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很多人覺得自己有多年楷書的基礎,寫好草書應該不難。可結果往往不是那麼一回事,草書如果沒有掌握好方法仍然寫不好。

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說過一句話,他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

這句話中的“真”指的就是楷書。孫過庭的意思是說,楷書表面看起來是由點畫組成,“活”在使轉上;草書表面看起來處處用使轉,“活”在楷書點畫上。

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張芝的草書中楷書點畫很明顯

孫過庭一共用了24個字,強調楷書的點畫在草書上的重要作用。換句話說,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或者說活用楷書才能寫好草書,光有楷書的底子是不行的,活用楷書才是目標。

那麼草書怎麼寫才漂亮?

有人覺著草書就是連筆寫字,只要順暢就行了。你這樣寫出的草書,往往如同亂麻繩一堆,毫無美感,甚至能讓人其一身雞皮疙瘩。

問題在哪?就是因為你的草書裡沒有楷書點畫的影子,或者說楷書基礎不過關,不會活用楷書,只知道拿著筆亂繞一氣。

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張芝的草書中依然可見楷書點畫的影子

啟功老先生說,草書看起來很隨意,但該過的“站點”不能丟。這個“站點”其實就是楷書的點畫。你要在這停一停,不能糊里糊塗一帶而過。關鍵“站點”有了楷意,草書才會寫漂亮。

王羲之曾經說,他的楷書已經超過鍾繇,但草書不及張芝。孫過庭的解釋是,張芝各種書體皆通,但專於草書,才使草書水平發揮到極致。王羲之書法的特點是博採眾長,並沒有特別專於草書,故草書水平不及張芝。

王羲之書法的特點比較中庸,楷行草都行,所以被尊稱為書聖。張芝真書(楷書)也不錯,但專於草書,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有點“偏科”。

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王羲之

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這是王羲之的草書和張芝比一下誰高?

由於張芝在草書上付出的努力遠遠超過其他書體,草書水平超過王羲之也是理所當然了。這也是孫過庭認為書法上專攻與兼得的結果,張芝專攻草書自然草書水平就高。

想讓草書寫漂亮,我們肯定要採納張芝的方法,畢竟人家是專攻。張芝草書漂亮的原因就是,楷書點畫在草書中很明確,簡直就是楷書的“活”寫,並不只是優美的曲線。

書法的各種書體是相通的,但是區別又很大。學草書不要把楷書的基礎丟掉,孤立地去學草書,兼有楷書的點畫,草書寫出來自然漂亮;學楷書亦然,兼有草書使轉的筆意,寫出的楷書自然也漂亮。所以不要死學某種書體,會活用各種書體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