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就在上月末,

小米武漢總部大樓完成封頂,

被人們稱為“光box”的小米武漢總部

主攻人工智能研發方向,

或將再次讓武漢人工智能產業“發光發亮”。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近年來,

小米武漢總部、科大訊飛等項目陸續落戶武漢,武漢正成為人工智能高科技企業

快速發展的沃土。

蓬勃發展的背後,

武漢人工智能產業又有哪些瓶頸亟待解決?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胡俊是地道的武漢人,多年前在南京創辦謹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源於投資人對市場的敏感,今年來,胡俊頻繁往返於武漢,並在武漢創辦了維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這家集人工智能設計、研發及銷售於一體的科技公司創辦以來已吸引不少投資人的眼光。在胡俊看來,公司的發展不僅來源於定位精準,還得益於武漢人工智能的良好發展前景:

第一,武漢是人才的集聚地,再就是武漢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未來非常看好武漢的人工智能發展。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比胡俊“嗅覺”更靈敏的是同屬湖北老鄉的小米CEO雷軍。上月26號,落戶光谷的小米武漢總部大樓完成封頂,短短153天的建成時間再次上演了“光谷速度”。據瞭解,該大樓定位於“超大研發總部”,未來10年將吸納過萬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在此就業。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據統計,武漢市現有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40家,企業研發人員超過3000名,近三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預計2020年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總產值將超過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與國內領先的北上深等地相比,武漢市人工智能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鋒表示,武漢人工智能產業企業數量還不夠多,產業鏈關鍵環節還比較薄弱,人工智能芯片等上游領域還缺乏龍頭企業:

武漢在科技、地理位置、重工業的結合上有先天優勢,如果要說短板就是她沒有科技巨頭。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以深圳頭部科技企業華為、騰訊為例,深圳同創偉業投資總監鄧君分析道,這些行業龍頭不斷投資新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還培養了不少行業人才,這些人才又不斷孵化新的項目和企業,就這樣不斷把深圳高科技產業“推”了起來。這一點,深圳路波科技有限公司CEO顏其鋒也有話要說:

頭部企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不光技術、專利上的標杆作用,而且培養了很多人才,我身邊很多創業人士都從華為出來的,起到了創業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再就是先進的企業管理水平可以被孵化出來的創業企業加以複製。

鄧君表示,人工智能是一個需要跟市場強烈結合的產業,包括下游的應用、軟件公司,而這些公司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在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鏈方面,如何把下游應用客戶端的需求跟用戶體驗相結合,武漢需著重關注:

自動檢測和自動生產可以挖掘很多人工智能的點,場景也非常多。武漢工廠很多,可以提供很多下游應用場景。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鄧君表示,深圳早期的人工智能下游市場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在技術和政策的支持下,部分下游企業開始往上游拓展,從代理商逐漸轉為製造商,開始做智能研發,就這樣形成了上下游產業集聚效應,這樣的“深圳模式”值得借鑑:

第一,相互有供應商的協同。舉個例子,在深圳,要做一個模型或開發一個模具,很容易找到下游公司幫你來做。第二,深圳,包括華南、珠三角有很多外協加工廠,要找到供應鏈非常方便,供應鏈非常完備。

與其將人工智能定義為技術革命,鄧君更願意把人工智能看作“催化劑”。以互聯網技術及大數據為支撐,人工智能將為傳統行業帶來成百上千倍的效率提升。這其中,傳統行業需要有思維的轉變:

下游傳統行業的支持力度對AI初創企業發展非常重要,需要下游企業提供真實的數據、場景反過來支持這些企業的AI算法,需要喚起傳統行業給他們支持去應用、去試驗、去訓練,對人工智能起到加速作用。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產業領軍人才缺乏也是武漢人工智能產業亟需突破的瓶頸。據LinkedIn人才數據庫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總數為5萬,而美國的AI人才總數已達到83萬。除了基礎領域人才存在缺口,研發型高端人才更為缺乏。以胡俊比較看好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為例,目前國內智能機器人有70%的關鍵技術和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解決的關鍵還是要培養自己的人工智能人才:

武漢除了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站在全球眼光出發,要著力打造人工智能研究院,能夠吸引一批國際頂級研發人才落戶武漢,促進武漢科研人才和技術人才雙向培養的路徑,這需要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一起努力。

站在人工智能的風口,武漢還需要解決什麼?

早在2017年,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出臺全國首個區域性《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政策明確,未來三年將每年設立不低於2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細分領域企業集群,助力武漢打造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胡俊表示:

武漢要政府給予更大支持,重要的是在政策落地上吸引更多人才。人才在這裡有落地,自然有大企業生產基地或第二總部能落戶在武漢,促進良性發展。

記者:周夢

審核:劉徵、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