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文興村:天道酬勤 構築“精神高地” 挺起“烏蒙脊樑”

4月7日,筆者走進宣威市文興鄉文興村老黃梁子,在村口看到了兩個正在平整不久的進村路上玩玩具的小朋友。小朋友的家長和鄰居們在村口看著修通的村組路聊著天,孩子和大人們的臉上個個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宣威文兴村:天道酬勤 构筑“精神高地” 挺起“乌蒙脊梁”

文興鄉文興村副主任趙德論說:“文興村環境艱苦,基礎設施薄弱,群眾居住分散。2014年來,文興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奮鬥目標,聚焦問題,真抓實幹,組織發動群眾,合力攻堅,決戰決勝打好脫貧攻堅戰,創新扶貧思路啃下了深度貧困村交通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多塊‘硬骨頭’。”近年來,為了解決文興村6000多人的出行、就業、就醫等難題,文興村想法設法攻堅克難,謀劃了一批批道路交通、安全飲水等重大項目落實落地,在持續改善民生方面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好處。

文興村6000多人在艱苦條件下求生存、謀發展、盼致富,奮發趕超的精氣神,構築起了“自強、誠信、感恩”的“精神高地”,挺起了群眾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烏蒙脊樑”。

文興鄉武裝部部長、文興村包村領導朱恩相深有感觸的說道:“文興村群眾通過自身努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每個人都用智慧和汗水為文興村的建設貢獻著自己最大的力量。”

據統計,近年來文興村在道路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項目實施中,組織發動群眾義務投工投勞11000多個,撬動社會資金77萬餘元,為群眾辦好650餘件好事、實事。

宣威文兴村:天道酬勤 构筑“精神高地” 挺起“乌蒙脊梁”

在文興村老黃梁子大花樹村,剛從地裡勞動回來的村民陳懷英老大娘放下手中農具,說起路修通後帶來的好處,她滿懷欣喜地說:“路修到了家門口,這回方便了,種個包穀,挖個洋芋就可以直接拿車拉回家,趕趟鄉街也只要十多分鐘了,真是太好了,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

文興鄉文興村老黃梁子大花樹村民小組住著16戶,68人。這條路,他們盼了幾十年。近來,這條路修通了,這裡不再是文興村“最後的交通孤村”。在村子裡,當村民們說起這條路時,筆者看到了村民們期盼已久的眼神和路修通後憧憬未來的心裡。村民葉慶航介紹:“路沒有修通之前蓋個房子,單就建築材料進行二次搬運時間可長達3至5年,材料搬運費可高達5萬多元。路修通了,節省下來的材料搬運費就夠蓋一間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了。”

正如老黃梁子村民們所說,這條路通了,通的不僅僅是路,還打通了群眾心裡的“堵”,打通了群眾致富的“路”。在文興村,老黃梁子這條村組路只是文興村道路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2014年來,文興村共投資392.65萬元實施了42條村組路;硬化了8230平方米的串戶路,惠及群眾4789人,提升了文興村群眾的幸福指數。

通訊員:訾永衛

監製:康雋軒

總監製:周開平

宣威文兴村:天道酬勤 构筑“精神高地” 挺起“乌蒙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