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有人總說“上班如上墳”,而開在西安的地鐵,不是上墳,勝似上墳。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因為西安的地鐵基本都開在了古墓邊上。

前段時間,西安地鐵5號線2期施工隊又雙叒叕挖到了古墓遺址。還不是一般的遺址,是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始建於戰國中期,延用至西漢,距今也就兩千來年的歷史吧。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為了保護這批遺址,西安的地鐵也又雙叒叕進行路線更改。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西安考古隊默默放下了吃瓜的手機並開始打包工具箱;地鐵規劃人員撓了撓頭頂殘存不多的頭髮展開了地鐵路線規劃圖;施工隊直接請個小長假準備浪到五一再回來......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Part.1 西安人修地鐵,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他們昭告天下的方式不是放鞭炮、發通稿,而是直接硬核的挖出一個又一個千年古墓。比如這個月西安地鐵施工隊雖然又把西安地鐵挖上了熱搜,但這卻還不算是西安修地鐵中動靜最大的一次。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西安地鐵2號線從開工到正式運營歷時5年,堪稱是城市地鐵建設史上最長的一次歷險。共挖掘並清理130多座古墓,出土文物200多件。

跨度從西漢王侯將相到明代朱氏藩王,沿途串聯57個歷史文物景點,將兩千年曆史文明盡數濃縮在2號線地鐵文化長廊中。

Part.2 誰是西安地鐵最忙的人?

西安民間流傳著一個梗:

“喂,文物局麼?我們是六號線啊,剛才盾構機挖到了一個墓,過來看看吧?好像是清朝一個大地主。”

“墓填掉吧,記得把裡面東西拿編織袋裝嘍,等我們這邊4號線的鑑定完就去收。”

“啥?好歹是個墓,你們咋這麼不負責任呢?”

“同志哥,我們4號線這邊漢代司馬墓還沒清理乾淨呢,5號線那邊又挖出了個唐代節度使,7、8號線還有倆公主排隊呢。我們人都快忙瘋了,你這地主確實規格不夠啊”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在地球上的地鐵施工隊基本分兩種,一種是其他城市的地鐵施工隊,另一種是西安的地鐵施工隊。其他城市的地鐵最多就是個廣告展覽,西安直接給你弄出一個歷史文化長廊。

可能西安的施工隊也需要順便把文物鑑定資格證也一起考了吧。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別的城市修地鐵,最多累死施工隊。西安修地鐵,至少能累一串相關的職能部門。

施工隊?文物局?考古隊?規劃處?發改委?一個都別想跑。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如果這些單位要招工,關鍵詞可能是:

地鐵施工隊:不求你力拔山兮氣蓋世,但求你愚公移山耐心足

文物局:急聘各種處女座、強迫症、收納分類達人,文物局保安室的儲藏櫃都快裝滿了

考古隊:求大量考古系臨時工,招聘常年有效

規劃處:能接受客戶來回式改稿、突襲式改稿、施工後改稿的設計師

發改委:手勁大,會蓋章就行

每次地鐵施工前,施工隊/文物局/考古隊,還是規劃處、發改委集體上香禱告,保佑工程一切順利,儘量不要出么蛾子。地鐵再不修好,市信訪辦的箱子都快摁不住了。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而每次挖出古墓的時候,最開心的是考古隊的實習生,最暴躁的是搞規劃的設計師,最苦逼的還是地鐵施工隊。

畢竟別的兄弟單位年終總結的數據PPT那叫一個漂亮,完成了各種不可能的KPI。只有西安分部的,一年才接一個項目,還一搞就是五年,施工效率約等於0。

Part.3 西安地鐵:五年修一條,永遠在路上

西安地鐵修得慢,真不能怪西安市交委/發改委/地鐵局/文物局/考古隊/施工隊以及各種有關部門......要怪只能怪西安的地下埋了太多“爺”,身份還一個比一個了不起。

別的城市修地鐵:

發改委:我覺得ok

地鐵公司工程部:收到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西安修地鐵:

發改委:我覺得ok

考古博物院:還是再等一等......

