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灣鬧雞蛋荒因天災 新西蘭鬧雞蛋荒因人禍

兩個月前,說我國臺灣地區遭遇到了長久未見的雞蛋荒。雞蛋供不應求了,所以雞蛋價格不斷上漲,很多超市甚至一蛋難求,很多小吃攤把常年賣的茶葉蛋調價或是限量供應。

搞得很多中國網友都說:你們看到了吧?十年前你們有的專家學者說大陸人民都吃不起茶葉蛋了,現在這個事總算該輪到臺灣人民了。

當時我們就講我國臺灣為什麼會出現蛋荒,原因很簡單:天災、疫情,水災讓我國臺灣地區短時間內有400萬以上的蛋雞死亡,所以蛋雞死了,雞蛋供應量就少了,供不應求了,價格就要上去了。

可是我國臺灣雞蛋供應荒那是因為天災,而新西蘭最近也鬧蛋荒,卻完完全全是因為人禍。新西蘭本來沒多少人口,全國範圍內也只有420萬隻蛋雞,但是在短短几個月之內蛋雞數量就減少了60萬,減少了七分之一,所以最近新西蘭各大超市也在鬧蛋荒,價格不斷飆升,漲到了過去十年之最。

那為什麼說新西蘭的蛋荒不是天災是人禍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環保主義者造的孽。以往我們講過:在西方很多國家,環保主義者實在是太厲害了,不讓你吃豬肉不讓你吃牛肉,不讓你合法的飼養家禽,現在人家終於輪到雞了。

從2017年開始新西蘭就有一個環保組織,大概的名稱叫做“停止工廠化養雞”,這個組織的宗旨是什麼?他們認為雞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不能像大工廠一樣把所有雞都關在一個一個的標準籠中,天天讓它們吃飯生蛋,應當散養雞,應當讓雞有一個非常優渥的生活環境,這樣生出來的蛋才健康。

大概意思咱也明白,人家無非就是認為散養的雞健康,散養的蛋健康,所以人們就不應當工廠化養雞,也不應當賣工廠化養雞出來的蛋。這個道理我們也清楚,今天我們去中國很多超市,我們也看到有正常的雞蛋,也有人家說:我這是土雞蛋就是散養雞蛋。只不過散養蛋比正常雞蛋價格可要高很多,至少是兩倍三倍吧。

而且也有的專家學者指出:散養的蛋確實脂肪含量少一點,能更健康一些。如果有條件的話,咱們多吃散養蛋不是個壞事,可問題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講,長久以來的雞蛋供應是平穩的,突然說不允許再工廠化養雞了,我們只吃散養蛋,不吃工廠化養雞生出來的蛋。

甚至就在過去兩年,他們圍堵了各大超市、各大連鎖早餐店,要求各大超市也好各大快餐店也好,承諾逐漸淘汰掉工廠化養的蛋,多使用散養的蛋,在未來十年徹底取消掉工廠化養的蛋。

很多超市架不住這幫環保主義者來鬧場,人家是打開門做生意的,誰願意天天有些人拿著高音喇叭,舉著標語過來遊行?所以很多超市說:好好好!我們未來十年一定儘量取消掉工廠化養的蛋。

甚至有的超市馬上就開始停掉售賣工廠化養蛋,只賣散養蛋了。超市把貨源掐死了,對於很多養殖場尤其是小規模養殖場來講,那就是滅頂之災。工廠化養的雞蛋你不要了,你讓我轉成散養,散養和工廠化養完全是兩個體系,我還得投入大把的資金才行,對於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來講,那就是滅頂之災,沒法繼續下去了。

於是就在短短的幾個月之間,新西蘭的蛋雞數量就減少了60萬隻之多,蛋雞數量減少了產蛋數量自然就減少了,所以新西蘭老百姓就只能望蛋興嘆,看著雞蛋價格一直在不斷飆升。而且如果就讓這些環保主義者這麼鬧下去,在可預見的未來,新西蘭的蛋價那是隻能上漲,不可能下跌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