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醫生

一部講述心內科教授和女富豪虐戀的悲情故事。\n一部揭開了心內科醫生神秘面紗的紀實文學。\n一部呼籲改善基層醫生悲慘現狀的倡議書。


續集在這裡http://163.fm/PdUGWkj

我叫景雲兒,父母均就職於南川省立醫院。母親薛梅是腎內科副主任,而父親景軍是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父母從小向我灌輸長大以後一定要到南川省立醫院工作的人生理念。我從小品學兼優,高考時以650分的成績成為了中華醫科大學的8年制的學生。

此後,由於我的優秀,大五有幸成為了國內最知名心血管電生理導師的關門弟子。雖然在外人眼中是優秀的,但事實上我乃“貪玩三郎”,人生理念乃吃好喝好玩好。也許是方法得當,也許是心態平和,我花很少的功夫學習,卻貌似優秀。也許是遺傳基因,也許是耳濡目染,我的臨床是悟性極高,基本一學就會。雖然鄙人乃心內科博士,但是腰穿打得倍棒,基本就沒穿不出來的。

我的男朋友徐亮,是西南邊陲L醫學院5+3的研究生,我們是在一個心血管會議上認識的,情竇初開的我對他一見鍾情,開啟了瘋狂的倒追模式。說到這裡,我要批判那句“女追男隔層紗”的諺語,倒追的難度不亞於發一篇10分的SCI。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一封5000字以上情書,節假日不顧勞累的人肉速遞。雖然該套路老套,但確實有效,奮鬥了大半年終於如願以償的過上了2.14而不是11.11。

畢業季來臨,當時的我幾乎可以選擇中國國內任何一所醫院,也可以選擇到美國做研究。但留校出國都不是我的菜,我對成為醫學大家沒有半毛錢的興趣,只想做一個普通醫生,對航母醫院的“兼職科學家們”嗤之以鼻。最終,我選擇了父母工作的南川省立醫院,因為我在那裡長大,對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雖然省立醫院升職稱的時候仍然需要SCI,但是隻是升職稱的時候。雖然航母醫院的臨床任務甚至趕不上省立醫院,但是下班需要到PUBMED上挑燈夜戰,在SPSS上揮汗如雨,天天和SCI編輯們低聲下氣。如果這麼幹能成為馬雲馬化騰我還可以接受,但是累了半天,集基礎醫學家,統計學專家,英語作家於一身,卻還是一個醫生。何必嗎?信價比太低,何苦?

父母對我的決定是堅決支持的,認為沒必要為了成醫學大家而犧牲正常生活的樂趣,而現在的醫學大家比看病救人更重要的就是寫SCI,但基礎醫學和醫學統計學一年畢業那麼多人,你在臨床上累死累活,下班還要和別人搶飯碗?

根據目前的形勢,多如牛毛的醫科研究生除非是李剛的兒子,否則到北京上海工作是絕對不可能的,徐亮畢業那年最好的結果就是通過公招找個南川省會市級醫院。然而省會的公招是異常激烈的。今年的省公招,他名落孫山;市公招他雖然考了第二進了面試,但面試慘遭淘汰,只得來年再戰。

面試了很多醫院,徐亮在各種忽悠中他選擇了他們他家鄉的隨陽市第一醫院,據說還是個三甲。他那賣燒臘的父母聽說兒子要去隨陽市第一醫院工作,瞬間笑得合不攏嘴。在他們的印象裡,第一醫院是天下最好的醫院,什麼中華,什麼協和,什麼復旦,什麼華西,統統都是浮雲,第一醫院才是中國最好的醫院,甚至乃宇宙第一醫院。更搞笑的是他們認為我沒一同和徐亮去第一醫院的原因是我不夠優秀,第一醫院看不上我。。他父母手舞足蹈的說第一醫院的收入很高,進去就可以拿N萬,然後對未來生活無限憧憬,好像他兒子不是醫生,是馬雲或者馬化騰的副手。

