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也不讓孩子和朋友玩嘛?

zhangxiaotao042035


我不會這樣做。我家孩子今年小學五年級,我會讓他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跟孩子說,他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務活要大家一起分擔。他在家時會幫忙打掃衛生、收拾碗筷、洗地板、收衣服,有時看我在廚房炒菜,他也饒有興致地想學,我也會教他做些簡單的家常菜。不要把讓孩子做家務活當成是讓孩子受罪,我覺得當孩子與你一起做這些事,也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交流,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情,他反而會樂在其中,也更有自信,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是緊張學習之後的一種放鬆方式,勞逸結合能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生命教育不僅在於父母的告知,還在於孩子的種種體驗。”“要讓孩子在付出體驗中培養人的社會性與責任感。”讓早年一直接受付出的孩子也懂得付出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要懂得示弱,要讓孩子學會分擔家裡的部分家務,凡包辦生活全部的父母得到的將會是一個自私並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還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個報道,讓我印象深刻,一個48歲的“海歸”,擁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但他在2012年回國後就一直待在家裡,七年不工作,甚至還要他的82歲的老母親來照料他的生活,而且還認為自己不順心的狀況都是由於母親的溺愛所造成的。後悔不已的老母親不得已把兒子告上法院,希望他能自力更生。

因此我覺得讓孩子從小幫忙做家務,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習很重要,但擁有一個健全獨立人格,懂得責任與擔當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放假時,只要作業做完,我不會阻止孩子跟他的朋友玩耍,還會邀請他的同學來家裡玩,或者到他同學家玩。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也需要他的玩伴。人際交往是人的一種基本智能。孩子與朋友在一起玩耍,對於孩子的人格塑造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

因此,我會讓我的孩子做家務,也會讓我的孩子跟他的朋友們一起玩耍。孩子的生活裡不能僅僅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還應該培養孩子生活的技能,社交的能力,讓孩子懂得責任與擔當,擁有健全獨立的人格,讓孩子為他自己的人生做好準備。


l家有學童l


當然不會了。孩子又不是學習機器。他是人,除了學習,他還需要生活,需要感情。



而關於生活,我是必須讓他學會做家務的。這關乎到孩子是否能學會真正的獨立;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是否能把自己照顧好。

再者,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我要通過家務這件事,讓他對家有參與感和建設感,培養他強烈的家庭觀和責任。



而關於感情,孩子的校園生活,除了學習,是必須學會和人打交道的。如果幸運的話,他能在這裡認識到終身好友、知己。他的成長,不會那麼孤獨,色彩不會那麼單一。

作為成人,我們都知道,離開校園後,交到不涉及利益卻能掏心掏肺的朋友,簡直不可能。基本能交到當一輩子好友的人,都是在小學/初中/高中。

再者,培根曾說:友誼能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而我始終相信這點,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離開孩子,至少孩子有朋友在身邊,我會放心很多。

我是星主,專研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奇談社會百態……歡迎大家關注我,有疑惑,隨時可以私信我!


星主奇談


我家孩子上學時候,我從來沒有讓他們幹過家務,直到現在他們都結婚了也沒讓他們在我這裡幹過。至於說和同學朋友玩,這要看他和什麼樣的孩子玩。我家老二上初中時和幾個不著調的同學走的很近,在校不但不好好學習,而且搗蛋,胡逛曠課。我知道後,就和他談,讓他遠離那幾個同學,好好學習,在中考前兩個月和他談了後,他就離開了那幾個同學。那幾個同學還因此打了我家孩子,還好及時發現該正了,他考上了縣高中


吳情820


不會,孩子學習固然重要,總不能讓他一天到晚學習,要勞逸結合,做家務實際上是生活體驗,從中也能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更需要結交朋友,沒有朋友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朋友,就象溫室裡的經歷不起風吹雨打。我自己比較欣賞國外的教育方式。孩子們對實行放養


誓言優優媽媽


不會,首先讓孩子做些適當的家務可以鍛鍊他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讓他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其次,和小朋友一起玩可以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避免孩子養成孤僻的性格。現在都是綜合能力培養,不能讓孩子變成讀死書的書呆子。


豆粑粑聊育兒


當然不會。該玩就玩,該做作業就做。要有一定的作息時間,


小冬群


當然不會,孩子是需要玩伴的,也是需要動手能力的,找朋友玩,或者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好處。那些只顧學習,不能自理的孩子,將來踏上社會,在人際交往上的缺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特別是小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能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況且玩也是孩子的學習過程,所以,孩子就應該該玩時盡情地玩,該學習時努力學習,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這樣的孩子才是身心健康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