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音嫋嫋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斷絃

2019-05-05 10: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淋玲 文 通訊員 胡磊 攝

日前,由上虞越韻文化藝術團展演的大型神話越劇《追魚》在上虞劇院精彩亮相,神話傳說與越劇經典的完美結合,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在許多越劇戲迷心中,《追魚》不僅是一出美麗的神話、經典的劇目,更是一座越劇發展史上的豐碑。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場再現經典的“上虞版”《追魚》,一起來聽聽那些發生在臺前幕後的故事。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試水售票看戲 觀眾熱情不減

4月27日晚7點,上虞劇院內鼓樂齊鳴,檀板鏗鏘,800多名戲迷觀眾翹首以待的大型神話劇《追魚》終於拉開序幕。

據悉,大型神話劇《追魚》是越劇宗師徐玉蘭、王文娟兩位老師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北宋年間,書生張珍與丞相之女牡丹有婚約,後因父母相繼去世,便投奔相府。在府內與化成牡丹小姐模樣的鯉魚精相戀,鯉魚精為其放棄修仙,轉為凡人與張珍結成夫妻等一系列故事。

在時長2個半鐘頭的演出過程中,演員們唱唸做打俱全,精湛的唱腔、身段,華美的頭飾、戲服,逼真的燈光、舞美,傳神的動作、眼神,一次次將劇情推向高潮,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好多年沒有看到這麼精彩的越劇了,做工、唱腔都很到位,真的厲害!”坐在觀眾席首排的78歲老戲迷陳阿姨激動的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在上虞買票看戲,整場演出下來,才發現咱們上虞民間劇團的水平一點不輸專業選手。“這30塊錢的票,買的值!”

作為我區首家試水售票演出的民營劇團,越韻文化藝術團團長葉娜考量已久,她說,以售票的形式進行演出,一方面是考慮到演員、佈景、舞美、場地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確保在演出當天,花錢購票的戲迷能如約來到現場觀看。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這次,我們選擇在上虞劇院展演,主要是想借用專業的燈光、場地,營造更好的演出效果。所以,我們推出了售價30元的甲票和20元的乙票,沒想到短短一個星期就全部售罄。演出當晚,事先準備的600多瓶礦泉水,也派發一空,甚至還有不少戲迷聞訊前來現場購票,這就說明咱們上虞的老百姓喜歡看戲,而他們的這股熱情,也讓我對民營劇團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葉娜說。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苦練武打場面 甘做綠葉陪襯

喜愛越劇的戲迷都知道,《追魚》是一部大型神話越劇,除了傳統的文戲,還涉及很多的武打場面,這些武戲既是整臺戲的亮點,也是其中的難點。

“我們的演員們大部分都是業餘選手,全憑對越劇的喜愛才走到一起,雖然大家文戲演得不錯,但耍刀弄槍的武戲卻是毫無基礎。”葉娜介紹道,為了讓劇情的開打更加精彩,她特地從紹興小百花藝校請來身訓老師,手把手指點演員們編排武打場面。從一開始的老師教,自己練,到後來的踩著鼓點,上臺彩排,每個人都穩紮穩打地反覆練習。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章雅利是劇中鯉魚精的扮演者,在“追魚”、“拔鱗”兩場劇情中有大量的武戲,需要她熟練掌握踢槍、串翻身、託舉等武打技巧,演繹出鯉魚精靈動、活潑的一面。所幸,幼師出身的章雅利有非常好的舞蹈功底,即便在排練的過程中,身上摔得青一塊、紫一塊,也依舊咬牙堅持。

劇中的張珍由葉娜飾演,其雋秀俊朗的扮相,十分符古代文弱書生的清雅形象。一口純正的徐派聲腔更是高亢灑脫,剛柔相濟,一出場就贏得臺下觀眾掌聲一片。但葉娜認為,一臺成功的演出,離不開主角的精彩表現,更少不了配角的綠葉相襯。在這場《追魚》大戲中,越韻文化藝術團的兩個副團長楊國燕和蔣建君都甘做配角,扮演起了張龍趙虎、蝦兵蟹將等龍套角色,雖然沒有幾句唱詞,但兩人卻兢兢業業,認真練習武打技巧,甘做戲中綠葉陪襯。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同時,為了還原劇中場景,越韻文化藝術團中幾位心靈手巧的演員還根據上海越劇院排演的《追魚》視頻,自己動手製作頭飾、戲服、紗幔,專程前往嵊州採購專用的道具和佈景,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這部經典之作。

