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LIFE君谈

什么是好的教育?100年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的理论,认为“除了儿童的生长外,教育没有别的什么目的”。教育的本质原本是单纯而清晰的。这也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直以来的坚守。

4月15日上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澳门同济慈善会、2345.com战略合作,深圳市教育局支持的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京举办了发布会。本届教育创新峰会的主题

“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

发布会同时宣布: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将于2019年6月15日-16日在深圳举办,报名系统已开启。如需报名,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界面。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发布会上,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程红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宝丽格,贝格尔研学首席航线设计师、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首批共创大使许爱靖,独立教育研究者、学校创新咨询顾问李茂,北京市八一学校发展处主任陈咏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教育节目“成长你我他”主编钟磬,首师大教育技术系教授、远程教育研究所的所长方海光等专家,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创新可以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方式让教育回归本质,为即将召开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全面预热。

基础教育创新的路径与方略

“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约翰·杜威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程红兵校长做了以“基础教育创新的路径与方略”为主题的发言,他强调了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之中,教育创新不仅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路径,也是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程校长认为,要做好基础教育的创新,就必须读懂政府的教育政策、社会的教育期许、学校的发展方向,从国家的角度,需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定位。程校长重新定义了学习和教育——学习应从分科走向综合,从文本走向时间,从单一走向混合,是将课本学习与标准学习、离散学习与观念聚合、符号记忆与深度理解相结合的学习。

目前,教育系统面临两个重要责任,一是必须调整教学与学习,以反映并回应多样化,满足所有人的教育需求;二是作为个体初始社会化的主要社会空间,教育在培养跨文化技能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根本的定位、定义确定好,才能确定教育创新的路径,程校长从宏观的战略布局到微观的课程设计,为我们完整的展示了他理解的教育创新的全路径。其中的每个部分、每一步骤,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知、实践。

第三届创新教育峰会全景观

推进教育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也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5年以来历经三届峰会的努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为大家回顾了LIFE创新峰会的创立初衷与前两届峰会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向大家全面“剧透”了两个月之后的峰会将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内容。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教育须从应试教育突围,坚持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改变唯分数、唯学历、“目中无人”的教育,回归树人育人、学做真人的价值,遵循生命生长发展的规律,发掘每一个人独特的价值,使教育重新成为社会文明的源头活水,振兴学在民间的伟大传统。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本次峰会将于2019年6月15日-16日在深圳举办,预计参与人数1200人,峰会将设置近15个大会主题发言,16个分主题论坛,20个以上沙龙、体验工作坊,30个以上案例展览,并有画展、图书展、互动空间等多样化的分享。峰会以引领、跨界、互动、共创、展览、交流、链接、合作为特色,打造一场有干货的、丰富多彩的盛会。

共创:合力创造、分享、突破

共创是本次峰会的一大特色。许爱靖作为首批共创大使,代表本届LIFE峰会,向全国创新教育的从业者和相关工作者发出“共同创造LIFE”的邀请。“共创大使”将成为大会共创的中坚力量,为参会者提供互相交流、学习、讨论、共同研究与创新的场域和机会。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共创对于教育创新的意义在于它更符合教育创新的特征: 以人为中心,去权威化、边界模糊(无论角色还是学习空间),社会化、多方参与、互为老师,平等、多元等。

此次峰会,将以符合教育新范式的形式,让参会者能够通过体验互动,亲身参与和感知教育创新的方方面面,从而启发与会者对教育创新的思考和理解。对此,会议组在本届LIFE中提出“全员共创”的理念,届时1200位参会者都是大会的“共创家”。会议希望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支持所有参会者的集体协作,让大家在“听”和“看”的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运用多重感官,亲身参与,合力创造一场丰盛的学习旅程。

研究发布: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探索

对教育创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本次峰会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宝丽格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敦和基金会联合开展,为期一年半。

宝丽格分享了体制内中小学与体制外私塾书院等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同时在辨析了多种目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之后,总结出传统文化教育目标需要协调处理好个体与他者、本体与全球、传统与现代,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注重协调中国汉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融合。同时协调个体与社会价值,避免过度的强调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社会集体意志,淡化了学生个体的感受。让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充沛的资源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理解、表现、交流和创造传统与文化价值的素质。

在第三届LIFE峰会上,该课题报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2018》将会结集出版,并和《在家上学案例集》、《小而美村小案例集》两本出版物一同亮相,同时,《教育的新范式》、《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生态》三个研究报告也将发布。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圆桌讨论:教育技术发展,

如何促进教育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一直都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助推方式。然而,目前很多教育技术却被应试教育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如何推动教育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发布会上,李茂、陈咏梅主任、钟磬主编和方海光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圆桌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圆桌以“一块屏幕”的远程教育为例,谈论农村学校得到外力支持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讨论嘉宾认为远程教育加强了对边缘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趋势,但重点在于远程教育过程中接受方和输出方师资的配置,尤其是接受方师资如何使用这些资源。

嘉宾表示虽然技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无法满足人类学习的需求,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学会学习。同时,嘉宾们认为技术虽然可以很先进,能够达成很多目标,但是对于人的价值和对人的影响缺乏考虑。李茂老师最后总结道,技术应该更好地作用于人的价值和教育的本质,而不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递。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三个小时发布会对第三届LIFE峰会进行了充分预热。当然,与两天的盛会比起来,这些只是一道前菜,更多的“大餐”将会在两个月后呈现给大家。

看到这里,有没有心动呢?报名系统已经正式开启!感兴趣就来报名吧!

报名趁早 早鸟有优惠!

5月5日前购票,早鸟优惠价1280元(标准价1600),可参加峰会所有活动,并含会议资料以及两天的午餐。

如何报名

  • 扫描以上二维码,或搜索“xinminedu”,关注“新民EDU”公众号

  • 点击峰会进入会议首页,点击“线上报名”,选择报名人数、填写参会者信息,付款成功即表示报名成功。

  • 如需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报名,请点击“报名须知”查看。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6月15日-16日

我们在深圳

迎接朋友们的到来!

发布会干货满满,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正式启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