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殯儀服務工作,我所看到的殯儀是這樣的

在中國,死,一直是一個難以碰觸的禁忌話題。可是即便提不得,碰不得,卻也避不得。人生終止在哪裡,到了那裡什麼都明白了。人一輩子就這麼完了,一輩子就徹底結束了。當被推進火爐,化成一股青煙,不管你生前是大富大貴,還是平民百姓,最後剩的也就是那幾兩骨灰。

十年前一部日本電影《入殮師》告訴大家,人死了並不是“入土為安”四個字那麼簡單。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死後儀式,方可走向下一程。在十年後,也就是現在的中國,遺體會被送到殯儀館的冰棺中冷凍。有人為你沐浴穿衣,整理儀容,最後體體面面地推入爐中火化,變成殮入盒中的骨灰。這是離開人間的最後3個步驟,也就是由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完成的,而這都是一個人死後所不知道的事。

①沐浴穿衣

沐浴,按照傳統的習俗,人走後要先淨身,洗掉人世間所有的“緣”,包括好的以及壞的“緣”。一般都是用柚子葉泡的水進行擦身,一般由子女進行操作,盡最後的孝道。當然現代時代的進步,很多地方已經有了spa淨身,子女們都是委託我們這些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的。

穿衣,也就是壽衣(又叫送老衣),現在我們見到的壽衣很多都是漢服或者是唐裝,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有穿西服的。其實在清朝之前,人們是沒有將壽衣與平常穿的衣服區分開來的,只不過走後穿的衣服比平時好一點。一般的人壽終之後,穿的衣服件數也是有講究的,都是單數。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人們為了避免再次遭遇災禍,因此選擇單數,通常是七件衣服。如果人的壽命比較長,也有穿九件的,最多的達到11件。同樣地,如果人去世地比較早,就要減少衣服的件數,改為三件或者是五件。我第一次幫忙穿衣時,接觸到的那種冰涼的觸感,好像能一直冰到人的心裡去。

兩年的殯儀服務工作,我所看到的殯儀是這樣的


②整理儀容

整理儀容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了,這也就是我的工作內容了,做了兩年,兩年裡我還是很用心的。至少經常想起我接觸過的每一個人,反思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不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自己做得不好,直到有一天晚上給一個車禍的人做整容。在整理他的皮膚時候,,我突然感到這活兒並不難。基礎手法要紮實,技巧可以學也可以自己嘗試。最最難的就是對色彩的認識和審美的培養,畢竟家屬最終看的是臉兒,妝容化不好都等於白做。但是,忍受著深夜一個人面對著一幫走著的人躺在那裡需要你為他們最後的化妝時,那種心情,我自始至終都無法用文字描述出來。

兩年的殯儀服務工作,我所看到的殯儀是這樣的


③告別火化

告別,也就是親戚朋友過來看最後一眼,然後舉行告別儀式,子女為親人述說最後的話語。

火化,骨灰不是灰狀的,大家別傻傻被電視劇給騙了!雖然屍體進了火葬場的確會通過焚化爐被火化,但會被燒成灰的,往往只是衣服和皮肉組織,骨頭很難被燒成灰。裝在棺材裡的屍體,在推進焚化爐以後,燃料一般選用輕柴油或燃氣,壽衣和紙棺材會首先被燒完,接著皮肉被燒完,最後剩下骨頭。但也不一定是完整的骨頭,有些大型的骨頭無法被完全燒燬,小的骨頭經過大火高溫燃燒,還是會變成灰塵的。

兩年的殯儀服務工作,我所看到的殯儀是這樣的


另外,在火化的時候最好選擇高檔撿灰爐,不僅火化的時候減少翻動或者鉤屍少一些,還會當著家屬的面撿灰,家屬就可以看到是不是撿乾淨了,那樣撿到的骨灰也絕對是自己家的。如果選擇的是一般的普通爐,那樣的話,骨灰會不會被扔掉,或者是不是完全是自己家人的骨灰,就要看一下火化工的心情如何了。儘管聽起來難以置信,但誰也不希望供奉的不是自己家人的骨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