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在滄州郊區,有一片位於自然溼地旁的新建居住社區。業主希望將社區內幾間底層商鋪從毛胚狀態改造為一處禪修館,定期舉辦如冥想、瑜伽、花藝和焚香等課程活動,讓社區的住戶得以從忙碌的日常生活節奏中抽離,放鬆,觀想。

雖然社區毗鄰一片珍貴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但住區與溼地被公路分隔,而禪修館的選址位於社區內部最商業的街面上,並面向園區中的一處“人造”景觀。這一空間分配上的錯位和矛盾成為了項目立題的起點。商業街連續的單層商鋪體量,為後側的二層住戶提供了開敞的屋頂露臺。在六間打通的商鋪裡,柱樑線性排列開來,屋頂向中軸傾斜,落水管貼柱而下。如此,便是禪修館改造前的一副骨骼。

▼禪修館室內,水體與木材構成的靜謐空間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矛盾與設計的開始 | Conflict and Chances

矛盾產生於立項之初的基本條件。在使用上帶有強烈內向屬性的觀想空間,被安置在一條園區內的主要商業流線上。如何處理內外兩個世界的關聯,是改造設計的切入點。

空間的組織圍繞如何營造內向的世界而展開。在外立面上,我們拿掉老的門窗,在原結構的柱跨間置入一套用不鏽鋼建造的金屬窗套。窗套整合了容納空調室外機的凹槽,以及面向商業街的種植池,與原有建築主體的框架脫離開來。

▼禪修館外立面,在原結構的柱跨間置入一套不鏽鋼窗套,並配以種植池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內外 | Inside and Outside

在平面的組織上,我們將容納不同觀想行為的房間,作為分割空間的基本單元。彌散分佈的體量,將空間劃分成不感知原結構的,連續但迂迴的“外部”公共空間(走廊,水院),以及暴露原結構的,獨立而靜態的“內部”觀想空間(課室)。

▼禪修館隧道般的入口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在“內部世界”,每個房間根據各自不同的尺度和性格,分別對應玄關、等候室和更衣間、主課室和小課室、以及洗手間等基本使用功能;而在“外部世界”,抵達課室前迂迴的線性路途,是經由身體至心理的前奏鋪墊。

▼從入口到玄關的線性空間,通過青石板鋪設的步道到被側光提亮的玄關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穿過隧道般的入口,體驗線性地展開。青石板鋪設的步道串聯起終點被側光提亮的玄關,圍繞一組柱樑佈置的等候室,以及向兩側分別進入的男女更衣間,再經由幾次身體的轉向,來到豁然明亮的水院。

▼圍繞柱樑佈置的等候室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從更衣室通向水院的走廊,走廊充滿柔和的自然光源,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由明亮嘈雜的商業街進入室內起,直至到達水院再次感知到柔和的自然光源,眼睛已經過光線由明至暗,再提亮的梯度調試,配合水院兩側界面的語言調動,身體在感官上進入了一處被內化的“室外”空間。

▼通向水院的走廊,光線變得昏暗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進水院前轉折,光線由暗至明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水院,陽光透過木質百葉窗照進室內空間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水院回望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水院門扇中的雙層腔體細節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水院通向主課室的走廊,可以看到室外的竹影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容器 | The Vessel

圍繞“內外”展開的基本空間形制,得以通過平面的組織建立,而剖面的動作,意在配合平面的意圖,進一步刻畫“內外”空間性格的差異。

圍合課室空間的牆壁,是由輕鋼龍骨和輕質木構建造的雙層腔體。腔體內側傾斜,外側直立,內外界面通過水平簷口構件,收束在飄離地面的高度。腔體內側水平向的木百葉層層懸掛下來,配合房間中立柱“支撐”和橫樑“出挑”的姿態,整個課室仿若“容器”,被粗壯的柱樑“撐起”,飄離於地面,包裹著觀想的身體。

▼主課室,課室牆壁由輕鋼龍骨和輕質木構建造而成,內側傾斜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主課室,百葉作為光的媒介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主課室,室內牆壁採用木質貼面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而每個容器與柱樑位置關係的不同,也賦予房間不同的性格,適配相應發生的觀想行為:在可以容納多人的主課室裡,四組柱樑序列賦予空間“大殿”般的性格;而小課室裡的單組柱樑,成為觀想者獨處時身體的陪伴。

▼小課室南,室內設置單組樑柱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小課室西


溼地旁的禪修館(轉載)


一片貫穿“內外”的水景,將水院的光線經由水平縫隙反射進來。課室中,四根混凝土立柱從水中升起,輕質的木構容器浮於水面,整個禪修館,是一處關於溼地上考古遺址的類比,營造出一片觀想中的“溼地”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