(一年後)

考古博物院:我們覺得基本ok

地鐵公司工程部:......收到(誒他說的是哪兒來著)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西安每規劃一條地鐵線,考古研究院就要帶著圖紙先去沿線進行一次摸底考古盤查。確定基本沒有古墓存在的可能性之後,地鐵施工隊才能正式接手。

很多人以為西安考古博物院的工作流程是“偶然發掘——開始工作”,但其實考古博物院的日常流程應該是這樣的:“聽說你們又打算搞一個大型市政工程,來,讓我們先看一看。”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但即使是這樣,也還是很難規避挖掘到古墓。畢竟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你隨便哪裡一鋤頭都可能挖出一座皇陵的存在。

當年和西安一起同時申報修地鐵的南京現在都開到第10條線、修到城市邊緣去了。而西安還在5號線玩泥巴,還又玩出一個秦代舊址來。雖然都是千年歷史名城,但兩個城市修建地鐵的速度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1993年,十三朝古都西安和六朝古都南京同時出臺城市地鐵修建規劃。

南京的地鐵在1999年就被批准立項了,成為我國第6個獲批地鐵的城市;但西安的這份規劃足足等了13年,才得到國務院的批准。畢竟誰也不知道西安地底下到底還能挖出多少個皇陵來。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2001年初,南京地鐵1號線舉行開工典禮的時候,西安地鐵正上報第n次地鐵規劃申請。

2005年9月,南京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的時候,西安地鐵還在等待第n+1次地鐵規劃申請的批覆。

終於等到2006年的第一場雪之前,西安地鐵2號線總算開工了。5年後,西安第一條地鐵線正式通車。而這個時候的南京,已經開始搞地鐵4號線了。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截至2018年,西安開通運營地鐵線路共有4條,里程長度共計126.35千米;而南京地鐵開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地鐵線路總長378千米。不僅線路數量吊打,連總里程都直接倍殺了。

只能說,這個修地鐵的速度,真的很西安。

Part.4 全市皆墳土,不是說說而已

活在西安,誰家地下要是沒個王侯將相的墓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聊天的吹牛起步價至少得是一座唐代墓,唐以後的直接閉麥。漢代墓可以點份薯條聊一聊,秦代墓可以請人家喝一杯一點點,要是誰家地下挖出過一個戰國墓,到哪兒都能橫著走。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畢竟西安光是皇帝陵墓就有3個,其中一個還是史上最牛逼的始皇帝,其中各種王公貴族、名人名臣陵墓更是不計其數。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張家堡,西安有名的古墓葬區,距離漢代長安城僅兩公里,絕佳的風水寶地。從張家堡向南綿延至龍首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古墓葬群落,埋葬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數不盡的先人白骨,不管從埋葬數量還是埋葬質量來講,都是蔚為可觀。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而被稱之為西安現代交通標誌性工程的地鐵2號線,正是從這裡正式起航,開始了它跌跌撞撞、停停走走、彎彎曲曲的五年征程。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挖個地鐵都能挖出2000多年的酒(來源:央視)

至於在西安的大學生上得不是學,而是“墳”。

隨便在西安挑一個大學,平均每鏟子下去都能敲出三座古墓。比如西安交通大學的漢代紀委書記蕭望之墓,陝西師範大學的唐朝宰相賈耽墓、西安理工大學的唐朝公主李倕墓、西安財經學院的秦始皇的真奶奶夏太后墓……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以及西北政法大學在建新校區時,不小心發現了西漢廷尉張湯的墓,被戲稱是挖出了“祖師爺”。從此以後每逢考試,學生們都會集體在澡堂祭拜“祖師爺”。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在眾多西安“上墳”大學中,尤以西安郵電大學最為優秀。在新校區建設過程中先後挖掘出來戰國、秦、漢、唐等朝代古墓600多座,歷史跨度從東周到唐代,堪稱中國古代史活化石。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西安郵電大學古墓出土的文物

西安就是這麼“全市皆墳土”的地方。等西安的地鐵基本鋪完全市之後,或許可以考慮給地鐵配套沿線導遊,順便向乘客普及一下古墓遺址常識:

“張家堡墳區到了......

現在朝地鐵行進方向右側經過的是一篇完整的戰國群葬墳區,它的主要特點是......

下一站秦始皇陵,請想看秦代廢丘遺址的乘客做好向左扭頭的準備。”

以後去西安坐一趟地鐵,回來基本就能把從戰國到唐代的墓葬特點基本理清楚了,相當硬核。


全市皆墳土,西安文物局也很絕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