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古董攤淘獲國寶,賺了2397萬,文物局:為何不上交?

俗語有云“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在今天這樣的太平盛世之中,人們對於收藏古董文玩一類的藝術物品非常之熱衷,因而催生出了當下火爆不已的古董收藏市場。古董這一行並不像一般的行業,它的准入門檻極高,需要藏家懂得高超的鑑寶技巧。因此,一些經常在某些高收視鑑寶節目上登過臺的鑑寶專家,成為了決定古董價值的傳聲筒,同時他們自己也經常去買賣古董來獲利。

專家在古董攤淘獲國寶,賺了2397萬,文物局:為何不上交?


2010年的一天,知名鑑寶專家王某,一次在江西南昌一處古董地攤上轉悠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本疑似是刻本的舊書。在徵得攤販的同意後,王某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本舊書來仔細鑑定了一番。

結果,他發現舊書頁面上的字跡像極了宋代的篆體字,而書本的紙張也為宋朝的改進手寫紙,看不出有造假的痕跡。“一兩黃金一頁紙”,正是宋代刻本在收藏市場上的真實寫照。隨後,王某經過一番巧舌如簧般的討價還價,最終以1萬元淘獲了它。

由於宋代刻本極為罕見,王某也不能百分之百斷定買來的這本舊書就是真品,於是又花了2萬元找一名權威的專門鑑定古書的專家來求鑑。

專家在古董攤淘獲國寶,賺了2397萬,文物局:為何不上交?


對方看後立馬眼前一亮,稱“這是北宋仁宗景祐年間所編寫的官方韻書《禮部韻略》,屬於絕對的國寶級文物!”事後,這名古書鑑寶專家還打算出高價買走王某的這本北宋刻本,無奈對方要價900萬而作罷。

4年後在北京的一次大型古董藝術品拍賣行上,王某帶來了那本北宋刻本,起拍價便達到了800萬。最終,經過中外藏家們的一番激烈競拍,以2600萬的天價成交。除去購買它的成本費、鑑定費和拍賣服務費,王某淨賺了2397萬,可謂是“一夜暴富”!

專家在古董攤淘獲國寶,賺了2397萬,文物局:為何不上交?


然而“樹大招風”,北京這次拍賣會拍出的這本北宋刻本驚動了文物局,對方找到鑑寶專家王某後直言“這是國家級罕見古文物,你為何不上交?”由於買主是來自海外的藏家,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原來,王某賣掉的這本《禮部韻略》北宋刻本,全世界只有兩本,而另外一本則藏於日本真福寺,它對於研究北宋王朝的人文、歷史和風俗有著巨大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這不得不說是國家文物界的一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