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價下跌,能否利好實體經濟?有何依據?

亂雲飛渡48


其實,房地產業也是屬於實體經濟,但同時房地產具有金融的屬性,又不同於一般的實體經濟。如果房價去除金融屬性,與當地居民收入增長掛鉤。那麼,房地產將步入長期繁榮昌盛,這就會利好於實體經濟。

一方面,房價若處於合理位置,就會有更多的人買得起房,房地產市場好了,就能動上游建築、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的發展,而且這些行業不會有產能過剩之虞。另一方面,房價如果處於合理位置,人們購房都是剛需,那可以促進房地產下游企業的發展。比如家居裝潢、傢俱業、小家電、紡織業等幾十個行業。

但是,高房價就不同了,這意味著房地產業存在著一定的泡沫。因為,房價越漲越高,銀行的近一半信貸都變成了房貸,流向房地產市場,那麼實體經濟又將如何生存呢?高房價的賺錢效應,使得更多的人無心從事實業投資,都跑到房地產業來了,那實體經濟豈不是要空心化了。事實上,很多國家的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歷史告訴我們,高房價對實體經濟不利。

此外,高房價帶來的是高地價,以及高房租。高地價使得實體經濟感到生存壓力,本來土地租金很便宜,有利於企業在此發展,現在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實體經濟只能另尋他途。2017年8月時,任正非就曾抱怨深圳龍崗區的高房價推高了當地的土地價格,就連華為這樣的企業也覺得吃不消,去年只能把科研基地和工廠搬到東莞的松山湖地區。

還有,高房價帶來了高房租。在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後,房東不斷要求漲房租,這使得職工要求老闆漲工資,現在經濟不景氣,實體經濟本來就要不行了,還因為高房租,老闆又不得不給職工漲工資,用工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的衰退。目前,很多實體企業已經開始減員增效了,再下去就只能倒閉歇業。

更關鍵的是,高房價使得很多購房者每個月的薪酬一大部分都還了房貸,剩下的錢只夠維持日常開銷,還要節衣縮食。這對國家要求擴大內需,啟動民間消費是背道而馳的。如果購房者工資的大部分都要還房貸,必然無法再進行消費,而一旦消費啟動不起來,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就買不出去,而當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出現滯銷之時,企業只能是減員增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理性的房地產市場,而不允許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掠奪,如果房價下跌,肯定對實體經濟是利好。很多人害怕,房價下跌會產生房地產金融危機,其實只有各大型城市房價集中下跌,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如果僅是單個城市的房價下跌,對國內樓市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比如,廈門房價最高時6萬元/平方米,現在跌去了30%以上,跌到了4.8萬/平方米,廈門房價下跌也沒發生房價崩盤,這其實這是杞人憂天。當然,讓一二線城市房價儘可能的緩慢下跌,實現軟著陸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有利於其上下游產業的平穩過度,更有利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房價下跌對於實體經濟肯定是利好,因為高房價擠掉泡沫後,會有更多的人來買房置業。而且大量的資金從房地產業流出,流向實體經濟領域。而且購房者的還貸壓力降低了,可以用更多的錢去消費,通過消費來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中國房價應該每年從高位降一點,而民眾工資收入每年再漲一點,讓房價逐步去槓桿化,迴歸居住屬性。房價要是合理了,實體經濟就可以得到良好發展。


不執著財經


實體經濟有兩種方向。一個是出口導向型的實體經濟。另一個是內需導向型的實體經濟。所以看起來都叫實體經濟,實際上,我們做內需的,也是有實體經濟。

我們的實體經濟一直以來都是講便宜。怎麼便宜怎麼來,怎麼便宜就這麼好賣。這種思維是出口導向型的實體經濟所帶來的。也是一直以來很多人還沒有進入富裕或者比較輕鬆的生活的狀態造成的。

出口為導向的實體經濟,他要求有一定的價格上的優勢,或者是技術上的優勢。如果技術上並不佔優,並不領先,那麼價格就變成很主要的競爭手段。內需有多種層次。最近幾天我們很多人在全國各個景區高喊著,我後悔了,我再也不出來旅遊了。因為旅遊是受經濟制約的。大家集中出行,本身就是經濟制約的一種表現。然後,旅遊主要是景點觀光旅遊,也是因為旅遊消費單一,層次分不開來。它代表著整體的消費水平比較統一比較偏低。旅遊景點本身就是一個實體經濟。餐飲消費也是實體經濟。