致敬徐派宗師 越音傳唱不絕

作為越劇徐派後人,葉娜表示,此次頂著壓力排演《追魚》的初衷,既是為了致敬宗師徐玉蘭,也是為了通過再現經典劇目的形式,傳承、弘揚徐老創立的徐派藝術,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越劇。

“說實話,這次演出能都這麼多戲迷前來捧場,讓我很意外。翻看當晚的朋友圈,幾乎被我們的演出劇照刷屏,好友們的點贊祝賀,讓我的內心十分很激動,也特別感謝大家對我們藝術團的認可。”葉娜說,在這次演出籌備的過程中,區文廣旅遊局、區文化館、上虞小百花越劇團等相關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藝術團裡每一位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也全力配合排練,正是大家齊心協力的默默付出,才讓這場“上虞版”《追魚》順利的呈現在舞臺之上。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在當晚的演出中,由三名小朋友飾演的小鯉魚精讓人眼前一亮,稚嫩的童音唱腔,可愛的戲服扮相,令戲迷觀眾印象深刻。葉娜說:“這是我帶的三個小徒弟,都只有5、6歲,她們雖然不認字,但記唱詞很厲害。這次為了鼓勵她們三個登臺,我們對劇目進行了創編,孩子們的表現也非常不錯。”隨著越劇老齡化的現象不斷加劇,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傳承人的葉娜一直希望能帶出幾個好苗子,令她欣慰的是,這些此前對越劇並不怎麼感興趣的孩子,在這次登臺演出後,都嚷著今後要繼續學唱越劇。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同時,經過這次的演出,越韻文化藝術團的演員們也對今後的大戲排演充滿了信心。而在這次的五一假期,演員們就受邀走進了象山劇院,向當地的戲迷觀眾展示了上虞民營劇團的風采。此外,為了彌補部分戲迷此前未能搶票觀看《追魚》的遺憾,藝術團還計劃於5月中旬在非遺展示館通過“非遺有戲”舞臺,免費為市民現場展演,喜愛越劇的戲迷朋友不妨前來觀賞雅聚,共吟越音。

越音袅袅娥江畔 千古吟唱未断弦

越劇《追魚》劇情簡介:

北宋嘉佑年間,應天府(今商丘)學子張珍之父與開封府金牡丹小姐之父金丞相原本乃是同窗好友,自幼指腹為婚。張珍父母去世後,家道衰敗,金丞相嫌他貧窮便冷眼相待,讓他獨居後苑碧波亭,並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為由,命張珍獨居後花園碧波潭畔草廬讀書,伺機退婚。

張珍獨居客鄉,遭受冷落,萬般愁腸,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到碧波潭自嘆心事。碧波潭裡的鯉魚精見張珍純樸,一表人才,不甘水府寂寥,便變做牡丹小姐的模樣,去書房與張珍約會,兩人情投意合,形影難分,遂約定每日二更在後花園相會,不料被真牡丹小姐發現,逐被趕出丞相府。

鯉魚精見張珍受到冤屈,急忙出府找到張珍,巧言釋去張珍之疑,表白了自己願隨張珍回鄉度日。兩人在街上欣賞花燈,被金丞相看見,誤以為其女與張珍私奔,將他們兩人雙雙抓回府內。

到府後,真假牡丹相逢引起紛爭,因丞相府裡的人無法識別兩人,金丞相決定請包公來辨別。鯉魚精見事不妙,急忙回到碧波潭,邀請水族兄妹前來幫忙。師兄妹立刻變作假包公,真假包公帶著真假張龍、趙虎,一起來審真假牡丹。假包公暗示真包公,假牡丹情深義重,真牡丹嫌貧愛富,真包公因不願拆散這對姻緣,便推辭不問。

怎料金丞相又請來張天師調動天兵天將捉拿鯉魚精。張珍、鯉魚精逃到荒郊,天兵緊緊追來,鯉魚精見形勢緊急,就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張珍。張珍不以為怪,反而更加看重這份真情。

天兵天將兇猛追殺,鯉魚精雖然發起洪水阻攔,但始終不能突出包圍。危急時刻,觀音菩薩前來相救,要度千年鯉魚精到南海修煉成仙。鯉魚精忠貞於自己的愛情,忍痛讓觀音菩薩拔掉了自己身上的三片金鱗,轉為凡人,與張珍結為夫妻。從此,她與張珍同甘共苦,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