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蔡無所忌憚 賴清德的“悲情”奠定明年清理戰場契機

港媒:蔡無所忌憚  賴清德的“悲情”奠定明年清理戰場契機

香港中評社刊發評論員林淑玲的文章說,民進黨2020初選一延再延,遊戲規則難產,舉世少見。蔡英文、賴清德有如兩部疾駛中的火車,眼看著馬上就要對撞。面對蔡以行政資源包圍,用“蔡賴配”步步進逼,賴5月3日受訪公開重申“沒打算做副手”,帶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賴提到敗選也不會退出政壇,帶著即使沒拿到2020入場券,也將等待時機再展雄風的氣魄。

民進黨2020初選目前僅有的共識是延至5月22日,至於522之後要如何進行,還是未知數。黨中央上週提出建議方案:5月24日到5月26日舉辦1至2場政見發表會;5月27日至5月31日初選民調;6月5日中執會公告提名名單。賴清德同意,英派不接受,最後不了了之。一度甚至傳出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十分洩氣而萌生退意,到現在初選能不能走下去都未定案。

這是民進黨首次遇到的“大選”“黨難”,回顧2012“大選”前夕,蔡英文與蘇貞昌的初選雖也打得難分難解,蔡英文最後以民調平均支持度42.50%,險勝蘇貞昌的41.15%。但至少是公開的民調決勝負,願賭服輸,蘇貞昌吞敗也沒什麼好說。但這次不一樣,若蔡英文最後走到“翻桌”直接操作黨員代表大會決議徵召,就是部分“獨派”人士口中的“奧步”。連蔡英文所提名的“獨派”“監察委員”陳師孟近日都發文質疑:“若因為沒有勝出的把握就拒絕承諾、以拖待變,還能稱為君子風度嗎?”

儘管如此,無人可阻擋蔡英文的堅強意志,她鐵心要拼連任,誰都擋不住。從最近情勢可看出,蔡參與黨內初選亦獲得美方支持,令賴清德無法望其項背。近來多數挺賴“獨派”人士受訪也直言,他們最後還是會支持民進黨提名的參選人,使蔡的強硬更無所忌憚。賴沒有資源,隻身一人苦行般的全臺辦簽書會,愈發如此,愈搏取同情,並映照出蔡的蠻橫。賴8日將出訪日本爭取僑界支持,進行初選後首次出訪。其實,選戰打到現在,賴也知大勢已去,他仍堅持參選到底,嚴拒“蔡賴配”。

賴清德是民進黨近年來十分少見的政治人物,槓子頭性格,很難妥協,才會得到“賴神”之名。他在2015年臺南市長任內,因不滿當時的議長李全教涉雙重賄選案,拒進市議會列席209天遭“監察院”彈劾,他也不妥協。僵持了232天,才以“李全教議員賄選案樁腳已判刑,建立清明政治已看到曙光”為由重返議會。賴清德的個性與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幾分近似,林義雄推“立委”減半、“反核四”、補正“公投法”,不論是絕食、全臺行腳等都絲毫不妥協,逼到民進黨中央頭痛不已,非跟著走不行。

2020選舉,民進黨提名蔡英文幾已篤定,1月11日的選舉,從最近各大機構民調,包括親綠智庫民調,蔡英文出馬都居下風,民進黨下個風暴必是在2020選後。賴5月3日上廣播節目受訪,被問到“輸掉初選是否要退出政壇”,笑回“為什麼要退出政壇”已表明心意;再加上他之前民調超出蔡英文甚多,在英派的百般壓力下也未說要脫黨參選。可以看出,賴已有下階段人生規劃,如果蔡未能連任,連帶站在她旁邊的一干人等都灰頭土臉,民進黨的“後蔡英文時代”就是“賴清德時代”。

從賴清德近期佈局已可聞到這樣的氛圍,他辦簽書會、接受媒體採訪、赴日本宣揚理念,都是在確保話語權、圈粉、凝聚支持者,訴求他所遭受的打壓是不公平待遇,有悲情牌的意味。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賴雖自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參與民進黨初選後論述並沒有跳離民進黨1999“臺灣前途決議文”框架。他3月21日重申他是個務實“臺獨”工作者,並說明他的務實反應在三個方向。開宗明義便是,“臺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國互不隸屬,不必另外宣佈臺灣獨立。”

賴清德對“中華民國”的訴求除了為爭取參選2020鋪陳,也是為未來爭取出任民進黨主席打根基。畢竟“中華民國”已是臺灣“朝野”最大公約數,民進黨想執政無第二條路。從這個角度來看賴清德,看似悲壯,被蔡英文逼到無路可走,但民進黨2020勝算本來就不大,賴能取得提名就放手一搏,沒機會就站在一旁,等待明年元月選後清理戰場,就他個人或許也不是太壞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