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拉松賽事中,如果非專業人員成績好於專業選手,那麼賽事冠軍獎金能給非專業選手嗎?

我不亂說


不管是不是專業選手,只要你跑了第一名,賽事冠軍獎金一定是你的!

其實當下有的專業選手也是從非專業開始自己的馬拉松之路的,比如貴州六盤水劉敏、山東日照焦安靜,兩位馬拉松大神開始的時候,在學校極具天賦,隨便跑步都是3000米5000米冠軍,後面有幸遇到了伯樂,開啟了系統性的訓練模式,然後參加馬拉松,一戰成名。

比如劉敏,跑自己的第一場全馬是在上海馬拉松,成績2小時49分,居“我要上奧運”第二名,在當時所有女子選手中排名第十一位,中國籍選手第七。

而女神焦安靜,自己第一個全馬是在2015年9月13日,太原國際馬拉松,當時的她以2小時58分的成績獲得國內第一,國際第八,這算是一戰成名了,此後開啟馬拉松的冠軍專業戶。

在沒有成名之前,兩位選手不能算專業選手吧?

成名之戰上,有不少是體制內的馬拉松選手,這種我們稱之為專業選手並不為過,然後像焦安靜的首馬話活生生的超越了體制內選手成為國內第一,馬拉松賽事方很高興的為之頒發獎金。

當然,常規情況下我們普通的業餘愛好者真的沒法超越專業選手,這個有以下幾個原因。

1、我們大部分人的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在體內的比例比較低。

2、我們的糖原儲存能力比較弱

3、我們的脂肪供能效率比較低

4、我們的攜氧能力比較弱

5、我們難得達到最優的跑步經濟性

6、我們乳酸閾值比較低

7、我們的恢復能力比較弱

就拿最後一點來說,現在那些專業的馬拉松選手,背靠背的跑馬基本沒啥問題甚至能夠保持冠軍,但是我們普通人再厲害,面對背靠背,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狀態一致,當然這些排除什麼天津老唐、跑地球的白冰這些業餘愛好者哈。(老唐跑西藏,一天一個全馬,似乎連續跑了108個,白冰跑地球,距離記錄更長)


而為了避免大眾選手的消極性,現在大部分賽事方針對不同選手給出了不同的獎項,比如專業組、業餘組、市民組等,只要成績夠好,不一定非得超越專業選手才能拿到獎金。


真叫靜靜


不同的馬拉松賽事,對於比賽細節的規則上表述略有不同。

但是冠軍是當場跑的最快的那個人無疑,不管他是什麼選手,話說回來,能跑第一的選手,還能叫不專業嗎?

頂尖運動員在身份上有註冊運動員和非註冊運動員之分。

在以前,絕大多數高手都是體制內培養的註冊運動員,但是十幾年來,國家運動員的水平也一般,說實話也愧對專業的稱呼。

註冊運動員註銷身份叫做退役,退役了就叫體制外選手,但是實力依然很強比如李子成,拿了很多冠軍。馬拉松現在發展的很好,有志長跑的人,有天賦好好付出努力,比賽照樣幹掉國家運動員。

實際比賽中,在起跑的時候,組委會可能會耍一些貓膩,比如同樣有競爭前幾名的選手,把一些人排在後邊,一些人起跑安排在最前面跑(比較典型的就是2017年北京馬拉松,管油勝被分在了F區,需要超越一萬多人),取槍聲成績頒獎,這樣的暗虧就很不要臉了。


亦幻羽0


當然可以。馬拉松是唯一一個普通選手可以和頂尖選手在同一個賽道一決高下的競技體育形式。


馬拉松Sean


馬拉松和其他國際各種運動的賽事一樣,以成績論輸贏的。目前來說。還沒有分業餘組和專業組。大家都在一起跑。獎金也是給勝者,在中國為了鼓勵國內跑者。又增加了國內男子組和女子組的名次獎金。


用戶8793709879589


當然可以。

馬拉松賽事沒有專業業餘分組,輸贏看成績


帶智商吃瓜


在拳臺上 兩歲的孩子把二十歲的我,小夥打的鼻口竄血 孩子能不能獲得拳王金腰帶呢?


吐慣


應該沒有問題!競技體育崇尚的是公正、公平、公開,參賽者憑成績獲得名次。如果分為業餘和專業兩個組別,分別排名那就沒有辦法了!


hikersport海客體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