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推薦的保險理財一下子存5年,靠譜嘛?

頭條金融


保險理財 ,一次存5年,並不能判斷是否靠譜,還是需要從多方面考慮。

  1. 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和銀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沒什麼差距,那還是存銀行比較好。

  2. 資金佔用時間:5保險理財類,資金佔時間過長。

  3. 要考慮最近幾年是否有大額支出:如購車/購房等。

  4. 在風險上,基本可以忽略,因為這些投資,幾乎都投資於低風險行業。無需太擔心。

對於普通人,還是不太建議購買保險理財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收益率問題,市場上大部分的保險理財的收益率,從數據上看,非常誘人,其實這是玩了一些數字和文字遊戲。

不僅如此,保險理財的流通性,遠遠不及存銀行的流通性強。但保險理財有個極大的優勢:贈送保單,基本包含了大病醫療,意外傷害都包含在內了。
總結:如果自身有社保,或者其他商業保險,不推薦購買理財保險。針對自身沒有保險的人,一邊理財,卻又能得到一份免費的保單,是個不錯的選擇。

財經攻城獅


這個靠不靠譜,就得看你的需求,以及你的理解了。

購買一份保險產品,就會擁有一份保險合同,這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因此在資金的安全性上,這是絕對有保障的,也就是靠譜的。

但如果從收益的角度上來看,這就比較尷尬了。

打個比方,購買這份理財產品,每年交2萬,5年下來,就是10萬。

如今市面上大多的保險理財產品,是從第5個保單年週日開始,每年返還多少多少錢,如果返還的錢你暫時不用,那這筆錢就會自動轉入一個理財賬戶,享受每年百分多少的增值,假設這個理財賬戶的增值利率為2.5%。

如果5年後,您要退保,那不好意思,您大概只能拿到7萬塊錢左右。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一個現金價值的問題。

什麼是現金價值?通俗的來說,就是你退保的時候能拿到多少錢。大部分的情況下,現金價值都會比你的已交保費少。

為什麼呢?因為你要退保,某種程度上來說,你違約了,而違約是得付違約金的。

那麼15年後呢?你要退保,大概能拿到11萬左右。30年後,大概能拿到21萬左右,50年後,您大概能拿到42萬左右。

以上所說的數字,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值,與現實中會有所偏差。

為了讓你更容易的看懂這份產品,我就從年收益率的角度來說。

5年後,收益率是負數。15年後,收益率是0.6%,30年後,收益率3.6%,50年後,收益率是6.4%。

這下你應該更容易看懂了吧?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你就得長期的去看待,30年,50年的眼光來看,因為時間越長,這份保險的收益率才能越高。

但說實話,用50年,才得到6.4%的收益率,我是不會被吸引到的,因為在這50年裡,這一筆錢我都不能用,都必須放在保險公司裡,幾乎沒有流動性。

如果是有錢人,那無所謂。當我們大多是普通人,有一筆資金被鎖定住了,萬一哪天需要用錢了,那怎麼辦?

因此投資理財險險,如果你是注重短期投資的,那這就是不靠譜的。如果你是注重長期投資的,願意花三四十年,那這就是靠譜的。


狼群講歷史


朋友們好!標題有些模糊,例如一下子存5年?還是一年存多少,連續存5年?什麼時候開始返利返本?…目前市場上理財產品,定期5年,除了存款之外,期限能夠長達5年的,很大的可能性是銀保理財!明確的講:產品正規可信,靠譜!能不能買,受多種因素影響,需要認真閱讀相關條款!


朋友們一起來,多角度,分析一下這類產品,看看靠不靠譜:

1,從產品和渠道來看,保險理財,是正規可信的理財產品,有嚴格的監管和管理制度,同時在銀行大廳中銷售,方便購買,這一點靠譜!

2,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保險理財,安全性比較高,通常為低風險或極低風險,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靠譜!

3,從收益的角度來看,保險理財大多屬於預期浮動收益,部分附加有分紅,但不做剛性承諾,根據市場的反應,銀保理財產品的收益,有可能低於,購買時,預期的收益,有一定波動,大體在百分之2.5%~4%之間,分紅不固定甚至沒有,而其他同類,型,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例如銀行自營的理財,目前預期收益平均在4.3%左右!這點來看,不太靠譜!

4,從流動性角度來看,銀保理財屬於定期,通常會有猶豫期15天左右,猶豫期內退保不收取費用,之後中途退保,會被扣除相應的現金價值!同時時間週期,長達5年…顯然,流動性欠佳!而其他一些,銀行,證券,基金,等理財產品,時間週期通常在一年以內,從這點看,不靠譜!

