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沉迷遊戲,家長們這樣做,勝過無數句打罵!

玩物喪志起源於古代,常用來形容孩子過於沉迷外物,不知上進。而現在的孩子則是沉迷遊戲和電子產品,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更有甚者,孩子整天除了吃飯睡覺,生活中唯一的事業就是玩遊戲,特別是到了寒暑假,這更成了常態。

01

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假期培訓機構,接收到不少家長的問候。很多家長都談到,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愛玩遊戲,而且屢教不改。不像過去那時候,玩遊戲都到網吧,只要看住小孩不往網吧走就可以了。而現在,手機平板和電視,幾乎每個電子產品裡面都有遊戲,根本就管不住孩子。有時候下了狠心,把孩子的手機收了,他直接跟父母唱反調,作業也不做,又哭又鬧,甚至還拿絕食來威脅家長。

也有家長表示,他曾接受對專家的建議,給孩子安排了一張“寓教於樂”的學習日程表,後來孩子按著這張表恢復生活的規律,但遺憾的是,孩子仍然對學習仍然提不起興趣,上課的時候三心二意的,學習成績不升反降。一來二去,孩子錯過了最佳學習的年齡,現在眼看著中考就要來臨,只能來輔導班,多給孩子補補課為,讓他能在學習的密度上彌補一下以往在遊戲上犯過的錯。

當孩子沉迷遊戲,家長們這樣做,勝過無數句打罵!

其實關於孩子玩遊戲這個問題,如果只是在課餘時間或者暑假期間有節制的娛樂,家長也不必過分擔憂。但問題在於,孩子在玩遊戲時缺乏自制力,能釋放天性但不能收住,這時就需要家長們來輔助孩子達到不要對遊戲產生依賴的目的。

鑑於此,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防止孩子過於沉迷遊戲:

1.豐富孩子的生活。

當孩子在現實世界中不能獲得滿足時,就會沉迷於網絡世界。如果一個孩子過於痴迷網絡世界,那麼很可能他們在現實生活裡太匱乏了。就拿以前班上的一個孩子來說,他的學習成績不錯,平時也會玩遊戲,但絕對不會沉迷遊戲不可自拔的那種。因為他的爸爸每次出差都會給他帶有趣的禮物,媽媽是一個愛看書的女性,孩子也耳濡目染受了媽媽的影響,小區裡也有很多玩伴。對於這個孩子而言,遊戲只是一個普通的休閒方式。

當他見得多,識得廣了,審美情趣也會隨之提高,一也會了解遊戲高反饋機制的本質,思維迴歸理性,從而讓遊戲成為一個娛樂的興趣而已。

當孩子沉迷遊戲,家長們這樣做,勝過無數句打罵!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和孩子多溝通,溫言軟語勸他們學習,給他們關懷與愛,但還是會把玩遊戲默認為任性和淘氣的舉動,當孩子玩遊戲時表現出不耐煩和生氣的態度。這種對比反差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功利,自己的愛好沒有被正視和尊重,進而陷入或委屈自責、或壓抑暴躁的心態。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對遊戲異常熱情時,父母首先考慮的應該是理解孩子,想想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接著再帶孩子走出遊戲解決問題。如果一味地打罵,只會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當孩子沉迷遊戲,家長們這樣做,勝過無數句打罵!

3.消除對遊戲的偏見。

有一句老話,十八行行行出狀元。如今電競已經在被安排到奧運項目的路上,卻還有很多人視其為電子毒品。如果孩子當真打遊戲打出了特別的成績,也不妨讓他就從這個興趣愛好出發,建立屬於自己的企業王圖。

能與大家談這麼多,其實老師想說的是,孩子也是會思考、有情感的獨立個體,有著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不要高看他們,也不要低估他們,把他們當做平等的朋友對話,大多數教育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