就現在來說,實體經濟是受到人們經濟水平的影響的。老百姓總共就那麼多錢,花在房子上了,就不可能花在其它地方了。花在房子上多了,那花在其他的地方只能節約著來。所以房價高,對實體經濟的打擊是很明顯的。導致消費的能力釋放不出來。

很多人擔心房價下跌的時候會對一些實體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而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長痛和短痛的問題。房價下跌,對建築業和相關的建築材料行業的確會產生影響。但是一個國家的實體經濟,不僅僅只有建築業和建築材料相關行業。再說建築業也好,建築材料相關行業也好,在整個房價的佔比中,是很小的一部分,你要是懂這一點,那麼其他的問題還真的就不是問題。

降房價的根本,是降房價當中最主要的那一部分:土地成本。


大舟財經觀


哈哈,寫一個異想天開的回答,滿足一下自己天馬行空的慾望。

來一個絕招,立馬可以取得“房價保持穩定”與“實體經濟興旺”之間的永久性平衡。

第一,無論如何,在“資源有限、有準入門檻的商品經濟”中,這種商品一定是越來越貴的,裡面的營營苟且也是最多的,離普通人的期望一定是越來越遠的,依賴於這個收益而生存的機構也會越來越綁架公眾的利益的,無法改變!沒有神仙可以在不改變遊戲規則的前提下破解這個病。



第二,醫療越來越貴,越來越病不起。於是聰明人就想出來一招“醫保”,基本上交了醫保的人恐慌情緒就基本上沒有了,剩下的只有詬病。


第三,但是,房子也越來越貴,越來越住不起。那麼聰明人為什麼就不弄一個“房保”出來玩玩?就保“剛需”(也就是第一套房),基本的生活質量用保險給解決。當然也可以學習醫保的做法:限定報銷的藥品,限定報銷的檔次。可以保險一定人平數的面積,多餘的一律“市場價”。

第四,當房子不再是“不幸福”的根源的時候,那麼消費就一定會起來,各種實體經濟何愁不興旺呢?於是就像開辦醫院賺大錢一樣,地產商還是繼續賺大錢,又給實體經濟讓開一條大路,何樂而不為呢?



第五,“房保”以外的商品房,開發商愛怎麼賣就怎麼賣,就跟現在所謂的“專利藥”“進口藥”一樣,幾萬幾十萬,買得起就買買不起也怨不得他人了。哈哈……

老龔說勢,不違心說假話。


老龔說勢


房地產和實體經濟之間是一種交叉集合關係,房地產是屬於實體經濟的,但同時房地產具有金融屬性,又不同於一般的實體經濟。我想這個問題應該討論關於房價與民營企業為代表的製造業之間的關係。

一、房地產市場促進了上游建築、鋼鐵等行業的發展。

房地產市場之所以可以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是有其自身優勢的,因為房地產市場關聯產業眾多,房產的發展帶動其他各類行業的發展,推動經濟增長,不只是高房價帶來了GDP增加。

二、過高的房價擠佔了製造業的信貸資源,不利於其他實體經濟發展。

這一點是值得關注的,尤其當前去槓桿的背景下,過高的房價綁架了中國經濟一點不為過,因為,過高的房價一方面使居民不敢消費,買房的有房貸,沒買的要賺首付,這影響了消費,導致生產易過剩,另一方面過高的房價帶來企業家投資意願下降,幾十年中投資一套房的收益高於辛辛苦苦搞工廠的收入,同時,不多的信貸資源被高房價帶來的貸款擠佔。由此,高房價帶來消費意願,投資意願、投資能力的多方下降,高房價已從助推經濟發展轉變成阻礙發展。這正是為什麼國家幾次會議明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原因所在。

三、房價下跌並不一定利好其他實體經濟。

題主所說的房價下跌,好的方面是資金的轉移必然使一部分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這對於久旱的民企無疑是好的,但是有一個問題下跌多少是好的,因為如果房價如果突然崩盤,下降過大,政府到時想救市那是比壓制房價更難得,幾乎不可能,而房價的過快下降帶來的將是舉國災難,誰也無法倖免的,所以不要過度期待房價下跌,緩慢的下降渠道應該是對我們都有利的

更多獨立思考,請關注“雨下青茶”,您的點贊是我持久的動力來源!


