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容易活在恐懼裡,莫因身體隱痛,讓你變得疑神疑鬼!

年齡越大,越容易活在恐懼裡

網友一:

最近覺得身體越來越差了,皮膚乾燥變黑,口乾舌燥,早上噁心嘔吐,尤其是刷牙的時候,上網查了一下,發現符合肝癌或者甲狀腺疾病的症狀。現在每天都很擔心自己真的是生病了,想去醫院檢查又害怕,害怕萬一檢查出來是真的得癌了,那我改怎麼辦?該怎麼跟爸媽開口說,他們年紀大了不想讓她們還為我擔心。

就這樣拖了一個多月,昨天公司突然說大後天要集體體檢。

我現在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萬一體檢出不好結果,工作沒了,命也沒了。

年齡越大越容易活在恐懼裡,莫因身體隱痛,讓你變得疑神疑鬼!

網友二:

從兩年前親人突然去世之後,就總是懷疑自己身體有病。第一次出現這種心理狀態是親人去世後兩個月,通過和朋友傾訴讓狀況得到了很大緩解,再加上去醫院驗血拍片顯示沒有問題,就慢慢放下了。

接下來一年多偶爾會突然出現感覺自己哪裡有病的念頭,但都及時進行自我緩解,沒有對正常的情緒和生活造成影響。一週前,晚上有點睡不著,躺在床上的時候突然感覺後腦有點疼,瞬間想到了因為腦血管瘤破裂去世的親人,非常惶恐,強迫自己睡著後,從第二天開始便整天覺得自己頭疼、頭暈,害怕到吃不下飯。但是當我在做事時,比如搭車出門、洗衣服、逛超市時就完全沒有任何症狀,閒下來就會開始感到哪裡都不舒服。

恐懼的情緒隨時都會出現,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正常生活,但是我完全不敢去醫院檢查,十分害怕自己會真的檢查出一些病症,讓父母擔驚受怕。

年齡越大越容易活在恐懼裡,莫因身體隱痛,讓你變得疑神疑鬼!

其實,最終的檢查結果是兩位網友的身體都沒什麼大毛病。

現在很多中年人,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雙重壓力,身體感覺到不舒服就容易變得疑神疑鬼,其實是怕家庭承受不起噩耗。

我作為肝病科醫生,想囑咐大家的是肝區疼痛的治療需要謹記這樣一個原則,先檢查後治療,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確疼痛的病因。只有對症治療才是上上策!

肝區疼痛,先不要急著使用一些止痛藥,否則容易掩蓋住真實的病情。首先可以遵醫囑做一些相關檢查,比如肝功能、肝膽脾B超、病毒學指標、甲胎蛋白等,明確基礎的病因以後進行基礎疾病的治療。

另外建議大家,如果指標沒有太大問題的話,注意以調理為基礎,儘量的減少用藥。而肝區疼痛不適還和自身體質有一些關係,並不是說發生疼痛就一定要吃藥,應該重視一些基礎的調理。

年齡越大越容易活在恐懼裡,莫因身體隱痛,讓你變得疑神疑鬼!

如果指標存在異常,那就直接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像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初期可能存在多項指標的異常情況,而隨著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各指標慢慢恢復正常範圍,肝區隱痛不適的感覺也會慢慢有所好轉,不宜過度擔心。

再比如一些脂肪肝的患者,應該在生活中及時的調整飲食結構,科學合理的膳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醃製類不健康飲食,這些都會給肝臟的代謝帶來額外的負擔。隨著脂肪肝的減輕,肝區隱痛也可以逐漸緩解的。如果是一些其他病因造成的,那就同樣遵醫囑治療即可。這才是正確的應對之法。

肝病方面有什麼疑問,也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