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侄子能否為朕分憂

親侄子能否為朕分憂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前丞相公孫賀因罪下獄,全族皆被誅殺。此時的漢武帝劉徹已經六十六歲,數十年的權力生涯讓劉徹疲憊不堪,但是也更加神經質。擔任丞相的人從自己的老師到自己兒子的老師;從奶奶的侄子,到母親的弟弟;從潛邸時的心腹到親自選拔的人才,丞相高位上的人總是難以真正讓漢武帝滿意。那麼親侄子行不行呢?

徵和二年,劉徹將丞相之位一分為二,設立左右丞相。任命劉屈氂為左丞相,至於右丞相則懸空。《漢書》記載:“其以涿郡太守屈氂為左丞相,分丞相長史為兩府,以待天下遠方之選。夫親親任賢,周、唐之道也。以澎戶二千二百封左丞相為澎侯。”

對於涿郡太守劉屈氂,歷史上對其擔任丞相之前的功績記載很少。但是對他的出身,卻是十分詳細。他是漢武帝兄長中山婧王劉勝的兒子,是漢武帝的親侄子。提到這位中山王,不得不多提幾句。作為漢景帝親子,諸侯王之一,可以說身份高貴。也正因如此,劉勝所受到的監視與管制才更為強烈,尤其是面對如此強勢的皇帝弟弟,自然倍加小心。不過這劉勝倒也聰明,他多次重申諸侯王就應該日聽音樂,玩賞美女。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他這樣想,也如此做,所以結果歷史上記載了他有一百多個兒子。這個劉屈氂就是其中之一,當然他還有個兒子名字叫劉貞,被封為陸城侯,而這位陸城侯就是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的先祖。

當然,此時的劉屈氂肯定不會去關心幾百年之後的事情,因為現在到手的丞相之位只是半截的,前文也提到過,自公孫弘去世之後,歷任丞相幾乎全部死於非命。唯一懂得明哲保身,小心謹慎的石慶也只能勉力自保,難以有多大作為。作為皇帝親侄子,劉屈氂能否打破魔咒,甚至做出一番功績呢?

徵和二年,也就是劉屈氂當上丞相這一年的秋天,在酷吏江充等人的操作下,“巫蠱之禍”進一步擴大,從前丞相公孫賀父子迅速燒到了衛氏家族以及太子劉據及衛皇后身上。為求自保,太子劉據不得不起兵斬殺江充,然後攻入丞相府,劉屈氂隻身逃跑,丟失左丞相官印。丞相府長史將此事報告給了正在甘泉宮避暑的漢武帝,漢武帝問丞相此時身在何處,以及如何處理。長史只能據實回答:“丞相秘之,未敢發兵。”劉徹因此大怒,事情已經發展到這樣程度,還有什麼值得隱藏的?又拿西周時期,周公旦輔政,誅殺叛亂的管叔、蔡叔為例,要求此時的丞相應該從國家角度出發,及時剿滅太子劉據的叛亂。並且發佈詔書給劉屈氂,要求“捕斬反者,自有賞罰。以牛車為櫓,毋接短兵,多殺傷士眾。堅閉城門,毋令反者得出。”

皇命難違,既然有了漢武帝的命令,那麼處理起太子叛亂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再束手束腳了。劉屈髦迅速集結軍隊,封鎖城門,對於跟隨太子的叛亂分子嚴懲不貸。雖然劉據憑藉太子多年威信以及劉徹病重的藉口聚集了眾多百姓,但是在劉徹面前仍舊難有勝算。在和劉屈髦軍隊持續五天的混戰中,死了幾萬人,鮮血流進街道兩旁的下水道中,而歸附劉屈氂的軍隊逐漸增多,劉據的軍隊失敗,向南逃出城去。逃往出城的劉據並未從此逃出生天,二十多天後便在湖縣被抓,自刎而死。

劉屈髦作為丞相,參與平定太子叛亂有功,雖然在開始時有處置不力之嫌,但是在後來的平叛過程中,盡心盡力,可以說是完美的扮演了丞相的角色。自此,劉屈髦徹底的坐穩丞相的位置。雖然只是掛著一個左丞相的名頭,但是劉據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必然會重新獲得“禮絕百僚”的無上榮耀。

