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去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51.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5萬人,系過去十年間本市戶籍總人口最低值。你怎麼看?

用戶68289336


東北人口外流在目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雖然哈爾濱的戶籍人口減少,但是常住人口還是在增長的。

因為,哈爾濱戶籍的人口在外流,但是黑龍江各地市的人口再流入哈爾濱。


現在的哈爾濱人口跟1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如果去香坊公園等公共場所看看,

一股濃濃的鄉村風撲面而來。

從長遠來看,如果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不扭轉,

哈爾濱戶籍人口還會逐漸換血,

年輕的、高學歷的或者有錢的逐漸往南方去,

留下的多數是老年人和周邊地市轉移過來的。


雷哥觀教育


原本真沒覺得這是個事兒,直到昨天遇到的讓我有些觸目驚心,我家住122中附近,昨天懶得做飯就去122中附近的小餐館吃飯,正好趕上122中高三的學生中午放學來吃飯,他們跟老闆娘的對話如下:

老闆娘“還有不到30天了吧?想考哪的?”

學生A+B“只要不是哈爾濱的就行”

此處省略上百句……

此時又來了三個學生也參與到對話中

學生C+D+E“反正打死不留哈爾濱”

我擦,他們讓我很詫異……哈爾濱怎麼她們了?是凍著她們了?還是餓著她們?一開始我還覺得這些孩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一個市重點高中而已,怎麼這麼好高騖遠。這可能就是年齡閱歷差別麼,面對現實,我選擇了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了,相比他們缺少了對未來的憧憬,對未知的無懼。這就好比哈爾濱相比北上廣,缺少了活力,讓人看不到希望。雖然現在滿大街的口號喊的很響亮,而且都喊了15.6年了,但是依舊看不到任何改變。


遊蕩45


我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四十多年,年輕時曾經在幾個其他城市經商生活過,後來因為家裡老人年紀大了需要兒女在身邊才回到哈爾濱,那些年在外地的時候我總感慨外地物價高壓力大,總想著哈爾濱悠閒的生活,到處都是便宜的小吃,每到夏天的夜晚呼朋叫友的喝上幾杯哈爾濱啤酒,房價也不高,物價也不高,哈爾濱人也熱情好客,每當想起家鄉人心裡就有淡淡的鄉愁,現在回來後發現哈爾濱人已經不是過去的哈爾濱人了,滿大街嗯吶,嘎哈,老鐵666,大嗓門,隨地吐痰,破衣爛衫也穿出高檔品牌的自信,舉手投足間盡顯居住在大城市的高傲,開車隨意變道,強行超車,稍有不滿就罵人,自私,小利,這些人充斥著哈爾濱各個角落,因為他們的促動房價也不是當年的房價,人們壓力變大,朋友間都各自忙著很少能聚在一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哈爾濱已經淪陷了,不信你去大街上看看吧,隨便攔住十個人隨機採訪一下,最少有七個就是農村來的,農村人有個最大特點,人少的時候裝可憐,人一多的時候就各種挑事各種不服,嗓門也高了,好像哈爾濱就是他的地盤!現在我正在考慮其他城市的房子,如果再這樣下去,我會遠離這個養育了我的城市,不是我多清高,只是我無法忍受!


你父親我容易嗎


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城市,官方的統計只是一個好看的數據,有多少戶口在哈爾濱市的而人卻不在哈市的,文件上報道中又來了多少投資,又簽約多少投資,作為一個老百姓我們看不懂。

我能看到的只是市民大廈有多少人借錢也好,貸款也好,在那排隊在補交社保,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下崗職工,又有多少在領取失業金。

我所看到的只是城市管理者的水平是怎麼樣的,去紅旗大街與贛水路看看建設垃圾1.2米*1.2米見方,在那馬路上堆放一年多雜草叢生,影響交通。沒看到那個部門來解決,也許它要像電線杆斜倒兩年,才會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嗎。

我所每天通勤點都路過的進鄉街高架橋,這橋設計的,橋上不堵車,橋下堵。搞不懂!

我所看到的每天在公濱轉盤往會展方向,每每公交車都是被攔截最多的車,坐車的那個不是上班一族。別的城市在大力支持公交,你哈爾濱市為什麼變成全國最堵的城市,單單是一個私家車的問題嗎,你的交通信號燈設計合理嗎,來紅旗大街與安通街看看!

我所看到的,一年就三個月的炎熱期,可現在的公交車都藉著更換新能源漲價。那個部門來說明不在炎熱期該怎麼收費。其他南方城市怎麼收費,我作為沒有去過的人,不敢妄想,以秦皇島為例,在夏季漲一塊,進入冬季恢復原價。可哈爾濱市呢,我想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都知道。

我所知道的,一個工資水平大部分只是開著2500到4000,可房價呢,不說大家也知道。

我所知道的,一年有六個月供熱期的城市,每使用面積按著38.32(具體38幾我忘了)元收取供熱費,就這嚴寒的城市我們的專家與有關部門給定室內溫度18度就是合格得,你讓我們的父母官和專家來住住這十八度的屋子。天天教育我們老百姓熱是商品,我們拖欠一天就好不猶豫的收取滯納金,可我們要去退回不達標的熱費,我不用說,有過這退費經歷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怎麼樣。

我的父親已經八十三了,做了一輩子老師,沒收過家長一分錢更沒有有償補過一個課,就這麼一群都是八十多歲的老教師還有幾年活頭,至今我這個熱愛的城市還在拖欠他們的房改金,不讓人心寒嗎?

