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曾國藩有稱帝的條件,沒有稱帝的野心,是真的嗎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最近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從湖南雙峰一個偏遠小山村的一個書生,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一步一步走上仕途之路。在京師十多年的時間裡,從一個翰林院的庶吉士,做到吏部侍郎的位置,如果沒有天平天國運動,也許他一輩子也就做個京官了。可惜,他處於清朝走向沒落的,交相煎迫的時代。在他母喪回鄉之際,天平天國的軍隊橫掃湘湖大地,他就組建了影響中國歷史近百年的湘軍。他們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那麼領導這支湘軍的曾國藩以他當時他控制軍隊數量和質量,和清王朝的形勢,曾國藩完全有機會稱帝,那他為什麼沒有呢?

都說曾國藩有稱帝的條件,沒有稱帝的野心,是真的嗎

在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曾國藩掌握軍隊大權,在曾國荃向他建議稱帝的時候,他不但不同意,反而主動解散了湘軍,還強迫曾國荃離職回湖南老家。有人認為,曾國藩的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整日孜孜不倦的苦讀,想要運用理學思想治理天下,實現讀書人的立功、立德、立言。他起兵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為了保衛明教、保衛地主階級利益、保衛清朝。因此,在曾國藩屢次勸進的時候,他都拒絕了。

都說曾國藩有稱帝的條件,沒有稱帝的野心,是真的嗎

曾國藩就真的不想當皇帝嗎?我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拒絕這個誘惑,他難道就不想曾家光宗耀祖嗎?他肯定想的,但是,首先自身實力不足,就讓他望而卻步了。雖然曾國藩是平定太平天國的主力,他是統帥。但是這支軍隊中不但有湘軍,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曾國藩不能做到一言九鼎的。當時,滿清還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就是科爾沁親王僧哥林僧領導的騎兵隊伍,他們駐紮在中原腹地,對東南虎視眈眈,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實力不足也是他不敢稱帝的一個原因。

都說曾國藩有稱帝的條件,沒有稱帝的野心,是真的嗎

另外,曾國藩起兵的時候,是以保家衛國和保衛明教為口號,一旦稱帝,讓天下人怎麼看他,會讓天下人覺得他不忠不義,大逆不道,會造成軍隊內部的人心混亂,失去天下地主士紳的支持。還有當時以英國為首的國際勢力,已經放棄支持太平天國的想法,轉而扶持清政府,因為清政府的存在能符合他們的利益。這些因素,曾國藩不會不考慮到。總之,儘管讓曾姓成為皇帝之姓雖然誘人,但是曾國藩還是覺得不可能實現,所以他放棄了稱帝的打算。

都說曾國藩有稱帝的條件,沒有稱帝的野心,是真的嗎

雖然曾國藩是傳統文化薰陶出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深入他的心裡,可我想當皇帝的機會擺到他面前的時候,他肯定會心動的。可惜,自身實力不足和外部條件的不允許,使他放棄了。當然,正是由於他放棄稱帝,中國又完成了統一,百姓少受了一點戰亂之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