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跑”贏了汛期

(原標題)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堰壩結合體提前36天填築至207.8m高程,達到安全度汛設計技術要求——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跑”贏了汛期

□ 本報記者 蔣欣攸 覃柳鮮

4月28日,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現場,標示著“▽207m”的藍色標示牌顯眼地立在了瀝青心牆堆石壩上,這是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實現重要節點目標的標誌。在和汛期的“賽跑”中,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取得了勝利。

廣西左江治旱馱英水庫樞紐工程於2017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2月29日,馱英水庫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此後,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建設面臨新的重點——在今年5月31日汛期到來之前,要將堰壩結合體填築至207.8m高程,確保滿足2019年安全度汛設計要求。若無法按期將堰壩結合體填築至207m高程,整個馱英水庫樞紐工程工期將被迫延期一年。

堰壩結合體填築需一層層填築,一層層碾壓,每完成一層填築都要經過驗收合格後方可填築上一層。填築土方量大、質量標準高、工期緊,施工難度大。

“大江截流之後,每完成一層填築,我們離“▽207m”標識牌就近一些,離目標也更近一些。”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廣西馱英水庫樞紐工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趙立榮說,“▽207m”標識牌像是“賽跑”的終點線,是工程節點目標最形象的體現。

小小的標識牌卻如千斤重壓在他們的心頭。為加快堰壩結合體填築進度,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通過增加現場施工設備、施工人員,使樞紐工程施工現場實現24小時作業,加快樞紐工程建設進度。

今年3月6日,業主單位崇左市左江治旱灌區工程管理局組織召開“馱英水庫樞紐工程5·30保度汛勞動競賽動員會”,會議要求務必在5月30日前將堰壩結合體填築至207.8m高程。50多天來,施工人員們經歷了雨季和酷熱天氣。由於下雨頻繁,機器、車輛不能進場施工時,他們進行技術交底,不斷學習。機器、車輛能夠正常施工作業後,他們加班加點,24小時輪班和洪水“賽跑”。

工期再緊,工程的質量仍被擺在了首位。施工單位健全了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成技術保障體系,安全監管體系和實施體系三大保障。項目總工、工程技術部負責施工技術保障,質量經理和質量管理部負責工程質量管理,生產經理和工程技術部負責保障實施,安全總監和安全員負責安全監管,每天實行班前5分鐘安全教育制度。

4月24日,馱英水庫樞紐工程施工人員們不再仰視“▽207m”標識牌。在樞紐工程施工現場,吊車、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車來回穿梭,邊坡上,工人們正抓緊時間建設瀝青心牆基座,到處都是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堰壩結合體已填築至207.8m高程,較原計劃提前36天完成,累計完成壩體土石方填築46萬方,達到安全度汛設計技術要求,滿足了10年一遇洪水度汛標準。

“堰壩結合體提前填築至207.8m高程,為大壩瀝青心牆和壩體施工爭取了施工時間。後續工程施工時間比較充裕,緩解了施工強度。樞紐工程建設難點已解決。”趙立榮指著觀景平臺上的“▽233.5m”標識牌說,明年4月底,他們要將堰壩結合體填築至233.5m高程。要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有了充裕的時間保障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