勤會出現問題呢,這個在太宗和神宗兩朝都應驗過,宋軍如果攻打西夏,必須穿過陝北,而後還要穿過沙漠地帶,這段期間無法得到補給,因此每個士兵必須自身攜帶不少於10天的乾糧,水源也成為一個大問題,到達靈州附近後,士兵不能休息,必須立即作戰,目的是快些打破城池,當地進行補給。如果久攻不下,麻煩就來了,缺糧少水,還打什麼打。

宋神宗當年傾五路大軍討伐西夏,一路之上押送後勤資源的民夫的數量竟然多過士兵,可結果怎樣,五路大軍全部失敗,民夫死傷過半。而西夏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損失,他們是主場作戰,不需要出城迎敵,只需要堅壁清野,防守住城池即可。這些西夏党項人對於打仗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在行,要不然也不會在後來被蒙古人揍成那副模樣。主要是他們守城守的好罷了,北宋缺少蒙古人的攻城機械和戰馬,要是有這些東西,估計揍西夏沒啥大問題。北宋如果具備蒙古人的優良戰馬和騎兵的話,也許歷史真的會改寫。

再者除了西夏之外,還有契丹這個遊牧民族的侵擾,另外吐蕃也虎視眈眈,宋朝又重文輕武,因為培養不出十分傑出的軍事領導人,針對這些遊牧民族也只能是邊打邊求和。當然這只是前期的問題,在北宋後期,契丹已經不成氣候,他最大的威脅不是北宋,而是女真,這個對手才真正的可怕。但女真很快又成了北宋的對手,並且比契丹人更毒辣。

神宗之後,哲宗、徽宗時期都對西夏進行過戰略打擊,也許是西夏王朝的氣數不如從前了,又或許是北宋的地堡流淺攻戰術運用得當,北宋竟然打的不錯,如果沒有女真崛起的話,再有個二三十年,也許北宋真的會滅掉西夏。

但很可惜,宋朝皇帝太喜歡玩樂了,以至於失去了太多大好良機,加之金國的出現,讓北宋徹底沒有能力再打擊西夏,為了迎擊金國,陝西精銳被徵調勤王,結果還被朝廷諸多昏招給弄得亂七八糟。

北宋是自己玩死了自己,君王昏庸,奸佞當道,不滅還等啥!


大獅


關於北宋滅不了西夏的原因,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不妥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第一個原因,從北宋自身體制方面談一談。

  1. 重文輕武,武將地位低下,軍事人才逐漸減少。這個很好理解,一個領域,社會地位高、收入可觀,自然會有大量的人才流向這個領域,反之,這個領域的人才必然會大量流失。北宋的政權起源於趙匡胤的兵變,所以,對武將的忌憚比其他朝代更加嚴重,為了預防武將專權,北宋採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造成了所謂的“積弱”。

2.分權過於嚴重,冗官冗兵現象嚴重,國家財政日益枯竭。北宋不但對武將進行限制,對文官也採取了分權措施,一個職位有很多人來擔當,宰相之間吵吵鬧鬧,相互扯皮推諉,行政效率非常低下。由於官員增多,按照祖制,北宋又採取高薪養廉的模式,國家財政支付工資都很困難,這就是“冗官”;軍事制度僵硬,禁軍本來是國家的精銳部隊,但兵員卻越來越多,越來越濫,缺乏統一的選拔標準,甚至很多農民起義軍也被編入禁軍,北宋末年,禁軍數量的龐大已經令人咋舌,但戰鬥力卻大打折扣,還耗費了國家大量經費,這就是所謂的“冗兵”,國家沒有錢,哪裡還會大規模興兵作戰呢?

