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故宮,舊名紫禁城,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堪稱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瑰寶。

駐足於皇城之內,遊覽於宮舍之間,無一例外的不會驚歎故宮的莊重與威嚴,而一根根高聳直立的宮柱、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傢俱、一扇扇精雕細琢的門窗,更是體現了皇家的典雅與華貴,讓人驚歎不已。

然而,故宮在初建之時,所有木料取材均來源於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西南地區,為了將這些最珍貴的木料運到北京,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更是有不少人會為之獻出了生命。

在這份莊重與華貴的背後,蘊藏著的是無盡的悲涼與辛酸。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金絲楠木,故宮初建時唯一指定的木料選擇。

關於金絲楠木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策》之中。

到了唐宋時期,金絲楠木已經開始用作於建築材料,而這個時期,也湧現了許多讚歎古金絲楠木建築的文學作品,其中最有代表的性的,便是唐朝詩人史俊的那首《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樹出禪林。

結根幽壑不知歲,聳幹摩天凡幾尋。

翠色晚將嵐氣合,月光時有夜猿吟。

經行綠葉望成蓋,宴坐黃花長滿襟。

此木嘗聞生豫章,今朝獨秀在巴鄉。

凌霜不肯讓松柏,作宇由來稱棟樑。

會待良工時一眄,應歸法水作慈航。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金絲楠木之所以能夠成為最為上乘的建築材料以及木製品原材料,與其非凡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金絲楠木木質堅硬,耐腐蝕,防蟲蛀,有特殊的香味,還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於金絲楠木就有這樣的描述:

“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諸山尤多。其樹直上,童童若幢蓋之狀,枝葉不相礙,茂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頭尖,經歲不調,新陳相換。幹甚端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圍,氣甚芬芳,為樑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

其次,金絲楠木木質溫和,冬天觸之不涼、夏天不熱,且木身紋理細密瑰麗,精美異常。

在清朝修著的《博物要覽》也曾記載:

“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嚮明視之,閃爍可愛。”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但是在明朝之前,金絲楠木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皇家,都沒有的到非常廣泛的使用。

一方面,由於金絲楠木在中國的分佈範圍非常的侷限,其主要分佈於四川灌縣、雅安、樂山、宜賓一線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溼山谷、山窪及河旁,雲南、貴州的少部分地區也有金絲楠木的分佈,這就使得金絲楠木的採伐與運輸非常的不便;另一方面,其樹木本身成長週期非常長,從幼苗到成材至少需要200年,因而金絲楠木也就變得異常的珍貴,價格也就變得非常的高昂。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這份珍貴,再加上金絲楠木本身獨有的特性,使之為明朝皇室所鍾愛,成為了明朝皇室宮殿、陵寢內所用的專屬木料,金絲楠木也就此大規模的被採伐及應用。

故宮,也就此成為了金絲楠木最為重要的使用地。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明朝的三次大規模的採伐,使得金絲楠木資源幾近枯竭。

明朝時期,一共對四川、貴州地區的金絲楠木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採伐行動,而無一例外的是,每一次採伐都與故宮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一次是在永樂年間。

這一次是明朝規模最大的一次採伐,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永樂十四年(1416年),前後共經歷了11年的時間。

此次採伐的金絲楠木,不僅全部用於了故宮的初建,剩餘的木料還用於了故宮建成之後的修葺工程,其中包括永樂年間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以及天順年間營建西苑的工程,這批木料共維持了明朝皇室近120年的使用。

第二次是在嘉靖年間。

由於在此前太廟及故宮三大殿全部被燒燬,嘉靖皇帝下令對金絲楠木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採伐行動,這次採伐持續了近三年的時間。

第三次是在萬曆年間。

為了修葺被燒燬的乾清宮、坤寧宮等宮殿,同時為了營建自己的定陵,萬曆皇帝先後分兩批對金絲楠木進行了採伐。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經過明朝這三次大規模的採伐,使得離水源較近,便於開採和運輸的金絲楠木幾乎被採伐殆盡,特別是樹幹周長過丈的優質木材,早已絕跡。

到了清朝時期,已經無法再就近獲得金絲楠木,只能向更為險峻的深山之中進行探索,其採伐和運輸的成本更是直線飆升,清朝的統治者們不得不只能以從民間購買的方式獲取金絲楠木,或者選擇用東北的松木進行替代。

而乾隆皇帝為了滿足自己對於金絲楠木的需求,也只能將目光盯在明朝陵寢上,進而用“拆大建小”、“拆舊蓋新”的方式“置換”來了金絲楠木,足可見清朝統治者對於金絲楠木使用上的捉襟見肘。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在金絲楠木所創造的輝煌建築的背後,是無數底層官員與勞工的苦難與辛酸。