而他的這個信心就來自於自己的投資對象——昌邑王劉髆,劉徹的第五子,生母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因為妹妹受寵,而被劉徹封為貳師將軍,一方面漢武帝想要複製另一個衛青,另一方面也是宣示著漢武帝毫無遮掩的擴張野心。但是作為驅除韃虜,抗擊侵略的英雄,衛青可不是單純依靠權力便可被複制的。尤其是在將星輩出的漢武帝時期,李廣利顯得尤為平庸,幾次西征,雖然多少實現了戰略目標,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標籤也牢牢打在了李廣利的身上。

作為舅舅,李廣利自然希望自己的外甥能夠坐上皇位。恰巧李廣利和劉屈髦是兒女親家,這樣一來,兩人的利益關係可以說是休慼與共。徵和三年,李廣利再次領軍出擊匈奴,臨行之前,劉屈髦設宴為李廣利踐行,席上李廣利請求劉屈髦趁著劉據身死,新太子未立的空檔,向劉徹提議立劉髆為太子“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劉屈髦自然滿口答應。

只是“巫蠱之案”餘波尚未平息,畢竟牽扯眾多朝中大員,甚至搭上了丞相和太子的性命,即便是劉徹也無法輕易的將這件事抹平,更何況劉徹自己也沒有這樣的打算。在有關部門重新追查,步步緊逼的情況下,內者令郭穣告發劉屈氂的夫人因為劉屈氂多次受到漢武帝譴責,所以指使巫師在祭祀土地神時詛咒漢武帝,有惡毒的語言,以及劉屈氂與李廣利共同禱告祭祀,想使昌邑王劉髆當皇帝。主管官員將此事奏告漢武帝,請求審訊查驗,漢武帝批准,辦案人員將劉屈氂定罪為大逆不道。漢武帝下令把劉屈氂遊街示眾,然後在長安東市腰斬,劉屈氂的妻子押赴華陽街斬首示眾。李廣利的妻子兒女也收捕入獄。李廣利聽到這個消息,投降了匈奴,其宗族全部被處死。

就這樣,漢武帝后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在有心人的操控下,從一場簡單的挪用公款最終演變成“巫蠱之禍”。期間多達四十萬人受此牽連,上至皇后、太子,下至百姓軍士,因此喪命者不計其數。

從新回顧劉屈髦的一生,我們有理由懷疑其在“巫蠱之禍”中必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裡不僅僅指他在平定劉據叛亂中發揮的作用,更多應該是他在構陷太子的這一陰謀中所做的突出“貢獻”。史書上對劉屈髦究竟如何參與的記載並不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從僅存的史料中做出一些猜測。

首先,劉屈髦在擔任丞相之前的官職僅僅是涿郡太守。根據漢武帝前幾位丞相的任命過程來看,出任丞相之前基本上都具有在中央執政的經歷,或者是御史大夫,或者是太尉,或者是太子太傅,要麼就是皇帝潛邸時所信賴的心腹。而毫無執政經驗的劉屈髦,僅僅以漢朝皇室的親貴身份就驟登高位,顯然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劉徹在任命劉屈髦為丞相時,特地將丞相一分為二,留下右丞相之位“以待賢人”。這種種不合理的唯一解釋就是劉屈髦的丞相之位,並非來自於正常升遷,更多應該來自於政治力量的推動和幕後運作。畢竟此時的漢武帝雖然仍舊是皇帝,但是某些程度上來看,對整個漢朝的控制力度已經開始降低。

其次,就是太子劉據造反時先殺江充,這是因為江充對他無所不用其極的構陷已經讓劉據心中埋下深深的仇恨。但是緊接著就是殺向左丞相府,一方面確實有掌握丞相官印的考量在裡面,但是另一方面也必然如對江充一樣,充滿著仇恨和怨憤。

最後,從利益角度來看,因為李廣利的這一層關係,劉屈髦心中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必然是劉髆,因此設法搬開擋在昌邑王的登頂之路的太子劉據也就成了應有之義。

至於劉屈髦在太子叛亂前期所採取的封鎖消息等等,無外乎是促使事件進一步發酵。同時以國家正規軍隊去剿滅只有烏合之眾的太子劉據,竟然用時五天,也讓人懷疑劉屈髦是否有故意放水,以便更加坐實劉據罪名,讓武帝也無法為劉據翻案的心思。

劉屈髦擔任丞相的時間前後不過一年多,但是卻在武帝晚年的政治生活中攪風攪雨,只是可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