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

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日

本报记者 张鹏程

刚迈进5月的门槛,国际石油市场明争暗斗此起彼伏,美国对8个国家的豁免权取消于5月2日刚生效,国际方面连锁反应不断,各国都开始打自己的算盘。

作为伊朗最强有力的同盟——俄罗斯,在美国制裁生效后,随即谋划国际石油贸易的新格局。

俄罗斯像复联英雄般挺身而出,本是大快人心之事,不成想,自家后院却突发意外,只得急忙补救。

日前,德国、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因俄罗斯原油受污染问题,已经紧急叫停俄罗斯原油进口,受影响的出口量约为100万桶/日。

俄罗斯原油生产商已收到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的要求,将原油产量减少90万吨,约合660万桶,直至5月7日。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天,俄罗斯原油产量将下降逾100万桶/日,接近俄罗斯原油产量的10%。

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日

俄罗斯主要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Druzhba Pipeline)向欧洲提供石油。管线分为两线,一线从俄罗斯经白俄罗斯,进入波兰和德国;另一线输往捷克和匈牙利。管道设计输油量约为200万桶/日。

原油质量问题在4月19日被白俄罗斯首先发现。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白俄罗斯石化康采恩公司声称,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输入该国的石油质量急剧恶化,原油中发现过量的有机氯。同时宣布,由于俄罗斯原油质量的下降,将暂时对石油制品的出口进行限制。

随后的4月25日,路透社发出消息称,波兰和德国已暂停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的北部管线接收进口自俄罗斯的原油,原因是质量不佳。

当日晚些时候,德鲁日巴管道南部管线的捷克共和国,以及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管道运营商TransPetrol也表示,已暂停通过该管线进口俄罗斯原油。

而且污染不仅发生在经由德鲁日巴管道运输的原油中,也扩散到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乌斯特-卢加港,污染的原油量最高可达150万桶/日。该事件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于4月25日短暂突破75美元/桶。

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日

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的首席石油分析师Amrita Sen指出,有机氯化物并非天然存在于原油中,而是普遍用于石油业上游的开采过程以提高产量。但在出售原油产品前应将其去除,否则,有机氯化物会在原油精炼的过程中变成盐酸,进而破坏精炼厂设备

俄罗斯副总理科扎克4月25日表示,俄罗斯将在4月29日之前向德鲁日巴管道注入干净的乌拉尔原油,恢复对欧洲的原油供应。

5月3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将释放8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来应对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封闭带来的影响

相关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事件的发生非常罕见,将导致短期石油供应中断,但不太可能显著收紧全球石油供应。

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日

乌拉尔原油近些年屡次被爆出存在质量问题。供应欧洲客户的乌拉尔石油是由不同来源的石油混合而成,混合过程在俄罗斯管道系统内部进行。这种混合油的品质取决于较高质量和较低质量成分的相对比例。

早在2018年年初,有欧洲炼厂的贸易商和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俄罗斯旗舰乌拉尔原油的品质恶化,已促使多个买家正在评估购买量和价格。

俄罗斯能源部也承认,乌拉尔原油的质量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降,但表示这是因老旧油田枯竭所导致。而多名交易员则认为乌拉尔原油之所以受到影响,是因为之前被混入乌拉尔原油的较高质量原油正转而输往进入亚洲市场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

就目前资料显示,受影响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尚未波及中国。

消息来源:路透社、普氏能源资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FX168财经网、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突发事故!俄罗斯被迫减产100万桶/日

联系方式:010-645234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王琳琳

统筹:张鹏程

校对:王琳琳

石油圈的新CP

美国动了真格,油价要飞涨了?

卡塔尔选边站队,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突变

老刘、大刘和小刘

“复联”英雄团队解散,我们仍会在路上,中国石油2018社会责任报告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