無語的是我聽和我一批進的腎內科博士李小梅說第一醫院也在他們學校去宣傳過,宣傳的時候說收入好得很,發展大得不得了,簡直不去就是你人生的損失。小梅說她當時的感覺好像不是在招人,而是在搞傳銷。而我對第一醫院的收入表示質疑,第一醫院都有這麼高的收入,我父母還在省立醫院,那不是可以買上別墅。但我家買個電梯公寓都是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我爸的經典名言是:“醫院好醫生收入不一定好,醫院不好醫生收入一定不好”。第一醫院位於隨陽一個GDP很低的小城,能掙那麼多錢簡直,難道。。。。。?而我內心真實的打算是:讓徐亮先幹著,全家一起努力,爭取3年之內把他調到省會的醫院,三甲最好,三乙我也接受。我心裡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小九九,地市級醫院工作肯定輕鬆,他可以好好陪我玩,嘻嘻。心內科今年就進了我一個博士,而且我心裡倍感幸運,因為今年進的博士成功躲過規陪。而從明年開始,我們醫院的新員工,即使是博士也要參加規陪。聽說徐亮今年他們單位進的研究生要規陪,說得通俗點就是在本單位轉科。獎金怎麼發我就不知道了,年輕醫生是很窮的,特別是規陪醫生。徐亮第一個科室轉的是消化科。

其實規陪有規陪的好處,所謂規陪就是在相對大的醫院轉科,(不管你是應屆沒有找到工作的,心內科醫生,腎內科醫生還是消化內科醫生都要在8個內科工作。國家也鼓勵畢業生先以社會人的身份到大醫院規陪後在就業。離開校園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臨床知識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到大醫院轉2-3年的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轉科期間收入非常低。如果是本院醫生在本院轉科,收入到沒有什麼損失,但是是縣級醫院或者地市級醫院送上來的話,基本一個月就1000-2000。在省會,除了吃飯基本買衣服都是很困難的。

不管坊間如何傳徐亮所在的位於隨陽市的第一醫院如何好,我們單位總把它叫做地區醫院或者基層醫院。而我作為醫二代可定不像普通畢業生那麼容易輕信傳言,在普通畢業生的世界裡,地區醫院年輕醫生的收入是省立醫院年輕醫生的若干倍,而且還有暫住房。徐亮的單位報道的時間比我們單位早得多,但人家有單身宿舍。想著以後週末才能見面,我在報道之前到了趟徐亮的單位.。。

暫住房是有的,是醫院改造的破舊房子裝修還是不錯的。可惜的是2個人一間。本來我認為徐亮在這裡工作是暫時的,住宿舍還可以節省租房費用。憑著是當年中華醫科大學八卦論壇的盟主,我很快打聽出了一個家就在醫院旁邊的新醫生的電話,然後以2000元一年的價格(我相信,徐亮明年如果不能在省城找到工作也可以考上博士)讓他轉讓了他的一半使用權。這樣,徐亮就擁有了一個小套間。徐亮開始在他們醫院參加規陪,第一個科室是消化內科。

話說徐亮是科研型的碩士,所謂科研型碩士就是把大把的時間都用在養小白鼠或者細胞上面,和治病救人關係不大。而且徐亮在學校也只在心內科呆過,幸運的是他的心內科臨床水平是他們學校所有科研型研究生中最高的。業內人士都知道,有心內科基礎的人搞其他內科都是非常輕鬆的,但是並不是無師自通。徐亮下班回來告訴我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他們醫院說是耍雙休,但是每天上午都必須去看自己的病人,換句話說就是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到醫院上班。不說那樣做是違反國法,違反勞動法,違反人性,人就固定在那一塊巴掌大的城市。

我還沒來得急平復心情,徐亮這天下班告訴我:“雲兒,我壓力好大哦。這不像在學校,有老師帶著。現在只要你有執業醫師證,管得你是轉科還是本科室的,個人管個人的床。”。

我驚歎到:“不是三甲醫院都有三級查房嗎?”。

徐亮無奈的說到:“所謂二線還是要管床的,有些科室甚至科主任都要親自管床寫病歷,自己病人都搞不定,哪個管你。除非你實在搞不定了才可以友情請老醫生問一下。”

我說:“你轉過消化嗎?你單獨管消化內科的床,還那麼多張,幾乎當我們現在半個醫療組的床了,你不是草芥人命嗎?”。

徐亮冷笑到:“你說我草芥人命,人家還說我是研究生,高材生,病人還都願意找我來著。”我無語,醫學分了N個學科,隔行如隔山。雖然心內和消化同屬內科,但是肯定有不同,心內醫生可以改行當消化醫生,但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讓一個沒有轉過消化內科的人瞬間在沒有二線的情況下獨立管床,我感到超級逆天。規陪的目的是為了讓醫生全面掌握內科知識,而這麼轉科,那不是坑醫生坑病人嗎?我當時讓徐亮辭職的心都有了,可是現在辭了職能到哪裡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