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家族的傳家寶,中華陳氏家訓

陳姓是中華望族,中國第五大姓,中國南方和海外第一大姓。陳姓家族的傳家寶,中華陳氏家訓

從漢至今,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祖訓家規。如漢代潁川名士陳寔的《文範公訓誡子孫則》和《遺盜》,是最早陳氏族人行為規範的準則。漢代陳湯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則是我中華民族的國格所倚。南北朝陳顯達的《訓子誡奢侈》是對子孫後代人生觀的訓誡,是樸實無華的至理名言。到宋代陳俊卿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再到“馮母教子”這些感人肺腑的家訓故事,鐫刻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從陳世卿“事親以孝,事君以忠,為吏以廉”,到陳廷敬“清貧耐得始求官”;從陳淳告誡子弟“周旋必中禮”,到陳獻章的“聖賢事業勤而已”示子女,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於家庭倫理的滋養。《中華陳氏家訓》全書共收錄歷朝歷代陳氏家族名家訓近二百篇,是我們陳氏家族的傳世寶典,是陳氏子孫“修身齊家”箴言。

陳氏家訓家規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家庭的產生而出現的一種教育形式。今天對家訓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不僅是家庭的需要,對於加強社會道德建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也具有積極和重要的意義,它隨著家庭的擴展而不斷地豐富、完善。

家教是人生天然而永恆的教育形式,是人的成長,也是社會化教育不可荒廢的環節。家訓是中國文化代代相傳、綿延長久的重要支柱之一。

古人強調“家國一體”。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國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息息相關,而家訓對傳統文明的維繫發揮了長期而特殊的作用。

對於中華陳氏家訓文化,我認為,是傳承和復興,而不是泥古復古,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讓中老年喜歡,讓青少年熱愛,讓師長熱衷,讓家長崇尚,讓海內外的華人都樂於欣賞和接受。這就需要融合傳統文化內容,結合現代科技手段,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予以生動呈現。為此,族人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家訓族規,很值得借鑑和宣傳。

中華陳氏家訓,啟迪愚頑,鞭策讒妄;維繫國脈,教化族人;上合國情,下順民心。是我們陳氏家族的傳世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