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餘秋雨的精品課《餘秋雨中華文化必修課》

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李白就很適合這句話。蘇東坡被貶黃州之後就說“也無風雨也無晴”了,那年他40歲。

而李白呢?59歲的他被赦免之後,他寫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0歲、30歲、40歲、50歲,直到死他還是那麼天真浪漫。

李白感覺不到痛苦嗎?不是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雖然他是痛苦的。

罪惡的“安史之亂”:折磨最敏感、脆弱的詩人

在唐王朝兩百九十年曆史的半道口,軍政要員安祿山、史思明發動了叛亂,鬧了九年才被平定,唐王朝從此走向衰落。

安史之亂最大的罪惡是讓唐王朝氣洩了,隨之中國文化的生命力也減損了元氣。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這支叛亂的隊伍,品質非常惡劣,見人就殺,見物就搶,見城就燒,見房就毀。

邪惡的組合很難長久,安祿山自己才短短几年就被兒子安慶緒殺了,而這個安慶緒又被史思明殺了,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殺了,而史朝義最後又自殺。

這些事實證明這幫人連自己內部的倫理都沒有建立,是真正的烏合之眾。

安史之亂之下,詩人成為最狼狽可憐的人

在巨大的社會動亂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狽的是詩人。詩人為什麼最狼狽?

有三個原因:第一,因為他們敏感,滿目瘡痍使他們五內俱焚;第二,因為他們自信,一見危險就有了行動方案;第三,因為他們幼稚,一旦碰壁就立刻手足無措。

由於這些狼狽,他們就成了最可憐又最可笑的一群。這中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

安史之亂之前,李白在河南商丘,叛軍攻擊商丘,他就帶著妻子經安徽宣城躲到了江西廬山。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李白深明大義,痛恨安史之亂,一心想為平叛出力。李璘派人上山邀請他加入幕府做顧問,李白覺得能夠跟著永王去平叛,求之不得,立刻就答應了,但他的妻子出來阻止。

李白的妻子深深地知道政治的複雜性,太瞭解自己這位可愛的丈夫了,知道他充滿了正義感和自信心,卻嚴重地缺少判斷力和執行力。

果然不出妻子所料,一生理想的李白,確實分辨不清政治形勢。他所追隨的永王雖然接受了父親唐玄宗的指令,正在順著長江東下,但太子李亨已經即位成了皇帝,下令李璘調轉方向西行,李璘沒聽。這就成了抗旨,成了另一種反叛。

這下李白懵了,自己明明是參加平叛的,怎麼轉眼成了另一種反叛?更麻煩的是,永王的隊伍受到新皇帝的討伐,很快就作鳥獸散了,卻留下了一個天下名人李白。

最後李白被判流放到夜郎,公元757年的冬天,李白與妻子在潯陽江邊流著眼淚告別。

生命的最後時光,他留下了名傳千古的佳作

幸好一年多以後,朝廷因為關中大旱發佈了大赦令,名單中有李白。李白終於回來了,他在江船上寫了那首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朗誦的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然而,寫出這麼美麗詩句的詩人,生命之舟已經非常沉重。詩中所說的輕舟,帶向了他的生命的最後年月。最後年月他只能求得別人極其微薄的賙濟,62歲去世。

李白所遭遇的危難,有很多讓人痛心的環節。而最讓人痛心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天下大量痴迷他詩歌的人,不是想救他,而是想殺他。只有一個人在懷念他,那就是杜甫。

杜甫在一首懷念李白的詩,當中有這樣兩句,叫: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他們都知道李白一心只想平叛,分不清皇帝兩個兒子的關係,將他入罪非常冤枉;而且也都知道他是一個稀世天才,千年難得;但是他們異口同聲要把他殺了。

也就是說,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給殺了;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給殺了;把“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給殺了;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給殺了;把“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給殺了。


盛唐之下的天才詩人:他看透了人間悲涼,直到死卻還是天真浪漫!

為什麼要大聲喊殺?這裡包含著因嫉妒而生恨的成分,而且還有一種期盼著觀察傑出生命受難的不良的癖好。

但是不管歷經多少艱苦,李白依舊浪漫可愛;不管怎麼喊殺,李白是不朽的。

既然有過盛唐,中國與詩不離;既然有過李白,九州神采奕奕。

關於主播和課程:

餘秋雨,國際最具影響力的華文作家之一,文化作者。代表作《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

《餘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一共260堂中國文化課,從百家爭鳴的儒釋道講起,連接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涵蓋古今文化大師,將現代中國文化置於全球性視角考量。帶你瞭解超過50位文化人物的思想與故事,與餘秋雨共讀超過20部經典著作。、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