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清末民初定城的第一商業街,你知道在哪裡嗎?

東西大街:

清末民初定城第一商業街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繁華的商業街。

這條街,以潮流的名號,以繁華的名義,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名品,展現著整個城市的風情。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這條商業街。一條出名的商業街,彰顯著一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助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這條街在北京叫王府井,在上海叫南京路,在定遠叫東西大街(現在叫花園湖大街)。

历史:清末民初定城的第一商业街,你知道在哪里吗?

定城東西大街自古以來就是商業街,它源遠流長的發達商業史可追溯到宋代。

東西大街像一部歷史長卷,承載著定城商埠發展的歷史。

定遠縣早在宋代商業就較發達,並出現許多富商巨賈。清道光六年(1826)《定遠縣誌》記載:“明初縣遭兵亂民戶消減,本縣商業亦隨之衰落”,後來逐步恢復,明嘉靖年間《定遠縣誌》記載:“嘉靖年間定遠商稅 12725 貫260文”。到清朝中後期定遠縣商業再次興盛。道光六年,城內釀酒較多,較為有名的品牌是“五香頗佳”。

历史:清末民初定城的第一商业街,你知道在哪里吗?

上圖為民國時期定遠西大街照片

清朝末期,東大街最有影響的商家是王包。王包擁有鉅額資產,以經營醬園廠起家,廠址在定城東門,有醬油缸一千多隻,生產、批發、零售樣樣都幹,資產象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門面日益擴展。定城東門半條街都是他家的經營門面,因此享有“王半城”之稱。後期發展為醬油、百貨、日什等多種經營,各鄉鎮都設有分銷店。王包自詡:“驢馱鑰匙,馬馱鎖,那年你能餓著我。”王包後期大量購置土地,出租給農民耕種,僅拂曉鄉就有 360 個佃戶。

西大街最有影響的商家是謝家。謝家是清末民初定城規模最大的私商,謝氏兄弟3人開布莊、糕點店、綜合商店,店鋪一字排開,從西大街原定城鎮辦公樓以西,到現在新華書店,沿街皆為謝家經營門面,房屋前後幾進,向北至原糧食局位置。謝祥豐布莊坐北面南,五間門面,兩幫牲口,十幾個夥計專門從明光、臨淮、管店、滁縣進貨,還有十幾名店員專門經營。糕點店從外地聘請名師,有幾十名僱工。3家商店各有一名記帳人員,另設一名總管。謝家的老闆、師傅、夥計近百人。

清末民初全縣有私營糧行286戶,其中定城有上百家。較有名的糧行有東大街的“楊墨池糧行、杭少庭糧行、高林雲糧行”等。當時定城東西大街坊肆林立,市廛鱗集,多以經營生產資料、生活用品為主,鋼材、煤炭、木材及金銀首飾也有商家經營,有些商品形成專營性公司。東大街較有影響的店鋪有:孔祥裕大布店、吳泰康布莊、王順興綜合商店。西大街較大的商家有:韓祥泰雜貨店、張幼生南貨店,還有以經營鋼材、煤炭、日雜為主的周和興廣貨店等。金銀首飾店有山東張氏兄弟二人開的“雙河盛”店,地點在東大街老郵電局對門,有三間門面,經營金銀首飾、玉器古玩之類。

歷史文化既有古老的一面,也有時尚一面,商業亦是如此。東西大街是清末民初定城第一商業街,建議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積澱,發揚歷史文化傳承,努力將東西大街打造成特色文化商業街,成為定遠一張亮麗的名片。(何俊飛)

历史:清末民初定城的第一商业街,你知道在哪里吗?

作者:何俊飛,定遠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

“定遠縣創建健康促進縣”

“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兒童出生後應當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