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封神演義》被人民網批判把亂編稱為創新,對此你有何看法?

農村深山小文


我最近也正在追新版的《封神演義》,看來看去發現這版《封神演義》改編的實在是面目全非,妲己愛上了楊戩,九尾狐變成了男性,哮天犬原來是鬼族女子所化,姜皇后原來是宮斗的一把好手……



這是打著《封神》的旗號給大家改編了一部同人小說啊,整部劇除了人名未變,其他的故事情節早就面目全非了,也難怪會被人民網批判。



這版《封神演義》對原著實在是非常不尊重,這也引來原著粉的不滿。

其實作為觀眾的我們,如何看待新版《封神演義》的改編麼?



站在客觀冷靜的角度來看,改編的太過離譜,已經完全脫離了當時故事發生的背景導致很多人不滿,尤其是原著粉們。



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呢,我們脫離開《封神演義》,把它當做另外的一部神話劇來看,也許它還是一部非常不錯有趣的古裝愛情片呢。



但總得來說,我還是覺得在改編劇本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尊重原著,讓原著通過改編綻放處更耀眼的光輝,大家覺得呢?


塗山夫人說


我想說,那個新版《封神演義》的導演楊曉明,你不能因為楊戩和你是一個姓,就把他升到主角地位吧?

支持人民網的批判!



明離子那天下班,打開電視機看到了新版《封神演義》在熱播,就手欠打開了一集。

剛開始還沒啥感覺,覺得氣氛渲染的還不錯,後來劇情發展說,好像是什麼滅亡商朝的什麼星要降世了。

明離子覺得,有看頭兒了,看來是周武王姬發要生了。

結果鏡頭一轉,不是周武王生了,是楊戩生了,當時一萬頭羊駝在心中奔跑,直接關電視。


一查才知道,這版《封神演義》是由楊曉明、呂行執導的,瞬間明白了,為啥楊戩被尷尬的抬成了主角,原來這是導演給自己本家同姓神仙楊戩直接越過姜子牙、周武王還有哪吒,成為了主角。

我腦補了一下導演楊曉明的平時的樣子,應該是大體是這樣的,見了人就說:

“知道不?我們老楊家有個神仙叫楊戩,我要把他升成封神榜第一主角,對了,他有個舅舅是玉皇大帝,敢惹我不,我是玉帝的親戚!我平生最討厭孫猴子,他跟我祖宗打過架……”


楊曉明,請允許我叫你一句神經病!


明離子


請高抬貴手放過經典—經典改編之路為何越走越偏?

我們常常把核心價值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改變的作品,稱之為是經典。經典既是不同時代語言藝術的典範,也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它代表了一個時代人文精神的頂峰。閱讀經典深入,能增強個體的自我修養,促進個體的精神成長,並決定個體於整個社會的審美價值與追求。

現代社會,為了使更多的人走進經典,為了讓經典與時代結合,被更多人熟知,煥發生機與活力,得以更好的將其中的精神文化傳承下去,現代媒體利用科技手段將傳統的語言藝術轉化為視覺藝術,利用綜合藝術的各種手段使觀眾更形象鮮活的感知文學經典、理解經典。

不可否認,有不少對經典作品的改編確實使這些原本有些艱澀難懂的文字變得通俗易懂,能更好的被大眾接受,像《經典詠流傳》中將中國古典詩詞改編成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原本很難理解的詩詞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流行文化。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影視劇改編的出現,我們發現現在雖然經典改編的數量在不斷上升,但是說到質量,確實令人唏噓!隨著文化的多元發展,對很多經典的翻拍在成為時尚熱門的同時,卻在翻拍中失掉了經典該有的味道。

《紅樓夢》翻拍成了鬼片,一個個人物鬼步鬼影,鬼聲犀利;《西遊記》翻拍成了愛情大家來,不僅師徒四個個個談起了戀愛,性格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唐僧變成了戰鬥達人,悟空變成了情聖,沙僧變成了魔頭。《還珠格格》翻拍,西洋人玩轉清朝宮廷;《封神演義》翻拍,妲己,楊戩,九尾狐玩兒起了三角戀;《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成了女人,和令狐沖玩兒起了曖昧。

再說,戰爭片,是要還原真相,是要人們銘記先烈的,結果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雷瞎了觀眾的眼,甚麼“八年抗戰要開始了”,“抖抖手腕,讓子彈拐個彎”,“八百米開外一槍射中”,“我爺爺九歲時就日本鬼子殺死了”這不是讓人們銘記歷史,這簡直是侮辱觀眾的智商。詆譭歷史真相!

翻拍經典是要讓經典中的精神文化得以傳承與發揚,結果該有的文化底蘊全都在那些俊男靚女的視覺效應,和媚俗與商業化的消費文化中遺失殆盡!改編經典的前提是敬畏經典而不是調侃,脫離經典的基本精神內涵肆意改變經典的基本內容、玩弄經典的鬧劇,是將經典庸俗化,褻瀆經典的惡行。

經典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反思當下的生活與精神,對經典的弱化實際上是對人類自身的愚化。因此,影視劇不能一味追求眼球效應,它是傳播文化的重要途徑對國民尤其是青少年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養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更應謹慎對待,以高質量回饋大眾!


