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追夢,花開屠園——記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民營企業家邢學蘭

  我與邢總相識,大約是在2015年。那時,她的企業已頗具規模。

  在鄉鎮民營女企業家中,邢總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在鄉鎮,她的企業做得算是可以的。但是她身上那種農民的樸素品質,並沒有隨著企業做大而逐漸消失。我在她身上看到的,除了勤奮、聰慧,還有低調、內斂。

  邢總的企業位於我們屠園鄉工業園區,企業名稱是宿遷市王利剃鬚刀有限公司。聽名字大家就知道,企業是做剃鬚刀的,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地區。

  在用工高峰期,企業吸收當地勞動力140餘人,基本上都是當地婦女。後來企業搞自動化,工人數量少了一些,但也有近百人。可以說,這是一家真正能夠帶動群眾就業的鄉鎮民營企業。

巾幗追夢,花開屠園——記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民營企業家邢學蘭

邢總在生產車間

  王利與邢學蘭是夫妻,原來都在外地打工。1999年,邢學蘭進入浙江寧波一家刀片廠打工。她從基層做起,逐漸成長為企業骨幹。2009年底,因為自己身體以及家庭原因,她辭工返鄉。在經過充分的創業準備後,2010年初,她貸款創業,為寧波生產剃鬚刀的企業做刀頭加工,地點設置在自己家裡。

  當時,這個家庭小作坊招收了不到十名工人,都是左鄰右舍的熟人。工人是清一色的女性,沒什麼文化而且年齡偏大,普遍在五六十歲,家庭經濟情況都不是很好。

  創業的道路十分艱辛。邢學蘭本來想申請2萬元貸款,但是銀行說一般農戶只有2萬元貸款的資格,只同意貸款2萬。資金不足是其中的一個困難,招來的工人不懂技術也是其中的一個困難——邢學蘭手把手教她們,自己既當師傅又當工人。類似的困難有很多,她逐一克服,事事親力親為。由於加工出來的產品質量得到浙商老闆的高度認可,貨源很穩定,邢學蘭賺到了創業第一桶金。

巾幗追夢,花開屠園——記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民營企業家邢學蘭

車間裡的工人正在忙碌

  2011年,邢學蘭和返鄉回來的丈夫王利註冊成立宿城區王利刀片廠,租用屠園鄉工業園區現代化2000平方米廠房一座,新進海天注塑成型機器10臺。廠子規模擴大了,用工需求也隨之增大。按照常理,企業招工,招那些年輕的、有文化的,肯定要比招年紀大又沒什麼文化的能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不過,在招工問題上,夫妻倆的意見一致:還是要繼續招農村家庭留守婦女,尤其要招那些家庭貧困人員。邢學蘭說,人要感恩,廠子能夠有好的發展,有那些老姐妹的功勞,企業做大了,不能想著只招小姑娘、小夥子,把以前的“老人”踢一邊去。當然,小姑娘、小夥子也要招,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負責的工作,“老人”們幹不好或者幹不了。

  工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很多來自低收入家庭。這些人就近家門口就業後,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心裡都非常高興。

  隨著業務不斷擴大,企業需要更大的發展。2013年,夫妻倆在工業園區內新建標準化廠房3500平方米,新進了注塑成型機器。企業規模擴大了,用工量也增加了。此時,企業正常有工人120人左右。這些工人仍然和以前一樣,都是附近的村民。2014年,夫妻倆註冊成立宿遷市王利剃鬚刀製造有限公司,招收了140多名工人。這些工人中,年齡大的、需要接送孫輩上下學的,工資大概有1000多元;年輕的、專職上班的,平均工資達到2500元,最高的能拿到3500元。

巾幗追夢,花開屠園——記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民營企業家邢學蘭

生產車間

  因為招收大量留守婦女就業,成績顯著,王利剃鬚刀有限公司先後被評為“市級巾幗來料加工示範基地”“省級巾幗來料加工示範基地”。刑學蘭本人也先後獲得區、市“三八紅旗手””巾幗創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致富不忘窮鄉親,招收就業困難群體,王利剃鬚刀有限公司給其他企業做出了好榜樣。相信在能幹的王利和邢學蘭這對夫妻企業家的帶領下,王利剃鬚刀有限公司能夠發展得更快、更好,能夠更多造福當地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