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王”的成功祕訣!

“桃王”的成功秘訣!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平谷大桃,是北京市平谷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平谷大桃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已擁有皇家貢桃之傳說。

如今,北京平谷區有7萬多農民從事大桃生產,有10萬農村人口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大桃生產,成為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

目前,平谷大桃已經形成了大桃產業與工業、旅遊、文化等相關產業的緊密結合,也湧現了大批的種桃能人。

“桃王”的成功秘訣!

比如,屈海全。他已經種桃40多年,採用溫室大棚,並創下過1.3畝的溫室大桃收入高達24.6萬元,除去開支2萬元,淨掙22.6萬元的奇蹟,而且獲獎無數,成為當地的“溫室桃狀元”、“桃王”、“果王等稱號”。

“桃王”的成功秘訣!

一顆桃樹相當於普通桃園20畝效益

平谷大桃種植技術分2種,一種溫室種植,另一種就是套袋種植。這2種技術已經曾為當地種植戶的核心技術

屈海全採用兩種技術結合的方式。屈海全的桃園包含70畝露地桃與4畝大棚桃(溫室種植),年產量雖然不高,但出眾的品質讓他的大桃總能賣出高價。尤其是溫室大棚。

以大棚桃來說,一箱12個能賣到600元。即便在這樣的價格下,不少品種都需要提前預訂才能買到。

早在2001年,他就採用大桃反季節栽培技術,在全區率先搞起1.2畝大樹扣棚溫室桃種植。他嚴格採用專家提供的綜合配套技術進行管理,因此生產出的溫室桃成熟早、甜度高,畝產達2000多公斤,而且比他人種植的溫室桃早上市一個多星期。

不過,讓屈海全傲嬌的還是那棵生長了27年的大久保“桃樹王”。

這棵被封為“桃樹王”的大久保,栽種於1984年,樹幹直徑達40釐米,果枝四方伸展長度近5米。

早在幾年前,“桃樹王”就已過了“服役”年齡,它的同伴也已先後“逝”去。可是,在屈海全的精心侍弄下,“桃樹王”仍在茁壯地生長著。2008年,這棵桃樹王結出的大桃每公斤賣出了200元的天價

,一棵桃樹收入6.36萬元,相當於普通桃園20畝的收益。

“桃王”的成功秘訣!

超越普通大桃,甜度高12.9

平谷大桃名聲在外,甜度高是其一大特點。究竟屈海全的桃能有多甜?

我們走訪發現,屈海全從大棚裡拿了一顆七成熟的春美桃,個頭大致比棒球大一圈。用甜度計測試後,顯示數字12.9

,在大棚桃的標準中已經算是優秀,更何況這是沒完全熟透的果子。“因為前一陣陰天下雨,果子熟得晚了,往年這時候,大棚果應該結得正好。”屈海全說。

相比大棚桃,室外種植的露地桃因更長的日照時間和生長週期,糖分積累效果更好,成熟後甜度也更高。屈海全的“甜桃王”獲獎經歷中,露地種植的油桃甚至可以達到30度的甜度。實際上,甜度超過20,感覺就跟白嘴吃糖一樣了。與吃糖不同的是,桃子的甜是自然的香甜,濃郁的水果芳香,不會讓人有“齁甜”的感覺。

品質才能決定高價。這就是農產品的最大的核心價值。

“桃王”的成功秘訣!

模式複製!到新疆種桃

不能複製的模式或者技術都是沒有商業價值的。

其實,屈海全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屈海全認為自己的40年的經驗和技術就是最大的商業模式。

新疆洛浦是北京市平谷區的對口支援合作地,屬於國家重點深度貧困地區。當地雖然原來就有土桃種植,但因為粗放管理、技術不足,產量與收入難有提升。

但經過多次考察,技術專家認為,洛浦當地土地為沙質土壤,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降水少,氣候乾燥,病蟲害少,灌溉便捷等特點,非常適合大桃的生產。

於是,在平谷區有關部門的動員下,當地不少合作社紛紛主動表達幫扶意願,“桃王”屈海全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桃王”的成功秘訣!