雨下青茶


談點個人觀點,房價下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以下考量點:

一、房價溫和走低,短期對實體經濟有負面影響,長期利好實體經濟。

1、房地產開發鏈條產業的影響。房價下跌,短期會比較快地反應到商品房的銷售,直接影響建築業、建築材料商的生產和貿易,間接影響這些產品、行業的上游產業、物流等輔助行業及其從業人員。

2、商品房下游行業的影響。儘管商品房高空置備受垢病,但其對裝修材料、裝修服務、家電、家居消費的直接拉動不容小視,所以對這些行業產品生產、貿易及從業人員影響都比較直接。

3、房價下跌會對資金、資源、人才過度進入房地產業產生抑制作用,從而間接利好其它行業、包括實體經濟的發展。但這種影響不僅間接,而且會有滯後效應。房價下跌,對資金、資源、人才流入房地產業是個堵的作用,但它們是否流入實體,何時進入實體,以何種方式進入都是未知的。實體經濟向好,要更多得益於有新的消費引擎,而這個引擎的出現,要更多地寄希望於科技創新帶來的消費革命。

綜合以上三點意見,所以我認為房價溫和下跌,短期對經濟不利,長期對經濟偏利好。

二、房價短期大跌,對宏觀經濟、實體經濟絕對是災難。

1、開發商資金鍊斷裂倒閉會增多,影響銀行誘發金融風險,影響購房人誘發社會風險。

2、上下游關連產業企業受影響,進而連鎖反應影響波及更多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和普通生意人。

3、金融風險一旦發生,企業會大面積陷入困境或倒閉,失業群體大量增加,社會穩定都要受影響。


集優米財稅


現在中國處在房地產崩盤的前夜!中國的生態環境處於崩潰邊緣,各行各業都已過剩,經濟已經到頂,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空前絕後,今後幾十年的房子都已經蓋完了,據統計中國大城市的高樓大廈幾乎夠三十億人居住都綽綽有餘,中國收入房價比是日本當年房地產崩盤時的兩倍,崩盤是肯定的事!中國經濟也要受其所累,出現經濟倒退都是大概率的事情!當年股市在六千點時,很多專家還在鼓吹可以漲到一萬點,結果是降到了一千多點,直到現在也還是在三千點左右徘徊!物極必反,這是恆古不變的自然法則!


幡然志清


當然了,要不房奴就當得一輩子緊巴巴的,人人若此,行屍走肉!強烈建議一年內賣不出去的空房收高稅,兩年賣不出去的空房罰款50萬元,3年未賣出去國家有權收回處理,這樣方能還中國萬民一個穩定生活!望國家嚴勵執行!


雷州市電腦設計培訓


國家房地產的發展,如能夠穩定的每年都漲一點,其實對老百姓,開發商等都是有利的,那為什麼國家這次那麼的堅決遏制房地產上漲,力度空前!這說明房地產事態的嚴重性!近期相關部門也查處了某些房產商勾結黑中介哄抬房價,違規操作,直接影響社會穩定性和老百姓的生活。應該嚴肅處理!!


正能量6198754


第一,沒看到哪個地區,和國家,房地產史很長,但是房價漲上天。說明到了一定的時候,房價要回調。

第二,能不能別隻想自己?你的兒子,你的孫子,只因為晚生幾年,要付出半輩子為別人的 房價買單,這是不可持續的!

有很多高位接盤,很怕跌,也正常,總有犧牲品,資金在那,不讓流入房地產,必然帶動其他製造業,這還用說?


靈寶虹聲


因為房價從沒實質下跌過,又保值又增值,大部分資金都進入了房地產市場,歷次放水,錢最終都進入了樓市,高房價的價格支撐就來源於此。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房價不跌,理由你我都懂,所以只要房價不能像股市一樣有漲有跌,再多的資金都只會再進入房地產業,其他行業沒有資金如何發展。另外,實體經濟是什麼鬼?房地產難道不是實體經濟?不過實體經濟最大的對手是電商,差別就是店面租金,因為高房價,現在的房租都很恐怖,房價下跌後租金自然也會隨之下降,的確利於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