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綠皮火車的老師傅說,照片是不能存手機的,瞭解後恍然大悟


兒時父親帶我坐了第一趟火車,重慶到成都,印象裡只記得火車上的飯很好吃。後來中學暑假跟弟弟去重慶玩,坐了站站都停的客貨列車,重慶人叫悶罐車,車廂非常非常的悶熱。再後來去重慶求學,和一幫小夥伴成功逃票。再有就是有一年春運,把座位讓給老大媽,從東北佳木斯站了幾十個小時回到成都。這是關於綠皮火車最深刻的記憶。

我喜歡默默望著窗外風景,心隨列車遠行。那時列車速度並不快,大家很長時間都要在列車上生活,又有大把的時間閒聊,人與人有著最真切的融入。很久之後一直對鐵道和列車有著特別的情感。純粹的機械物理驅動,像原始與文明的博弈,沉重的轟隆隆聲又帶著夢想去和未知世界連接。

現在動車高鐵發展迅速,老式綠皮火車在偏遠支線上還能看見。城市裡就很難看見了,成都火車北站駟馬橋是個火車機務段,帶著這份情節我特地去找找那份感覺,在那個很大的貨運段東竄西竄,竄到一個機車修理廠。


這兒有很多退役下來的綠皮火車車廂,以前只是坐火車,都沒有機會把它的細節看個仔細。

確實可以說是厚重,上下全是鋼鐵的傢伙,好希望這些就這麼保留著,也知道歷史不會因為我的個人情結而停留,畢竟大家嚮往的更是美好的生活。

列車修理師傅正在焊接,我腦子想著的是拍那種電焊弧光和火花四濺的畫面,因為是偷摸進來的怕被趕走,只能慌張的拍了幾下。回來後一直掛念有機會再去,一定要坦率溝通,大方的拍。

是的,人們嚮往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我所懷念的列車真的不重要。修車廠的老師傅說,這兒就像是個被遺忘的角落,他們每天都與這些鐵塊塊打交道,很難碰上幾次外面的人。

厚重樸實的火車輪,跟老師傅一個樣。現在手機拍照很強大,隨想隨拍,但是老師傅卻要我好好的給他拍幾張,說很多年沒有拍照了,叮囑我回去後把照片沖洗出來寄給他。我說照片存在手裡更方便隨時看,師傅搖搖頭。

我在想,老師傅應該是不信任現在先進的電子技術,更相信看得見摸得著機械,就像眼前這些退出歷史舞臺的綠皮機車。我恍然明白,社會技術的進步之下,缺失了一種信任,對人對物的信任。也像我對火車鐵路的懷念。

一位修車師傅穿著紅短褲去沖涼,這樣的一個封閉的鋼鐵環境,大家也沒什麼顧忌,原本怎樣那就是怎樣。

衝完涼回去的修車師傅,忽然看見遠處的我。有點不好意思,趕緊用毛巾在腰間一圍,笑哈哈的快速走過。

傍晚了,修車廠的大門關門了,也就是在筆直鐵路之間拉上一道門,生活依舊,高鐵依舊,古老的列車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