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省各地當下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發起並主辦的“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大型系列活動,自6月27日啟動以來,依託河南廣播電視臺的影響力搭建醫療扶貧平臺,融合了大醫院、名醫生、慈善機構等各方力量,密切聯繫駐村第一書記,瞄準農村貧困患者的需求,實施精準救助。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幫助脊柱側彎108°的“月亮女孩”董桂文挺直脊樑,是“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大型系列活動首期救助案例之一。在活動參與方河南電視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智善公益基金會、鄭大一附院的聯合幫助下,她終於擺脫了困擾了他們一家人14年的脊柱側彎,恢復了一個小女孩應有的青春而健康的身體。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苗強與患者交流)

14歲女孩脊柱側彎108°,百般無奈下求助第一書記

8月15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一病區,來自南陽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的14歲的董桂文早晨七點多就早早的起床了。40多天的治療經歷雖然談不上輕鬆,但是董桂文依然對每一個醫護人員、親友、病友們綻放著純真的微笑。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即將康復出院的董桂文綻開笑容)

董桂文的母親,給董桂文耐心的梳著頭,今天董桂文就要出院了,在她的母親看來,這無異於是孩子的一次“新生”。“我們兩口子都60多歲了,外出務工也沒人要,看著孩子受罪,我們的心也像被刀絞了一樣。”董桂文的父母在農村務農,靠低保和種地補貼家用,他們曾一度以為孩子的一生就要這樣“毀了”,因為鑑於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他們根本無法負擔小桂文的手術費用。

“董桂文是先天性的脊柱側彎,小的時候,在腰上有個青皮核桃一樣的小疙瘩。”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疙瘩,也在隨著小桂文一起“長大”。董桂文6歲的時候,她的父母想盡辦法為他籌集了三萬餘元,在當地一家醫院做了一次脊柱側彎手術,但手術效果很不理想。董桂文的母親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董桂文的病情開始加重了,側彎得越來越嚴重。

無奈之下,今年3月份,董桂文的父母帶著她求助了駐村第一書記張鷹,張鷹是省電力公司配網辦副主任,2015年受組織委派來到縣皇后鄉娘娘廟村扶貧。“張書記為我們村做了很多實事兒,我們非常信任他,所以希望他能幫忙打聽一下比較好的醫院。”

不僅讓小桂文“挺直了脊樑”還“長高”了6公分

在張鷹的牽線下,董桂文的情況引起了河南廣播電視臺攜手鄭大一附院、智善公益基金會在河南開展的“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大型系列活動首期項目的注意。

6月16日,由記者和專家組成的醫療精準扶貧小分隊巡診到董桂文家,鄭大一附院骨一科主任夏磊教授診斷過後,智善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苗強當場決定資助5萬元,待完善好救助申請資料,入院手術的時候,直接把5萬元打進董桂文的專屬賬戶。董桂文父母也吃了定心丸,決定利用暑期的時間為孩子做手術,經歷一次失敗手術的董桂文又看到了挺直脊樑的希望!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鄭大一附院骨一科主任夏磊看望董桂文)

7月5日,董桂文一家趕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一病區進行住院治療。夏磊教授告訴記者,董桂文的病情不是最嚴重的,但卻是情況最為複雜的患者之一,因為醫院在檢查中發現,除了先天性脊柱側彎外,董桂文還有椎管里長骨頭與上次在當地醫院手術失敗後的造成身體損傷等情況。為此醫院組織了多臺手術。夏磊教授說,“董桂文脊柱側彎矯正非常理想,術前側彎108°,術後糾正50%左右,達到了優良水平。” 董桂文術後不僅“挺直了脊樑”還“長高”了6公分!

8月15日是董桂文出院的日子,張鷹特意從省電力公司電力醫院裡找來了一輛救護車專門送小桂文回家。看到董桂文臉上的笑容,我們所有人都為她高興。

河南廣播電視臺搭建醫療扶貧平臺將救助2000例脊柱畸形患者

作為“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大型系列活動的首期項目,6月27日,智善公益基金會當場向來自全省各地的10位脊柱畸形貧困患者捐贈了人均3到5萬元不等,共計41萬元的首批愛心善款,專門用於手術治療脊柱畸形。董桂文就是這次救助行動的被救助者之一。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讓“月亮女孩”董桂文挺起了胸膛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河南醫療救助公益行”首期項目計劃在我省合計救助2000例脊柱畸形患者,以此為契機,河南廣播電視臺今後還將聯合社會各界後續開展更多的醫療公益活動,使更多的貧困患者受到救助,恢復健康,重燃奔小康的信心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