5,其他!例如,銀保理財,往往還會附加一定的人身保障,可謂是一舉多得,花一份錢辦兩樣事!另外,銀保理財,門檻比較低,通常1~5千起,相對於一些其他理財產品,1~5萬的門檻,靠譜…

綜合分析:總體而言,標題中的產品,是一款,在銀行中出售的銀保理財,這類產品正規可信,安全性有一定保障,收益分紅加保障,一舉多得,購買方便一對一諮詢!

但另一方面,銀保理財產品,需要一定的適配性,非常適合:有人身保障等多種需求,資金量有限,但可用週期較長,後續資金有保障,收入穩定,能夠接受收益波動,希望有計劃,長期理財的朋友!從這幾點看,靠譜!

友情提示:保險理財,品種較多,條款細緻,有些偏重於投資理財,兼顧保障!有些則重在保障,兼顧理財!還有些風險等級較高!建議朋友們,一定要認真閱讀條款,多方比對,或者諮詢,曾經購買過的朋友,同時,購買時,要在正規場所,做好錄音錄像雙錄,切實瞭解猶豫期!這樣有利於買到稱心如意的理財產品,安享收益!


理財迦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銀行推薦的保險理財產品不是銀行理財產品,而是保險理財產品,風險與銀行無關

有的人可能覺得銀行推薦的保險理財產品比其它理財產品安全性好一些,實際上,不管是誰推薦的理財產品、也不管是誰銷售的理財產品,最後是誰的理財產品是最重要的。而銀行推薦的保險理財最終仍然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這一點是一定要明確的,出現任何風險與推薦保險理財產品的銀行無關。

其次,那麼保險理財產品到底怎麼看呢?你所說的靠譜不靠譜實際上就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投資的收益相對較低。不可能像其它理財產品收益那麼高

因為保險理財的重點畢竟是要承擔相應的風險保障,因此,不可能通過理財保險賺大錢,所以,保險理財產品的收益也相比較其它理財產品要低。所以,希望通過購買和投資保險理財來實現較高的收益是不現實的。如果你說的靠譜是指較高的收益那肯定是不靠譜的。但是保險理財的保險功能也是其它理財產品不具備的。

二是理財型保險投資期長,回報期長,流動性差。不可能隨時取出現金

一般來說,保險理財的期限都過長,三年五年甚至有的要達到十幾年甚至更長。因此,投資收益不是在短期內能夠體現出來的,同時在投保期內無法變現,流動性也比較弱。所以,如果你沒有長期的投資準備和資金安排、沒有長期的投資打算,那麼就是不靠譜的。

三是保險理財資金投向的信息穿透透明度差。很多人不瞭解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

保險理財產品是不是靠譜取決於投保者或者理財產品購買者對保險理財產品以及發行的保險公司的判斷和分析,但是這恰恰對於一般的投資者是沒能有能力進行分析判斷的,對保險理財產品的投資策略和盈利方式也不是一般投資者能夠了解的,所以,判斷一款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是否值得購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財經文化評論


理財是理財,保險是保險,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產品。

理財的基本常識:高收益後面隱藏的一定是高風險,反之亦然。一個人告訴你,這個產品收益高,無風險,那麼這個人就是最大的風險。

保險的本質是保障,用固定的小的損失,把不固定的大的損失分擔出去。

不同的東西組合起來,就不那麼靠譜了。


誤入保險的保險人


不靠譜。

具體賬就不細算了,

簡單說下原因

1.銀行推薦

銀行只是推薦,或者可以說,銀行只是一個渠道或者中介,你購買的最終還是保險---理財型保險。

2.保險理財

額,這麼說吧,你知道通貨膨脹吧,

或者說,你知道錢以後越來越不值錢吧。

想想90年代初的“萬元戶”,你就大概明白我什麼意思了。

這才過了30年而已。

你想想,現在你每年給我10萬,20年後開始,我每年還你20萬。

金額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購買力不保證哦。


幕後調查官


不靠譜,收益低,風險大,週期長。

不懂投資理財的話,還是找個專業人士,瞭解各種理財渠道,全方位為你提供諮詢服務,年費才1千元。


財眼狻猊


不靠譜,買銀行的5年期保險理財還不如存城商銀行或民營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銀行的定期存款至少是保本保息的,而銀行的保險理財本身就不是銀行自主研發的理財產品,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用戶3657005009843


那是保險,不是理財。

如果你的本意是理財,那就非常不靠譜。

因為他所口頭承諾給你的收益,從既往經驗來說,基本都是達不到的。

大概率五年以後,你發現,還不如買個國債收益高。


Lisashan


我絕對不會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