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有了娃之後,家長們似乎變得愛攀比起來。從翻身,到坐立,再到爬行、站立等等,很多媽媽們都能清楚的記得是在哪個月份。其實相對而言,這些都是比較細節的,而家長記得最清楚的,一般都是孩子什麼時候會走,什麼時候會說話。對於說話來說,不同的娃娃,差距真的很大,有的7、8個月就已經呀呀學說話,不到週歲就能分清家人的稱呼,18個月就能背誦古詩。而有些寶寶,可能到了18個月,開未曾開口說過一個詞。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還不會開口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我和表嫂是差不多時候生的娃,我是頭胎,她是二胎,我家妞兒比她家娃還小几天。現在我們娃都18個月,在不同城市工作的我們,難得趁著過年假期聚了一下。然而,兩個孩子的差距,實在太明顯,嫂子家的小遲還沒有會說話,連"啊"都很少發出來,而我家的,都已經會被簡單的古詩了。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這只是孩子表面的差距,那麼實質性的差距在哪裡?那就是對孩子語言的啟蒙,有很大的差距。小遲基本是自己玩自己的,哪怕我們說話,她理睬也不多,而我家妞兒,就愛聽我們聊天。和嫂子溝通後得知,在家,基本沒人有空和小遲說話。那麼做好娃娃的語言啟蒙,日常該作到哪些點呢?

1、語言大環境不能少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孩子在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能聽到很多聲音了。那麼出生後,更要帶他去挺各種各樣的聲音。而這邊所說的語言大環境,其實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種場景,比如大自然、商場、超市等等,這些地方的聲音很多。

2、語言小環境更不能少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語言小環境,就是家長和娃娃之間的溝通。還記得妞兒6個月的時候,我指著葉子告訴妞兒這是什麼東西、什麼顏色,說了好多,妞兒爺爺還嘲笑我,妞兒能聽懂麼?其實不要小瞧娃,也許當時聽不懂,但是一直不說,她永遠聽不懂。娃娃們在接收到語言、聲音的時候,其實她的大腦是運轉的,她也在自己消化,所以一定要說,一定要耐心。娃娃若是想和你說什麼,那必然也要積極回應,這樣的小環境,很利於娃娃的語言啟蒙。

3、少說疊字,多用兒歌、繪本

同是18個月寶寶,有的不會說話,有的已經開始背詩,差距在哪裡?

吃飯飯、喝水水……這樣的話,是大人在教小孩兒,還是小孩兒教大人?娃娃只不過說得不是很利索,所以會用疊詞,但是等能說利索了,就不再用疊詞了。所以家長總是說疊詞,孩子自然覺得疊詞是對的。那麼家長該說什麼?平時說啥,就說啥。而且在閒暇時間,多用兒歌、繪本來和娃娃說話,早教機啥的,只是輔助。

語言啟蒙,看似非常自然,但是其中也有太多的講究和注意點。若是娃娃說話慾望大,那麼就陪著她說吧!若是娃娃不想開口,那麼也不要逼迫,不要勉強,我們只要給到足夠多的"語言輸入"就行。

你家娃娃18個月的時候,能說些什麼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