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特旗:織密民生“監督網”,提升群眾獲得感

2018年以來,內蒙古扎賚特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業主責,堅持靶向施策,推進標本兼治,下好監督“先手棋”,把好執紀“方向盤”,用好問責“殺手鐧”,上下聯動織密民生領域“監督網”,壓縮民生腐敗空間,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至今,全旗共發現扶貧民生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40個,立案118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3人,通報典型案例8批次24件。

拓寬監督渠道,下好監督“先手棋”。全旗紀檢監察干部變“伏案頭”為“坐炕頭”,進村入戶查線索,田間地頭訪民意,著力查找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與民爭利、貪汙挪用、瀆職失職、優親厚友等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問題,並及時彙總,形成工作臺賬;發揮信訪舉報問題線索“主渠道”作用,開展紀委書記大接訪、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定期接訪、重點約訪等陽光信訪活動,並在傳統來信、來電、來訪及網絡等監督平臺的基礎上開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讓訴求反映“一鍵直達”,降低群眾信訪成本。同時定期梳理和分析信訪舉報線索,逐件甄別、篩選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建立臺賬並按程序及時處置。2018年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009件,同比增長112%。

拓展監督方式,把好執紀“方向盤”。將民生領域監督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相結合、同巡視巡察相結合,同專項治理相結合。綜合運用“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包片、派駐機構督促指導、鄉鎮紀委切實履職、監管部門相互配合”的“四位一體”監督體系,緊盯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綜合運用調閱資料、民主測評、明察暗訪等方式方法,著力查找政治偏差、履職不到位等問題、強力推動整改。強化與公安、檢察、法院、審計等部門的溝通聯繫,完善案件線索通報和移交制度,實現案源信息共享。

嚴格監督問責,用好問責“殺手鐧”。堅持“一案雙查”,進一步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既注重事中事後監督問效、剖析整改,又將關口前移聚焦事前預防警示,強化源頭治理。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挪用、貪汙私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違紀違規行為予以從嚴查處,對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不堅決、不到位問題嚴肅問責。同時,採取到違紀人員所在單位、嘎查村(社區)宣佈處分決定同步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持續強化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推進警示教育常態化。加大違紀資金追繳力度,針對貪汙、截留群眾的資金,及時予以清退,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陳崑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