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容易犯下的错误:不靠谱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知道,做产品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但也有一些产品,没有想清楚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就显得有些不靠谱。那这种“不靠谱产品”是怎么产生的呢?

产品经理容易犯下的错误:不靠谱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第一点,技术和商业结合的时候太生硬。做技术的人总觉得自己的技术领先别人很多,把技术加入到产品里,肯定能快速打开市场。其实这些人忽略了两个事实,一个是大家选产品的时候,都是看产品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看你技术有多厉害;另一个是如果你的技术不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价值,用户也不会选择你。曾经有个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三维引擎粒子特效,他们想把这个特效用在网络游戏上,而且做了三种不同的喷血效果,看起来很逼真很刺激。但实际上,玩游戏的人也就在玩一个游戏的前十几分钟,对游戏画面有要求,一旦他成为长期玩家,就只会在乎能爆多少装备,涨多少经验,而不会在乎砍一刀下去怎么“喷血”。而且,为了提高游戏的流畅度,玩家一般都会关掉特效,没准连看到“喷血”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点,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市场的需求。很多创业者开发产品的时候,都喜欢做自己需要的产品,从理解用户需求的角度,这是件好事。但这种需求投入市场之后,不一定就能通吃。比如,有人追求高效的生活,喜欢用各种工具,然后创业的时候就做工具类的产品。这种给用户省时间的想法是好的,但今天人们不一定觉得“省时间”这件事有价值,反而觉得自己要“杀时间”,比如很多人在坐公交的时候会玩游戏、看小说。所以,其实效率工具不太适合初次创业的人,除非你有合理的增长路径。比如,有的记账应用,不用你天天输入自己花了多少钱,都是关联你的信用卡,你授权之后,会自动帮你记账,这才是有效率的应用,而且适合那些不愿意记账的“懒人”。

产品经理容易犯下的错误:不靠谱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第三点,以感官体验代替理性决策。很多人觉得产品一定要效果好,而不考虑设计出来的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比如,有人做了个社交产品,用户名单不想做成微信或者QQ那种列表展示,觉得不好看,最后设计了一个地图,然后用户头像就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地图上。这样做的确挺与众不同的,但产品上线之后,这种效果估计永远都不会出现,因为你用户量要足够大,才能让地图上的用户头像不那么分散。比如产品早期阶段,肯定用户不多,附近一个人都没有,光秃秃的只有自己,这种体验就很糟糕,但列表展示用户头像就能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只看效果挺不错就去做,很容易踩雷。

产品经理容易犯下的错误:不靠谱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第四点,盲目抄袭市场热点,缺乏对事物核心的深度认识。许多创业项目的出发点,不是因为找到了有价值的市场需求,而是跟着投资潮流和炒作热点走,光靠概念忽悠投资人买单。比如,有个运动社交应用中,产品经理觉得“短视频”这个热点很火,就想让运动的人晒自己“能动”的画面。开发了半年,结果只有三个活跃用户。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运动的人,根本腾不出手来拍照;一个是运动的时候没有WiFi,传视频太费流量;更重要的是,你都跑得汗流浃背了,形象也不好,视频也没法像修图那样修一下,哪个自拍的人会拍这样的形象传到网上呢?

你看,这些不靠谱产品,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增长的可能性,注定是失败的。这时候不如尽早更换方向,没准还有成功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