他明白,相比平谷的自然條件,洛浦種大桃,理論上應該更甜更好吃。所以,當領導詢問他的想法時,他幾乎沒有考慮就應了下來。

講真,想要去外地種桃,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光是遠,語言不通,跟當地人溝通不了都是問題”屈海全說,“另外,家人也反對,擔心不成功,投入打水漂”。

一同去考察的8家代表中,有6家直接表示了放棄,只剩下了屈海全與他目前的合作伙伴兩家。

但經過分析之後,屈海全認為,平谷有資金、有技術、有、有銷售渠道,但土地資源有限;洛浦則適宜種林果,而且可利用土地資源豐富,有條件讓平谷大桃“安家”,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於是,2018年,屈海全在新疆洛浦縣流轉杭桂鎮90座溫室大棚,利用平谷技術、和品牌,建設大桃生產示範區,帶動貧困戶脫貧。預計,2020年屈海全得溫室大棚將進入盛果期,畝產能達到3000公斤。

“桃王”的成功秘訣!

秘訣是什麼?

或許和其他地標農產品的成功者類似,地標農產品經營者擁有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

但,在相同的產業背景下,還有一些人依託獨特的模式、技術、渠道等優勢拔得頭籌。

作為一個深耕大桃種植40年的屈海全,已經對大桃種植技術和經驗熟記於心,並且還掌握了一套增收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進行剖析一下“桃王”屈海用40年總結的3大經營秘訣。

“桃王”的成功秘訣!

1、溫室種植:錯時上市

溫室種植能改變農產品的品質以及上市時間,可以為農產品提高競爭力。

平谷區有中國第一桃鄉美稱,早在15年前就在京郊率先成功種植了溫室春桃。

屈海全4畝桃園採用溫室種植模式,據平谷區果品辦公室的技術人員介紹,屈海全採用的大桃反季節栽培技術,在全國處於*水平。穩定樹勢、改良土壤、促進早熟、果品增甜著色、套袋、生態植保等六大項綜合配套技術,確保了屈海全的大久保比其他果農種植的溫室久保桃早成熟1個月,比露地久保早成熟3個月。

2、施肥策略:提升品質

施肥是農產品的關鍵。

屈海全嚴格採用專家提供的幾十項綜合配套技術進行管理,僅施肥套餐,就有腐熟有機肥、豆粉、魚骨粉、花生餅、香油渣等10多種,在果實膨大期,“桃樹王”甚至“喝”了250公斤的牛奶稀釋液。

如此,屈海泉通過施肥策略就確保桃子的水分和個頭。

“桃王”的成功秘訣!

3、養土方法:提升產品競爭力

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之一,以各類水果聞名的平谷區一直將環境治理、農業用藥管理作為重點,這也是屈海全認為他的桃足夠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屈海全將大桃好吃的原因歸結於土地的“養”。

屈海全是平谷區科技示範戶,在他反季節栽培的0.08公頃桃園裡,總共用上了幾十項示範技術:穩定樹勢,改良土壤,果品增添著色,生態植保,減水減氮肥……僅是施肥套餐,就有腐熟有機肥、豆粉、魚骨粉、花生餅、香油渣等10多種。

“其實挺簡單,就是不用除草劑、農藥,讓土地自己慢慢養‘肥’。”屈海全解釋道,“草長到波稜蓋了就人工除,每年五次,除碎的草就鋪地裡當肥料,逐漸養起來。”就這件事,屈海全從15年前就開始堅持,長時間的積累,土地肥力為大桃提供了不少營養,同時還節約了大量農資產品的投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最後總結一下,屈海全的成功除了自身技術的成功之外,還與當地桃產業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但在品牌創意上還存在一絲絲不足。

可但是,對於地標農產品而言,想要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可以憑藉2個方面:1)本地的產業優勢;2)技術優勢。畢竟這2大優勢可以快速提高單個品牌影響力和消除信任成本,從而提高產品銷售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