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機器人為入口構建老年人健康服務全閉環,養老會是AI的下一個“主戰場”嗎?

幾年前還在家政公司尋找合適的保姆,照顧年邁父母生活起居的子女們可能不會想到,科技的進步會將從前需要人力來操作的事情,集成到一個小小的機器中,並且能夠作為入口享受多種健康服務。

近日,致力於AI+大健康產業的漫谷科技於北京舉辦發佈會,正式發佈了“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這一核心產品。

以机器人为入口构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全闭环,养老会是AI的下一个“主战场”吗?

從研發到舉辦發佈會已經有一年的時間。據漫谷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鄒景璐表示,這場發佈會“只是起點,不是終點”。除了以健康之名助力親情連接的宗旨研發的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未來還將衍生出更多如智能藥盒等一系列圍繞健康消費場景的輕量級智能產品,以期打造完整的生態鏈條。

“醫、食、行、情”,一棧式服務構建家庭健康信息服務平臺

據預測,到2050年,老年人群體會達到近5億;從2040年到2050年,老年人消費佔GDP比例將從8%提高到33%,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與消費市場,目前卻仍是依靠人力來提供服務。

對於經常需要照顧父母的人而言,第一要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第二要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第三要關注老人的社會參與與社會迴歸。這也是漫谷科技一腳踏入養老機器人領域的原因。

據鄒景璐介紹,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從兩個維度實現用技術關愛老年人:

一是身體健康緯度,包括24小時一對一的線上問診、在線預約掛號、在線購藥送藥上門、體徵檢測、個性化健康知識推送等健康功能,涵蓋疾病諮詢、輔助診療、病後康復三大階段。

7x24小時的數據資源可以生成關於老人的身體報告,同時推送到子女的手機端。用健康信息拉近子女與父母間的距離,讓子女在隨時瞭解父母健康情況的同時,又多一個“噓寒問暖”的機會。

二是心理健康維度,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致力於打造成國內首款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AI智能綜合平臺。鄒景璐表示:“我們未來也會藉由心理診所、心理學專家的能力,共同打造AI心理健康同步平臺。”

針對老年人生活單一、缺乏娛樂活動的痛點,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還內置海量娛樂資源,老人可以通過語音操作獲取平時想要觀看的評書曲藝、新聞資訊、卡拉OK等內容。

以机器人为入口构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全闭环,养老会是AI的下一个“主战场”吗?

此外,通過對老人的知識健康問卷分析其行為偏好,在機器人內部構建關於娛樂偏好的知識圖譜,對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析與推薦,並生成娛樂報告提供給子女,便於子女“投其所好”,加強親情連接。

從產品的應用角度來看,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歷程對於產品來說都有不同的要求。當下的趨勢凸顯的是,從單點突破的產品到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變化。

在漫谷科技CTO張建勇的設想下,集成了體徵檢測、在線問診、在線掛號、線上購藥、患者教育、健康問答、緊急求救、視頻通話、兒童教育的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實際上是以機器人為入口收集各類健康信息,提供給用戶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方案,最終的落足點在整套健康管理的閉環解決方案上。

“我們認為這是在整個健康管理的醫用場景下典型的應用趨勢,並且我們也觀察到正鈦在這個趨勢上把脈把的非常準。”艾瑞研究院院長、艾瑞諮詢合夥人金乃麗這樣表示。

那麼,這一切功能的實現,不得不提到搭載其中的技術——人工智能。

“有溫度的AI”,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

對於資源分佈不均衡,人力缺口大的行業,AI往往用作提高效率、降低因人力造成損失的輔助技術。

漫谷科技CSO曲藝表示,作為當下最火的技術,AI已經充斥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數據顯示,90%以上的AI公司是關注兒童、家庭、汽車、生活等等消費場景,僅有10%是關注健康的。而在這10%中,只有3%是真正關注老年人健康的AI產品。漫谷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相信,未來人工智能一定能解決部分老齡化問題,‘老齡化+AI’等於未來。”

301醫院中西醫博士後、副教授伊陽在談論行業的挑戰和機遇時,揭示了這樣一個現實:“幫父母預約北京的公立養老機構,可能需要約到30年以後。”公立養老機構的床位稀缺、民營機構的高門檻費,使得住不上、住不起養老院的大多數老人處於獨居狀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危機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智慧養老也就順理成章的提上了日程。

與其他AI+內容相比,老人群體有著較為鮮明的特徵。身體機能的逐步下降令其對科技產品的生活輔助功能要求較高,同時也必須要顧及到隨時可能出現的醫療需求。另外,尤其是在中國,空巢老人除了生活行動的不方便之外,對情感的需求則顯得更為突出。

鄒景璐表示:“我們希望藉助現在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以及知識圖譜等一系列的AI技術,結合現有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能力以及大健康產業線下的業務能力,通過一個產品以及一系列的產品作為新的產品形態、新的入口,共同組成我們的核心主題,新一代家庭健康信息同步平臺。”

思必馳CMO龍夢竹指出,“在AI+醫療的場景裡,語音是弱需求,多用於導診、電子病歷、問答等方面,真正醫療領域有剛需的應該是圖像技術。但在養老場景,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正因為需求多樣且是剛需,相對於AI醫療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更看好AI+養老未來的可能性。”

以机器人为入口构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全闭环,养老会是AI的下一个“主战场”吗?

