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2019年4月29日,深交所公司管理部、 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創業板公司管理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由於年報披露基本已經完成,本次補充的商譽減值測試報告深交所僅作為內部數據採集,不對外信息披露。不過以深交所這次要求

“年審會計師對公司填報信息的內容核實並確認”來看,並且是在2018年報中新增加“第十三節 商譽減值測試報告”等情況來看, 2019年半年報或年報要求該商譽減值測試報告章節對外披露的可能性很大。

那這次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的信息都有哪些呢?

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披露包括八部分內容: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一、是否進行減值測試

二、是否在減值測試中取得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報告

如果取得評估報告的,需要披露資產組名稱、評估機構、評估師、評估報告編號、評估價值類型、以及評估結果。​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三、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需要披露資產組名稱、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是否計提減值準備、減值依據等信息。​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深交所提供8中減值跡象供選擇

  1. 現金流或經營利潤持續惡化或明顯低於形成商譽時的預期,特別是被收購方未實現承諾的業績
  2. 所處行業產能過剩,相關產業政策、產品與服務的市場狀況或市場競爭程度發生明顯不利變化
  3. 相關業務技術壁壘較低或技術快速進步,產品與服務易被模仿或已升級換代,盈利現狀難以維持
  4. 核心團隊發生明顯不利變化,且短期內難以恢復
  5. 與特定行政許可、特許經營資格、特定合同項目等資質存在密切關聯的商譽,相關資質的市場慣例已發生變化,如放開經營資質的行政許可、特許經營或特定合同到期無法接續等
  6. 客觀環境的變化導致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明顯提高,且沒有證據表明短期內會下降
  7. 經營所處國家或地區的風險突出,如面臨外匯管制、惡性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惡化等
  8. 其他減值跡象
  9. 不存在減值跡象

減值依據則提供5個選項:(1)專項評估報告、(2)審計判斷、(3)公司管理層判斷、(4)其他、(5)未減值不適用。

四、商譽分攤情況

商譽分攤情況需要披露資產組名稱、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構成、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確定方法、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賬面金額、商譽分攤方法、分攤商譽原值。

這一章節重點內容是商譽需要分攤到相應的資產組,如果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確定方法與以前年度存在差異的情況,還需要披露以前年度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確定方法和商譽分攤情況。​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五、商譽減值測試過程

商譽減值測試過程分為:

1、重要假設及其理由

2、整體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賬面價值

3、可收回金額:(1)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2)預計未來現金淨流量的現值

4、商譽減值損失的計算

整體資產組的上面價值明確,並確定商譽應當還原少數股東商譽賬面價值,以全商譽口徑計算資產組減值損失。​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可收回金額分為兩種方法,公允價值和現金流量折現法。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關於預計未來現金淨流量的現值披露內容非常細緻,要求披露:預測期間、預測期收入增長率、預測期利潤率、預測期淨利潤、穩定期、穩定期營業收入增長率、穩定期利潤率、穩定期淨利潤、折現率、預計未來現金淨流量的現值等參數。

並要求披露上述參數與以前年度相比是否發生變化。​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關於減值測試損失的計算過程明確,以包含全商譽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計算整體減值準備後再分攤歸屬於母公司的商譽減值準備。​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六、未實現盈利預測的標的情況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七、年度業績曾下滑50%以上的標的情況​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八、未入賬資產

未入賬的資產類型包括9類:(1)專利權,(2)非專利技術,(3)商標權,(4)著作權,(5)土地使用權,(6)特許權,(7)合同權益,(8)客戶關係,(9)其他​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小結

2018年年報,商譽監管是重點,即使在監管機構多次強調要詳細披露商譽減值的相關參數後,很多上與公司的商譽減值信息披露仍然比較簡單和籠統,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商譽比較大, 上市公司基於業績管理的需要不傾向減值,因此也就傾向於少披露相關信息,二是商譽減值測試所基於的未來五年財務預測,具有很大的主觀性以及未來的變化性,披露信息過於細緻很可能與未來實際業績發生背離,以預防未來被打臉。深交所的這次補充信息,是對年報信息披露的重大補充,雖然不對外披露,但是為監管提供了更多可參考的信息。

此前,有會計師事務所因稅前折現率的問題被罰,目前無論是企業、還是會計師事務所,關於商譽減值測試,都還處於比較薄弱的階段。希望監管機構早日出臺商譽減值測試應用指南,對於會計準則規定中一些有爭議的內容、難以理解的內容做出明確規範。

商譽減值別想矇混過關,深交所要求補充商譽減值測試報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