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貴州民族報2019年5月6日A4版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村幹、網格員在幫助楊鳳梅的葡萄基地除草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渡馬鎮龍盤村千畝蔬菜基地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藍田鎮東風村黨總支書記張美椿(左一)帶領村民在白芨基地除草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渡馬鎮龍盤村的黑木耳豐收了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渡馬鎮龍盤村千畝蔬菜豐收,村民忙著採摘蔬菜入籃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渡馬鎮龍盤村千畝蔬菜豐收,村民不僅有土地流轉租金收入,而且還解決部分村民家門口就業脫貧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坪地鎮更高村楊鳳梅的葡萄今年長勢良好,她和村幹一起忙於剪枝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遊客在三間橋村黨員楊劍油茶雞基地體驗

天柱縣“一引雙帶”激活“1十5十N”產業發展側記

渡馬鎮龍盤村村民田玉丹喜收黑木耳

春夏之交,陽光明媚。

走進天柱縣藍田鎮東風村白芨基地,白芨花開正豔。村黨總支書記張美椿忙著招呼村民除草、施肥,爭取讓300畝白芨長得更壯,讓中草藥白芨早日鼓起村民的腰包。

“張美椿是個敢說敢幹有思想的書記,沒有他辦起第一家農業合作社,就沒有現在的產業群,更沒有今天的新變化。”駐村第一書記潘軍告訴記者。

以前的東風村產業幾乎是一片空白。2014年,東風村黨總支書記張美椿多方籌資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共計53人遠赴廣西、重慶等地考察取經,讓黨員、群眾長見識、樹信心。考察回來後,張美椿“挪用”妻子用來給兒子結婚和父親治病的5萬元,又瞞著妻子到銀行貸了5萬元,採取“黨支部+基地+貧困戶”模式建立起東風村第一家種植合作社,種植頭花蓼、黃精、羅漢果等300畝,當年收益40餘萬元。此後在黨支部的引領下,30多名黨員又先後引進白芨、葡萄、百香果等入村種植,發展種植業1800畝、發展養殖業20餘個,村民年人均收入9300多元。

在天柱縣坪地鎮更高村葡萄種植基地裡,基地的主人楊鳳梅與網格員一起正在給葡萄除草、抹芽,爭取今年葡萄產量翻一番。楊鳳梅是入黨積極分子、村主任助理、村裡的女能人,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她一心想著把葡萄種植成功,示範帶動村民一起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楊鳳梅的葡萄基地佔地50餘畝,主要種植高山2號、黑珍珠等品種。去年產葡萄3.5萬斤,純收入3萬多元,帶動4戶貧困戶就業增收。”更高村黨總支書記楊萬壽說,以前更高村交通不方便,村民一直不敢發展產業,楊鳳梅看到村村通了水泥路、組組通了硬化路,覺得交通發生了鉅變,種植葡萄前景光明。2014年她種了50畝葡萄,2017年開始就有了收入。村民看到楊鳳梅種植葡萄有了穩定的收入,也紛紛發展起了種植養殖業。目前,村裡種植大血藤220畝,種植戶有16戶;種植鉤藤80畝,有種植戶3戶;種植紫薯31畝,種植大戶1戶;種植烤煙300畝,有種植戶50戶,附近300多貧困戶就近就業一天收入70元。

東風村黨支部、更高村黨支部引領黨員、能人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僅僅是天柱縣“一引雙帶”的縮影。龍盤村黨支部把“整縣摘帽”扛在肩,發動村民陳光榜、田玉丹等種植黑木耳10萬棒摘“窮帽”;白市鎮三間橋村黨支部以貧困戶脫貧為己任,鼓勵黨員楊劍每年飼養“油茶”雞3.5萬羽,帶動7戶貧困戶養雞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注溪村致富能人、入黨積極分子秦金斌種植羅漢果400畝,解決100多戶貧困戶就業脫貧;龍盤村黨員網格員楊燁發動村民土地流轉828畝,目前已規模種植無筋豆、大白菜、上海青、黃瓜、西紅柿、紫甘藍等800畝,扶持農戶300餘戶,支付農戶土地流轉資金170多萬元。

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黨建引領是關鍵。天柱縣始終注重“支部引領、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近年來,天柱縣將230名專業農村創業帶富能手充實到村兩委班子,增配302名村主任助理;選派88名第一書記、348名駐村幹部到村開展幫扶,選派2080名幹部到村組擔任網格員,91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貧困村、黨建示範村建立聯合黨組織;藉助壩區優勢和農業資源稟賦,按照產業全覆蓋和“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思路,由村兩委領辦創辦“村社合一”;重點發展土雞和油茶、蔬菜、精品水果、中藥材、食用菌幾大產業,形成“1+5+N”產業融合發展格局。2018年,全縣新增規模化養雞場32個,完成油茶林低改5萬畝、新造油茶林1.14萬畝,完成中藥材種植1.76萬畝,精品水果種植4.93萬畝,發展食用菌種植1490萬棒,推廣種植辣椒、魔芋等2萬餘畝,全縣315個村村村有脫貧產業。截至目前,“一引雙帶”下的農業“三小”工程有576家,帶動貧困戶1080戶2104人脫貧。

今年,天柱縣圍繞 “1+5+N”產業佈局,將完成綠色產業基金申報使用5億元以上,確保每個貧困村培育1項以上特色產業,每個貧困戶至少有1個以上持續穩定的脫貧致富產業項目覆蓋,帶動2.2萬人脫貧增收。

特約記者 金可文 陳光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