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讓我們走近呼倫貝爾大草原,看牧民是怎麼取水的

【編者按】蘇德夫生長於呼倫貝爾草原腹地。他身邊的同齡人大多已經離開草原前往城市打拼,而他卻選擇留下來,用影像記錄草原的點滴變化。從八年前開始,蘇德夫嘗試把鏡頭對準草原缺水現狀以及由此引發的人與自然關係的變化。在不斷拍攝、積累的過程中,有了這組名為“

草原之水”的作品。蘇德夫說,希望這組圖片能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關注草原,還有那些一年四季都期待著雨雪的草原牧民。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草原上的牧民四季離不開水,冬天他們會鑿開河面的冰,待融化後使用。 夏季也會在河邊取水,一般由家中的女人去取。冬天在冰面鑿冰取水是最為傳統的取水方式之一,一般男人從事的工作,因為取冰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本文圖均為 蘇德夫 攝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冬季草原上的男人在河邊取冰後,會裝在勒勒車或者其他可以運輸的交通工具裡。駱駝拉冰是非常傳統的取冰方式之一。駱駝是雜食性動物,常會吃一些鹽鹼性植物,耐飢渴,在草原上是常見的動物,曾經是牧民和商旅的最好工具。在劃分草場之後,駱駝的數量急劇下降。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呼倫貝爾草原的冬季漫長而又寒冷,羊群在雪原上尋覓牧草,如果雪下得太大,羊群則無法吃到牧草。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2012年到2013年的冬天,呼倫貝爾草原遭受嚴重雪災,大雪覆蓋了通往牧民家中的草原路,牲畜牧草短缺。政府出面破雪開路,幫助牧民運輸牧草。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由於草原上的生產體制的改變,原有的遊牧生產逐步轉變為定牧,抵抗災害的能力逐漸減弱。曾經草原上下大雪的時候,牧民們會遊牧到雪少的地方,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冬季的牧場一般會選在山坡的陽坡,高緯度的陽光帶給牲畜足夠的熱量。冬季轉場一般在沒有雪或者雪過大的情況下進行。雪是冬季草原上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不下雪意味著“黑災”,雪太大則會帶來雪災。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隨著溫度的升高,在春風的吹拂下,積雪逐漸融化,牧民們將房屋陰面的雪拿到家中融雪飲用。草原上的水缸是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冬季儲雪,夏季儲水。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裝好了春天僅剩不多的雪,運送到家中,在河水解凍前,牧民將一直使用雪水。草原上的牧民對水的使用有嚴格的要求,不會浪費水資源,對大自然充滿敬意。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牧人將雪倒入鍋內,煮沸,在經過棉布的篩選後,將一些較大的雜質過濾掉。在很多人的眼裡,這樣的水質不是很好,不過這是草原上最好的水了,來自上蒼的恩賜:無根之水。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四、五月份,草原進入枯水期,氣溫的上升以及春風的吹拂使得雪水很快融化。2012年春天,草原上燃起了大火,幾十萬畝的草原被大火掠過,牧民正在用水澆滅被大火點燃的羊圈。羊圈一旦被點燃,往往直到雨季才會被熄滅。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春天的雪徹底消融完畢,被圍網圍起來的牧民沒有辦法來到河邊或者湖邊給牲畜飲水,牧場每家每戶於是會打一口井。表面上看,每家一口井給牧民帶來了方便,不過從生態角度來說,這是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圈。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在儲水缸旁喝水的羊群。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草原上的雨季集中在六月到八月之間。在以前,牧民會將夏營地轉場到草原的高處富含水源的地方。在高處,夏季的季風會吹走蚊蟲,帶來溫潤。然而,圍網攔住了遊牧生活的腳步,讓每個蒙古人停留在自己的草場內。照片中這樣的轉場場景越來越少了。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每年夏季,生活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巴爾虎牧民,都會祭祀呼倫湖、貝爾湖,乞求風調雨順,草原吉祥如意,呼倫貝爾也因這兩個湖而得名。牧民自發的這種祭祀形式已有數百年的傳統。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人們都說草原上最美的季節是夏季,在短暫的夏日裡牧民會休養生息,會參加各種那達慕,以及敖包祭祀,在期間會走親訪友,分享這一年來的故事,想必這就是草原最純真而又傳統的一面。牧馬人從幾十公里之外參加家族的敖包祭祀,身後則是呼倫湖東岸。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草原的雨季可能會如期而至,也可能一個夏天都不會下一場雨,2015到2017年,連續三年,呼倫貝爾草原出現了連續60余天沒有降水的情況,草場沒有返青。牧民無奈又無助,只能在嘎查(村)的幫助下,轉場到公共草場緩解旱情。然而,草場面積太小,只能維持不到一個禮拜的食草量。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80後牧民道爾吉蘇榮正在使用柴油發電機給自己的羊群飲水,時代在改變,年輕人逐漸適應了現有的生存狀態。他們的印象中沒有遊牧的往事,只有父輩的回憶。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生產工具,會讓生產更加便捷。草原的地下水是有限的,草原地上水也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生存慾望是無限的。人類一定會想盡辦法求生,那麼只有相互尊敬,才會達到自然平衡,才會長期生存下去。

世界水日,让我们走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牧民是怎么取水的

草原上的四季讓一切都成為輪迴,悄然而至的秋天是迎接冬季的序曲,牧民準備著給牲畜的牧草,儲存過冬的食物。圖為牧民蘇佈德正在給牛犢儲水。

【攝影師的話】

幾千年來,蒙古民族早已適應了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他們以家庭或以部落為單位,集體放牧,追逐水草而居,有了保護植被和水源的習慣法和成文法律,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文化。遊牧依賴草原和水域,因此蒙古民族根據水草盈仄、春夏秋冬,以及風雪旱澇、部落盛衰、戰爭勝敗、人畜災禍,而不斷遷徙。大變大遷,小變小遷,小遷徙數十里或數百里,大遷徙則數千裡甚至數萬裡。

由於20世紀50年代以後,大量移民遷入呼倫貝爾草原,開始大面積開荒耕地,並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庫,導致了下游地區許多湖泊及河流分支幹枯,沼澤地日漸減少。再加上近幾十年降水量降低,導致水資源的短缺。一些湖泊已經消失,一些由“水”而命名的地名只剩下虛名。氣候逐漸乾旱和降水量減少,再加上工業和農業發展進程加快,導致沙化和鹽鹼地面積擴大,嚴重影響草原地區生態環境。1980年代末,草原上的“包產到戶”開始實施,將草原上的草場劃分給每個牧民家,草原上的流動性被打破。牧民再也不能帶著牲畜到湖邊和河邊飲水,人們被迫開始打井,平均每家每戶一個機井,徹底離開了遊牧時代。草原上的人們幾千年共享水資源,現在則劃定界限,各自使用自己的水源,想必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徵。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一年四季都在期待著雨雪,沒有雨雪的滋潤草原是荒蕪的沒有生機的,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保護水資源如今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話題,呼倫貝爾草原同樣面臨著水資源的缺失危機,這也是我想要留下影像記錄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