第二個原因,從地緣政治方面談一談。

  1. 北宋的國土面積非常有限,北方有強大的契丹族政權——遼朝,北宋末年,又添上一個崛起的女真人——金朝,如此一來,北宋的防守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輕易抽出大量兵力去攻伐西夏,萬一北方戰事又起,恐怕有滅國的危險。

  2. 北宋的首都在汴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封,這裡防守困難,需要長期保持大量的邊防軍隊。這個問題有很多人研究過,北宋由於沒有幽雲十六州做屏障,北方几乎一馬平川,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機動作戰,如此一來,北宋必須長期保持警惕,北方的軍事防守壓力一直很大,不敢掉以輕心。

  3. 西夏位於北宋的西北地區,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佔據了地利之便。看一下地圖就明白了,西夏把持著西北一大片區域,北宋要想進攻,一般需要從現在的陝北一帶出發才可以,那邊地理情況複雜,不利於速戰速決。

第三個原因,從軍隊構成方面談一談。

眾所周知,北宋對幽雲十六州沒有控制權,這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缺乏戰馬。北宋所處的時期正是騎兵無敵於天下的時期,失去了重要的產馬基地,北宋只能用步兵來對抗遊牧民族的騎兵,長期以來,吃了不少大虧。

反觀西夏,佔據著河套平原一帶,正是放牧的好地方,戰馬補充起來非常方便,所以,西夏以騎兵為主。北宋用步兵對戰西夏的騎兵,防守起來尚且可以一戰,但進攻起來就麻煩多了,因為步兵機動能力太差,對後勤的要求也高,要命的是,後勤線還容易被別人機動性強的騎兵偷襲,所以,步兵遠征騎兵,絕非易事。

第四個原因,從後勤線方面談一談。

打仗就是打後勤,這無需多言,餓著肚皮打仗,即使能勝,也只是僥倖,長期的勝利還是需要強大後勤來做保障的。西夏位於西北邊陲,而宋朝的國度卻遠在開封,後勤供應起來有多難可想而知。有些朋友肯定好奇,為什麼非得從開封運送物資呢?這個就得從封建時期的實際情況說起了,從北宋開始,封建時期幾乎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城幾乎享有所有的優先權,全國的糧食、工匠、錢財幾乎都要先集中到都城才能向邊疆供應。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吸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如果邊疆的將軍能夠自主籌集軍需,會有割據的風險,所以,北宋的體制就變成了這個情況。這麼一來,不但耗費了不少財力,後勤線拉得太長了,也不容易供應不輟。

而且,深入西夏腹地之後還要保持較長的後勤線,這樣,後勤線的安全也不能保障,所以,攻打西夏,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第五個原因,西夏的力量不容小覷。

不要覺得西夏是個弱小的割據政權,如果真的是想象的那麼弱小,強敵環伺,西夏早就滅亡了。西夏的軍事力量也是令人膽寒的。

  1. 平夏鐵鷂子,西夏重騎兵威力巨大。鐵鷂子就是披重甲的騎兵,實際上是西夏騎兵的敢死隊,騎兵把自己與戰馬連在一起,即使陣亡也不會落馬,如此強大的衝擊力,對於以步兵為主的北宋來說,無疑是噩夢。漫說北宋步兵,即使契丹人、女真人也在鐵鷂子面前吃過大虧,後來蒙古人滅亡西夏也吃了不少苦頭,所以,西夏的重甲騎兵威力不容小看。

  2. 橫山步跋子,西夏擁有成熟的山地作戰部隊。看到這個名稱,估計很多朋友都以為這是步兵,但,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他們也有馬騎,但只是作為代步工具。遇到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形,他們就會發揮重要作用,翻山越嶺蒐集情報、搞偷襲,這種戰法適合多山的西夏地區。

  3. 潑喜軍,西夏的特殊兵種。看到這個名稱,肯定覺得古怪,大約是當時的音譯,至於究竟是什麼意思,很難說準了,只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潑喜軍就是駱駝大軍的意思。西夏多山、乾旱,駱駝的能力就不用我來多做贅述了吧,所以,潑喜軍可以長期駐守在乾旱的戈壁灘、沙漠旁,而北宋軍隊卻難以達到這樣的作戰意圖。

其實,還有一條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宋錯失了最佳滅西夏的時機,這一條就不再展開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討論。

好了,以上就是鄙人的粗知淺見,希望只是拋磚引玉,期待高手能夠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哦,再次感謝邀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