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2

隸意密佈的圓轉點畫

這裡所講的圓、轉主要指在點畫的中間環節上,或連或接,或引(篆引)。

《十七帖》中的圓、轉呈現出一定的趨向性。這種趨向性主要表現在點畫的就勢相連中,其完成的動作或方法呈現出一定的態勢。由於《十七帖》中的字形偏“扁”,所以圓轉筆畫也在這樣的勢態下表現出一定的趨向性。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主要是受“隸書”影響而趨“橫勢”。如圖中“計”、“別”、“時”、 “書”、“增”、“嘆”、“雪”、“所”、“無”、“如” 等等,一些收筆的筆意及圓轉的筆畫在這些帶有隸意的結構中呈明顯的“橫勢”,尤其是“橫”向中圓轉筆畫,向右或右下角“拉”或“甩”,用腕、肘的動作較多。

關於橫勢,敬請參閱前文:書法尋古:“橫勢”探微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圓中帶折,折中兼轉。折筆中少跌宕之氣,大都呈平和之意。這種平和之氣也與橫向拉轉的意識有關,與隸書的橫勢相關。

但是,總體上似乎是折多,圓少。折處似乎有“楷法”,有頓挫之感,但這又不是由頓挫來完成的。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不少作者在臨習《十七帖》時為了在形態上與原帖一致,不惜犧牲草書用筆,加入“楷書”中的頓挫用筆,這是不對的,儘管形態上很像,但失去了草書的筆意、神采。

這種在圓中帶折的“楷法”之感,是由微妙的使轉來完成的,是由手指和手腕的巧妙配合中靈性地完成的,甚至還用上了肘,是指、腕、肘三個關鍵部位作用於毛筆的結果。這種書寫習慣和筆意在唐以前的行書中也可以看出。

我們現在的書家在書寫行草書時,用筆常常受到楷書用筆的制約,所以,古意不足,“楷前行書”和“楷後行書”的書寫方法是不同的。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也由於用腕、肘行筆,所以,較為厚實而筆畫呈空靈之感。而《書譜》中,孫過庭在書寫時的“用指”動作較多,上下的振動感明顯。

這種圓轉也不同於《寒切帖》。《寒切帖》也是純草書,但沒有被收入《十七帖》。我們從《遠宦帖》、《寒切帖》的比較中就能發現它們的異同。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而且,《十七帖》中的其他帖也與《寒切帖》不同,而與《遠宦帖》相一致,這是否會是《十七帖》組合者的用意呢?

圓轉處鋒勢平緩,沒有銳氣(保持隸意的結果),所以,這種用筆隱含著中和之意。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這種“用腕”圓轉、甚至“用臂”圓轉的筆法與當時人們的坐姿也有著一定的關係。晉唐時期文人書寫與唐以後文人的書寫習慣是不同的,由於坐姿的差別,導致了用筆的不同。

今天我們的書寫姿勢很容易導致在執筆上出問題,加上“用指(捻管)”較多,引起筆尖上下震動。這種動作對點畫及短筆畫的書寫有一定的好處,但對使轉等動作的完成就極為不利,易產生“偏鋒”,尤其是在完成長線條的過程中極易造成扁形的線條,從而失去線條的彈性。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古人是懸肘懸腕,席地而坐,所以,在書寫圓轉點畫時,與其說是使轉,還不如說是“引筆”也即篆書中的“篆引”。所以,《十七帖》中的圓轉筆畫力度大,有厚實感,不飄滑。


《十七帖》的“王法”:橫勢+圓轉



可以說,篆隸用筆在該帖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這一點在臨習中應加以重視。

但其實,關於篆籀筆法,可學習《南宗筆法十式》 。《南宗筆法十式》與當代培訓班所講之“筆法”,完全不同。《南宗筆法十式》看似與寫字無關的用筆方法,其實筆筆皆是使轉。這些簡單至極的用筆,其實卻能在實際書寫中可以千變萬化。練熟之後,運用到魏晉古帖,駕輕就熟、輕而易舉。

因此,筆者誠意建議希望學習真正筆法的書友,選擇《南宗筆法十式》,以此作為敲門磚,打開魏晉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