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銷量全球下滑!“大哥”’恐地位不保!

據華爾街日報4月29日報道,德國高端車生產商戴姆勒公司公佈,核心的轎車部門第一季度利潤銳減37%,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市場銷售疲軟,另一方面全球經濟迅速放緩衝擊了該公司在主要市場的業務。

近日,戴姆勒集團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戴姆勒營收為397億歐元,息稅前利潤降至28億歐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8.9億歐元,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的33.5億歐元同比下滑16%。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戴姆勒上週五公佈,作為旗下最大業務部門,梅賽德斯-奔馳的利潤受到中國銷量下降3%的衝擊,同時低利潤率車型在總體產品結構中佔比上升也給其利潤構成打擊。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銷售回報率從上年同期的9%下降至6.1%。

戴姆勒首席財務長於博對媒體表示:“今年開局表現相對疲軟,在整個價值鏈上我們面臨許多挑戰,給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帶來了負面影響。”

奔馳銷量全球下滑!“大哥”’恐地位不保!

據瞭解,奔馳轎車作為戴姆勒的主力業務,一季度息稅前淨利潤為12.98億歐元,同比降幅達37%。此外,奔馳轎車在全球的銷量均有所下降。數據顯示,奔馳轎車在全球一季度的銷量為555312輛,同比下降7%。其中在歐洲市場,奔馳的銷量下降4%,至235300輛;德國市場銷量為78100輛,同比下降1%;美國市場銷量下降9%,至64300輛;在奔馳汽車最大的市場之一中國,總銷量下降3%,至173200輛。

針對奔馳轎車銷量下滑的具體原因,戴勒姆方面認為是壽命週期效應和車型變化產生的影響。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品牌信譽受損也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受西安奔馳女車主事件發酵的影響,奔馳轎車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的問題被不斷曝光,也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對奔馳品牌產生了質疑。

奔馳利潤銳減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看奔馳自己的官方回應,全球經濟的角度我們可能沒辦法進行很準確的判斷,我們不妨從中國市場著手,看看奔馳到底遇到了什麼?有到底做錯了什麼?

奔馳銷量全球下滑!“大哥”’恐地位不保!

一是奔馳遇到了中國汽車銷售的大寒冬。從199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面起步開始,中國汽車銷售已經經歷了連續二十多年的高增長,但是自從進入了2018年6月份之後汽車銷量開始出現了拐點,進入9月之後就開始出現銷量下滑,到了年底基本上趨勢已經形成,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乘用車銷量為2235萬輛,同去年相比下跌近6%,是國內汽車銷量20年來首次年度下滑,並且到了2019年市場還未恢復之前的火熱狀態。而最近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近12%,可以說在這個大趨勢下正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奔馳汽車同樣也要忍受中國汽車銷售寒冬的陣痛。這個寒冬一方面是中國汽車消費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增速換擋,另一方面則是汽車原先市場模式的階段性消費飽和所共同引起的。

二是奔馳高利潤卻沒有高服務。對於奔馳集團來說,中國市場重要性已經不言自明,對於奔馳的利潤貢獻更是自不必說,2018年有媒體曾經專門計算過奔馳在中的利潤水平,根據計算數據顯示,每賣出一輛國產奔馳轎車的毛利潤為8.89萬元,毛利是其全球總毛利的三倍多。再加上官方每年統計的整零比,奔馳也是長期以來霸榜最為明顯的汽車品牌。但是,中國市場給奔馳貢獻了高銷量、高利潤、高回報,奔馳卻沒有給中國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服務,前幾天的西安奔馳漏油事件,如果不是女車主藉助媒體力量,甚至不惜坐到引擎蓋上維權,基本上不會得到奔馳的回應,可見奔馳在中國的態度傲慢。在專門從事客戶滿意度調研的J.D.POWER出具的中國汽車售後服務滿意度研究報告中,在11個豪華品牌中消費者對售後滿意度奔馳僅僅達到平均水準的三星成績,排在第六位,遠遠落後於寶馬、奧迪等另外兩家德系巨頭。

三是奔馳的品控問題實在堪憂。原先德系汽車是以高品質聞名於世界的,德國製造更是質量優良的絕對代表,德國人的嚴謹更是舉世聞名,在奔馳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奔馳汽車的質量更是有口皆碑,各輛奔馳車都是質量過硬。但是,無論是最近的奔馳進口車漏油事件,還是國產奔馳似乎都有著非常大的問題,根據車質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僅最近三個月奔馳的汽車質量投訴就已經達到了400起以上,涵蓋奔馳從A級到S級幾乎各種車型,在豪華車中絕對是相當高的。僅僅2019年奔馳就有四次召回,2017年奔馳在中國召回的車輛就達143萬臺。

奔馳銷量全球下滑!“大哥”’恐地位不保!

4S店作為奔馳汽車最主要的銷售渠道,是很多車主買車的首選。但大部分車主購車時並不知道奔馳4S店的主要利潤其實來自售後。4S店通過零部件、價格壟斷、保險等渠道從中賺取比整車銷售更高的利潤。國內4S店能換不修,小題大做的現象可以說是普遍存在,導致維修費用過高。

奔馳曾因汽車零整比過高被3.15點名,零整比越高,意味著配件價格越貴,後期維修成本越高。奔馳在中國市場如此高的零整比,涉嫌壟斷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

雖然奔馳一直聲稱將致力於向中國用戶提供與梅賽德斯-奔馳全球標準一致的產品和服務,但事實證明奔馳在對待客戶以及處理經銷商問題時實行雙重標準。不重視中國用戶感受卻希望繼續抱中國大腿實現銷量飄紅,奔馳的想法的確有些幼稚。當然,如果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奔馳在中國銷量出現全面跳水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