據悉,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在語音技術方面,與思必馳合作,實現老年人的“零成本”學習,並且可以與機器人展開對話,實現適合老人的簡易操作。

比如體徵檢測時,老人只需要對著正鈦說“我要檢查”,根據提示,老人把手放在機器人上即可完成檢測。

此外,包括在線問診、在線購藥、與子女通話、播放相關娛樂資源等功能,都可以通過下達語音指令來完成。

雖然思必馳在此前已經打造過天貓精靈等智能產品,但是基本上都是智能家居產品,此次與漫谷科技的合作,也是首次涉及養老機器人產品。龍夢竹說:“我們在遇到漫谷科技的時候,觀察到漫谷科技在背後產業積累,在技術、團隊上的沉澱,以及他們對於養老產業,對家庭健康領域的理解,所以選擇與他們合作。”

龍夢竹在發佈會上表示,語音交互包括命名式對話、生成式對話、問答式對話以及最重要的任務型對話,“在家庭養老領域,我們更希望機器人不僅滿足問答環節,而是更深層次的理解老人意圖,從而幫助老人完成某項任務,這就是‘任務型對話’。”

對於語義識別的技術要求來說,小孩和老人這類特殊群體都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邏輯和使用習慣、對話方式,與常規的智能硬件使用用戶不同。“我們需要和理解人群使用習慣的企業一起去針對老年市場做大量的定製優化,才能更加精準地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人性化交互’。”

張建勇強調,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硬科技”。“我們希望打造高頻家庭應用的場景,同時AI能連接子女和老人親情,還可以幫助老人及年輕人培養健康的、良好的生活習慣。”

以老人的習慣偏好為基礎的技術支持,有技術上的難度,更考驗研發者的耐心。也正如伊陽博士所說的,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正在嘗試做一個“有溫度的AI”。

全面開放電商渠道,將針對B端推出定製版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

AI時代已經到來,老齡化趨勢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老年人群的健康、陪伴、就診等需求暴增,將是未來社會所要應對的重大挑戰之一。

針對家庭的需求,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已經開放華為、小米、京東等電商、微信小程序等線上購買渠道。線下的代理、門店貨源也正在逐步鋪開,進行線上線下的全渠道發售。

此外,不僅每個家庭需要智能化的機器人幫助老人,目前市場上的養老機構也普遍需要技術支撐來彌補短缺的護理人員。

因此,除了面向C端的家庭需求,漫谷科技也會針對性的開拓B端市場,實現“兩條腿走路”。曲藝表示,面向體檢中心、醫療機構、健康管理中心等行業夥伴,漫谷科技還將推出定製版的正鈦健康服務機器人,提供智慧健康的科技賦能。

定製版正鈦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實現完全定製化的產品功能,如個性化推送、健康小知識、上傳體檢報告、購買體檢套餐等等,以增強健康機構與用戶的黏性。

同時也能通過智能技術全面實現硬件終端連接後臺雲數據中心,整合優質的互聯網醫療資源對外輸出等,為大健康行業夥伴提供智慧健康的科技賦能,提供一棧式智能化解決方案。

*文中圖片由受訪企業提供。

2019年,新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動脈網攜手“深潛者”,專注基層醫療創新“海洋”,如何在廣闊的“深水區”中優勝劣汰,潛的更深?如果您也是

基層醫療的“深潛愛好者”,歡迎您報名參與,和我們一起征服基層醫療這片遼闊“大海”!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刻購票啟程!

文 | 李豔瑜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臺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巔峰賽事,就在本次!長按識別,參與報名~

近期推薦

★ 頭部母嬰社區成長曆程,寶寶樹“三大變現”模式最詳解讀

★ 2019年醫療產業預測:科技公司看漲,蘋果手錶發揮積極作用,數據隱私爭論繼續

★ 未來2000億的基層藥品市場,中心藥房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 新氧剛剛在美國上市,互聯網醫美領域最先上市的為何是他?

★ 總營收超70億!魚躍、三諾、九安、樂心業務解構,海外市場齊發力

動脈新醫藥

★ 全球藥物研發管線趨勢報告:腫瘤管線數量上升26%,阿爾茲海默病失敗管線達86項

★ 關注前沿生命科學技術,解密藍色彩虹的“全要素”孵化服務

★ 博雅輯因CEO魏東:應區別對待體細胞基因編輯療法和生殖細胞編輯

★ 創始人曾負責修美樂等重磅藥物全球臨床開發上市工作,繕思藥業在中美兩地同步推進新藥研發

康復專題

★ 百億級康復器械市場調查,科室收入限制行業發展,設備物聯網化成為重要方向

★ 資本理性還是市場冷門,千億規模的康復行業開始“跑馬圈地”了?

★ 心臟康復中心井噴,患者數量、器械銷售增長迅猛,中國心臟康復發展迎來春天

★ 中國言語康復產業梳理:一二線市場逐漸成熟,頭部企業營收超2億,增速超100%

★ 投資、收購和自建,華邦健康以德國康復醫院為樣板,打造本土的康復醫院

★ 全美最佳康復醫院在研究什麼?中風康復項目最多,國內轉化研究需“大跨步”

★ 中美標杆康復醫院PK,中國標準制定、人才培養尚需完善

★ 康復產業大有可為:中美體量相差35倍,部分民營康復醫院利潤超15%

★ 全美榜首康復醫院的152名研究人員中,生物醫學工程佔主導,高校人才聯動是關鍵

★ 連續28年佔據全美康復醫院榜首,Shirley Ryan AbilityLab有何獨特之處?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以机器人为入口构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全闭环,养老会是AI的下一个“主战场”吗?

點擊“閱讀全文”,每天都有新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