我所在的祥和家園小區,是當年香坊區政府立的優秀棚改小區,你來看看就知道什麼是文件上的幸福感了。什麼叫物業只收費而不作為了,就知道什麼是崎嶇不平的路了。

我土生土長這個城市,我熱愛這個城市,可我所經歷的讓我心寒,沒有辦法,父母都八十多歲了,父母在不遠行。我都告誡我的孩子,大學畢業了,一定不要回哈爾濱市,這個城市不值得留戀。我們不想不為這個城市作貢獻,我們不是不奮鬥的老百姓,可我們的合理合情的訴求卻無法解決,你讓我們怎麼去愛這個城市,

這是我親身經歷,請勿噴


紹興師爺53325676


我在哈爾濱生活20多年了,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春夏秋冬,對這個北國名城非常有感情,內心真心希望哈爾濱好,希望她重振輝煌。畢竟哈爾濱歷史上曾經號稱“東方小巴黎”,比肩上海,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又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現在估計前二十名都排不到吧。至於哈爾濱為什麼衰落了,為什麼人口外流,這話題挺複雜的,一言難盡,我舉舉身邊的幾個例子吧,窺一般而見全豹。

例子A:我一個高中同學,哈師大畢業的,在哈爾濱從教20多年了,是教學骨幹,語文名師,就在她45週歲之前,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深圳了,把她老公也調過去了。哈爾濱再好,和深圳比,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確實不是一個層次的。

例子B:我所住的小區,地處哈站附近,這裡的鐵路職工很多,我認識了不少鐵路工作的朋友。這幾年,陸續有一些鐵路退休的人去外地養老了,有的去了海南,有的去了廣西,最近雲南又成了熱門地點。他們去那裡,以前還是季節性的,只是過冬,現在有的人全年都不回來了。

例子C:認識一個哈工大的朋友,副教授,有很多兼職,老婆也是大學老師,兩口子年收入超百萬了,但就是就這樣,他們還是移民了,去了加拿大。據說這個副教授在那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乾電工,老婆在飯店端盤子。朋友聚會的時候,聊到他們,都挺不理解的,這不是找罪受嗎?

例子D:表妹從外縣來哈爾濱找工作,應聘了很多崗位,月薪基本都是3000元,還不包吃住,社保自己負擔那部分得在工資裡面扣除。哈爾濱的物價不低,這點工資,扣除房租和生活費後,真不剩幾個錢了。今年春節過後表妹去了無錫,現在在那邊,她的月薪六千多。

……

總之,哈爾濱確實留不住人,不但留不住大學畢業生,連老年人都在外流。以前有省內外縣的人源源不斷進入哈爾濱來補充,但是哈爾濱這兩年房價有一波凌厲的漲幅,房價高了,抬高了進城門檻,目前外縣人口流入有放緩趨勢。而哈爾濱本地的人繼續流失,此長彼消,哈爾濱人口逐漸減少就不奇怪了。


李中東


該走的走,該留的留。走的帶走了鄉愁,留下的留住了永久。年輕人走,為了高質量的生活,老年人走,受不了的是高寒氣候,總之各有所需,各有所求。

該來的會來,不該來的也會來,來的有的帶來了知識和投資,有的則推動了哈爾濱的房產市場。怎麼說也算好事,可有些不該來的也來了,帶來的除了濃厚的東北鄉音,還有愚昧,無知,無理,出去也有損哈爾濱人的形象。需要幾代人的錘鍊和改造啊~!!

這個城市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一片人傑地靈的熱土,我會留下,把我自己的一切留下,隨著她老去,看著她再塑輝煌!!


極品白丁


哈爾濱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差,芝麻綠豆的事都需要託關係找熟人,而且,自然環境越來越差,不是霧霾就是沙塵暴,房價越漲越高物價居高不下,工資基本全國墊底,這幾年人口素質斷崖式下跌,這樣一個地方,人口不流出才不正常


過水麵條789


太好了,那些嗯吶一族趕緊走吧。求求你們了。趕緊去禍害別的地方了,可別來哈爾濱禍害了。讓我們趕緊恢復到過去的年代吧。現在最舒服的時候,就是過年那幾天了,沒有嗯吶一族的日子,過得太舒心了。天也藍,空氣也清新,車也不堵,到哪也不用聽嗯吶嗯吶的了。


卡布奇諾配大蒜


年輕人能早走就早走,別在哈兒濱混日子,南方需要年輕人,江蘇,福建,浙江隨便的二三線城市就業機會和環境都很好,女的找個當地的嫁了,男的闖幾年買個房都沒問題,留在哈爾濱等死嗎?無商機,無人脈,現在到處是農村填補的人口,不能說不好,到整體人民的素養就拉低了整個城市,周圍都是文化不高的,顯然不利於人的發展,你的小孩接觸的眼界也低了!


睿智的


哈爾濱滿大街一說話都是“嗯吶嗯吶”,臉部粗糙有太陽紅,其實真正的哈爾濱人跑北上廣深的多了去了,為什麼,就因為哈爾濱低工資高消費,所以能跑的也就跑了,這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哈爾濱對年輕人來說沒有發展。黑龍江外縣的都往哈爾濱跑,這裡面是農村富裕戶官員退休還有農村手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