一棵完整的金絲楠木的木材從產地運到北京,需要極為艱辛的付出以及極其漫長的旅程。

首先,是木材的找尋。

前文中說道,金絲楠木的生長於陰溼山谷、山窪地帶之中,瘴氣環伺,自然環境本就非常的惡劣,加上金絲楠木數量非常的稀少,使得整個勘探和找尋過程就可持續數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期間,還有不少人因此喪命,明朝正德年間的工部右侍郎劉丙就因“及膺採木之任。親入山谷,冒嵐瘴,遂致疾卒。”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其次,是木材的砍伐與運送。

為了砍伐樹木,會先營建一個山廠,山廠內各類人等往往會超過一千人,這些人需要在山中呆上數年之久。而在砍伐過程中,除了本身的安全風險外,這些工人還要擔心深山老林中的猛獸襲擊。為此,在砍伐之前,工人們需要先用樹立火把、搭建火堆,以此來驅趕野獸,但是為野獸所傷或者受到瘴氣影響而斃命的工人也不在少數。

而在完成樹木的砍伐,需要完全通過人力將樹木運送到水邊,這個時候所面臨的安全風險更高。

“乃一木初臥,千夫難移。隔澗作橋,越山引纖,每日一祭神明,每行不過數步。倘遭艱難之處,跌傷壓死,常至百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四川民謠,唱出了整個砍伐與運送過程的殘酷與艱辛。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在這之後,便是漫長的水路運輸。

在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所著的《利瑪竇中國札記》,詳細記載了金絲楠木運輸旅程的漫長與艱苦:

“通過運河人們把大量的木料,如大梁、高柱、平板,運到京城,這些木料是用於皇宮的建築,尤其它們遭到火災時據說當時三分之二的皇宮被燒燬。整個旅途中,神父們看到沿岸幾千名縴夫步履艱難地拖著長蛇般的木筏,木筏是由一根根的大梁紮成的,後面還拖著其它木料。他們有的一天要走五六哩路。木料是來自中國遙遠的四川省,將它們運到京城有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木筏中的每根大梁要耗金三千之多,有的木筏長達兩裡。”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就這樣,木材經過找尋、採伐,運輸到河中,之後轉運到長江之中,然後順著長江運輸到下游,再通過京杭大運河將木料最終送到北京,在當時的生產和運輸條件下,所有工作都是依靠人力來完成。

整個過程前後共歷經四五年的時間,期間耗費的是大量的人力、武力、財力,更是給產地和沿途的百姓與勞工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嘉靖年間,當時還只是禮部尚書嚴嵩就上疏嘉靖皇帝:

“今獨材木為難。蓋巨木產自湖廣、四川窮崖絕壑,人跡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幾轉歷,而後可達水次,又溯江萬里而後達京師。水陸運轉歲月難計。”

朝堂之上的群臣更是以“三省之民,暴露三年,無有休息。懇乞興工罷採,以休荊蜀之民”為由,勸諫嘉靖皇帝中止採伐。

萬曆年間,工部的王德完和御史況上進再一次將民間的疾苦上奏給了萬曆皇帝:

“採運之夫,歷險而渡瀘(水),觸瘴死者積屍遍野。木夫就道,子婦啼哭,畏死貪生如赴湯火。風嵐煙瘴地區,木夫一觸,輒僵溝壑,屍流水塞,積骨成山。其偷生而回者,又皆黃膽臃腫之夫。”“一縣計木夫之死,約近千人,合省不下十萬。”

這些都是對於皇家對於金絲楠木的採伐與運輸,對當地百姓們帶來的沉重災難的真實寫照。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

也正是因為看到採伐金絲楠木帶來了民生疾苦,也或許是因為其採伐及運輸所帶來的高昂成本支出,清朝的康熙皇帝下旨:

“著停止採取,不足部分,酌量以松木湊用。”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在這之後,故宮中金絲楠木的使用逐漸變少,這也是使得故宮之中,而這也使得現存的真正使用金絲楠木的建築變得屈指可數。

但我們仍可從太和殿上的六根蟠龍金柱、六十六根硃紅大柱,以及文淵閣、樂壽堂等諸多宮殿的傢俱及配飾中,感受著金絲楠木所帶來的獨有的典雅與華貴。

而就在我們感受這份華貴的同時,也應該對於當年故宮的建造者們,以及為了將這些珍貴的木料運送到北京而辛勞付出的底層官員和勞工們,致以最為崇高的敬意。

故宮一棵金絲木,沿途萬名勞工淚——記華貴背後的辛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