水瓶兒


我不贊同人民網的批評。

因為完全翻拍尊重原著就沒有新意,觀眾就不會認同。原著的水平就很一般,哪能承擔的了反覆翻拍?即使第一次拍,傅藝偉版,那個改編也不少。

我還看過tvb版的,那個改編也非常大,把原著基本上顛覆了。范冰冰/林心如那個版本改動更大了,人民網幹嘛專門批這個版本?

不客氣的講,人民網是來蹭熱度的。

現在改編翻拍成風,改編都很大,這是市場決定的。看了來頭就知道結尾的電視劇你愛看嗎?反正我不愛看。

在文藝領域,官方守的是底線,不能動不動就居高臨下的指責被市場選擇的東西。否則,我按照你說的拍了,賠了錢算你的算我的?如果你覺得你說的對,你投錢你拍好了嘛!

現在這部《封神演義》,已經是在藉助原著的人物關係和總體架構演繹新故事了。它有取巧之嫌,吃了人家的豆腐,佔了人家的便宜不假。上綱上線沒必要,因為它和《西遊記》不一樣。

《封神演義》也算“古典名著”?拉倒吧!給你一本原著你看了不犯困才怪。觀眾基本上都沒看過原著,都是由電視劇瞭解的。照著那個原著拍,人民網又該跳出來鬥資批修了吧?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新版《封神演義》我也是看了十幾集,這部劇改編力度太大,直接導致部分觀眾完全摸不著頭腦,這講的真是封《封神演義》?我小時候看的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好吧。劇情顯然讓大家十分失望,懷疑自己看的是一部假的《封神演義》。


愛情成為主題,封神淪為邊角料

《封神演義》從始至終講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為觀眾展現了一個宏觀的世界觀。故事的側重點並非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而是伐紂的這這個過程。但新版的《封神演義》將楊戩作為主角後,其側重點就偏了,更注重表達楊戩的成長,以及它與妲己之間的愛恨情仇。神仙打鬥變成了瑪麗蘇的愛情劇。

腦洞大開的設定雷倒眾人

本來楊戩與妲己的感情線就讓人摸不到頭腦。更甚著劇中,鄧倫搖身一變扮演了《封神演義》改編史上第一個男性版狐妖。此角色亦正亦邪對妲己一網情深,成為“妲己與紂王”“妲己與楊戩”之外的第三條感情線。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對待經典改編主創們似乎有一種“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迷之自信。封神演義是可以與西方經典相提並論的史詩鉅作。編劇隨意扭曲改編原著,是對原著的不負責任。雖然神話故事難辨真假,細節上可以進行大膽的創新,但是不能脫離原著主題。新《封神演義》用口碑證明了他們的水準。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的,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與作者一起討論。


小雨有語


俺沒啥看法。

因為俺沒看。

鑑於,連俺都沒看的這個看法上,你有何看法,說明“封神演義”編劇的從俺的角度看不是多有賣點,這是實話,沒錯喔,hh,


實踐洞察


支持人民網的批評,首先要說的是新版《封神演義》的導演編劇太腦殘了,侮辱觀眾智商已經毫無底線了,可惜了這些演技精湛的演員了,真是一隻老鼠壞了一鍋湯了,讓楊戩和妲己談戀愛,這不是侮辱觀眾的智商嗎?

楊戩的師傅怎麼成姜子牙了?玉鼎真人作何感想?神話人物的傳記也被無底線濫改了,姜子牙被塑造成一個木訥的庸人,原始天尊居然還怕狐仙兒,什麼腦殘編劇,把狐仙兒的法術無限放大,搞了個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來演狐妖,就是對觀眾極大的侮辱,



剛開始本來想支持一下的,看了這樣的狗血劇情,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可惜了這些演技精湛的演員了,被腦殘編劇給禍害了,經典神話故事,可以改編,但是不能濫改,經典神話劇改編最起碼得尊重原著故事,原著有楊戩和妲己的愛情故事嗎?改之前問過觀眾能接受嗎?導演編劇一味追求言情,宮鬥已經毫無底線了,越看越像言情劇了,說白了就是導演編劇製片人一味的追求收視率和收益,而有意的濫改。希望廣電總局能嚴格審察經典神話劇的劇本,把這種侮辱觀眾智商的編劇扼殺在萌芽中,這種濫改對青少年的毒害最嚴重,而且是根深蒂固的。難道導演和編劇是為了讓以後的小孩子知道楊戩和妲己是戀人嗎?這樣的導演編劇就是對經典的褻瀆和糟蹋,應該嚴懲嚴辦。


尚錦聊車


噴子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野生的網絡噴子,大可以懟回去,有金牌護體的,電視人可惹不起。

惹不起,躲著走,千萬別犯二剛正面。慫一點,點頭認錯,該幹嘛接著幹嘛去。實在扛不住發倆紅包,就當拜廟門,給菩薩供奉香火。


康小軍


這麼胡編亂造的電視劇,當初是怎麼審批過關的!好劇審不過,這樣的電視劇竟然審批通過?滑天下之大稽,停播下架最好的解決辦法!


Kevin1766


古典文學作品,如有高臺教化意義的可拍成影視劇,或者編纂戲劇節目。但必須尊重原著,對其不適應現代社會的東西可以刪掉,千萬不要加入意造的成份,或者加入現代氣息。那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有損原著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