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重新開工,首架新造飛機為蘇制米格15BIS噴氣式戰鬥機,工期為5個小時,能猜出本廠長會拿這架飛機做什麼用途的朋友本廠長將奉送本機二視圖高清無水印圖。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顧氏造船廠飛機造辦處出品

米格-15比斯戰鬥機(俄語:MиГ-15бис)是前蘇聯生產的米格-15型噴氣式戰鬥機的改型,增大了發動機的推力和改進了電子設備。1949年9月首飛,1952年初大量投產,命名為米格-15比斯。“比斯”來源於拉丁文,是“再一次”的意思,表示“從原型機派生出來的改進型”。

米格-15比斯是中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從蘇聯進口的噴氣式前線殲擊機。曾用代號“43號機”。

米格-15比斯戰鬥機最大時速為1076公里,實用升限為15500米,最大航程為1330公里。可選擇攜帶多種武器(炸彈或57毫米火箭彈),可完成複雜氣象甚至夜間良好天候情況下的截擊,護航、偵察、戰術轟炸等多種任務。

米格-15比斯和米格-15在飛機外形上差別不大。它改裝了推力2700千克的的BK-1型發動機,飛行性能有所提高,重量增加,但飛機幾何尺寸不變。外觀上,該型號的翼刀帶有一個缺口,而之前的米格-15是沒有這個缺口的。1953年以後生產的米格-15比斯飛機上增裝了夜間和複雜氣象飛行所需要的儀表設備,因而在它們的機翼下方裝有無線電高度表的黑色“π”形天線。有無這一天線,可以作為分辨上述兩個機型的標誌之一。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裝備的米格-15比斯型戰鬥機,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美國F-86型噴氣式戰鬥機的勁敵。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王海上將,曾駕駛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型飛機,擊落擊傷9架敵機,在國土防空中作出了重大功勳。

米格-15戰鬥機參考數據:

米格-15比斯(MiG-15bis)

乘員

1人

長度:10.86米

翼展:10.80米

高度:3.7米

機翼面積:20.6平方米

空重:3,68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045千克

動力系統:一臺克里莫夫VK-1噴氣發動機

推力:2,700公斤

最大飛行速度:0.878馬赫(1,075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15500米

航程:1860千米

爬升率:58.3米/秒

翼載荷:293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47

續航時間:3小時

武器系統:一門37毫米(N-37型)機炮在機身前下右側,備彈40發,兩門23毫米(NR-23型)機炮在機身前下左側,各備彈80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