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1934年潮聲在談及“大學生失業行竊問題”時談道,“兩三月前,上海某大學理科第一名畢業的某君,因某著名雜誌編輯某君之介紹來見我,要我替他介紹職業,竟至號淘大哭”。回顧民國,你會發現,就業難一直以來就是社會關切的大事。“畢業就是失業”這句耳熟能詳的流行語早在1934年即在高校間流傳,民國的大學生們甚至慨嘆:“找不到事是正常,找得到事是例外。”

在民國,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漫畫生活》,1935年

就業率比你想象的更低

民國元年大學畢業人數為490人,轉至1935年驟遷至8672人。二十三年間共畢業78689人。但就業率卻並不如畢業生數量般連年增加,據統計1929年就業率為93%,1933年(所謂黃金十年期間)則跌至82%。

國立高校畢業生的日子好過些,幾乎都達到90%以上,交通大學1929-1933年更是達到100%。與國立高校相比,省立高校畢業生的處境就困窘些。江西醫專在1929年-1933年畢業90人,有16人待業。山西教育學院同時期在171名畢業生中只有129人覓得工作。河南大學在1932-1933年就業率更是低至69%。

在民國,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實報半月刊》,1936年

對此教育部長朱家驊只能感嘆:“大學畢業生如此之多,至於沒有出路。”在抗戰勝利百廢待興的形勢下,畢業生就業依然困難。金玉瑞先生曾發表《大學畢業生的悲鳴》,在闡述大學生就業困境之後“希望國家政治上了軌道,萬分之一的幸運者(大學生)無論國私立畢業生,都使其有出路……以免大學畢業生,悲觀,失望,彷徨,不滿意現實社會。”

工作比你想象的更不如願

工作不如願是民國畢業生的常態。交通大學屬於國立高校,就業率高,但畢業生亦不盡如願,部分鐵路單位並不重視新來大學生,將其“視為部中安置來的閒員一般,不派以正式職務,或派以一種類似司事書記所做的機械無味的工作,因之往往減少了交大生服務的興趣,自然亦不會有好的成績表現出來。”國立高校如此,其他高校也不容樂觀。民國時期高校林立,20-30年代取得較快發展,但也同時存在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狀況。胡適就曾勸誡青年“千萬不要貪圖容易而投考那些功課太鬆、管理太寬、設備太簡陋、教員太不高明、學風太不良的野雞大學”。正如時人所述:“由‘升級’而成的大學,大家知道是徒升其名,不升其實。校長如故,教授如故,課程如故,學生如故;所變更的,不過門前一塊招牌上的幾個字而已。”

工作不如願原因之一在於畢業生對於薪水期望值過高,1937年8月5日,《中央日報》刊登出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畢業於北平國立師範大學畢業的葉女士希望待遇140元、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的程君則期望100元。”1935年山東大學畢業生中中文和物理系學生預期薪金要求為60-100元,外文系則要求在80-100元間。而根據《大學教員薪俸表》:講師月薪為160-260元,助教為100-160元。1936年北京大學教務組主任陶良也只有160元。1937年11所北京中學中教師工資普遍在30-90元間。即便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公務員,在1933年工資也只在55-200元間。

就業地域不平衡也是原因之一。高校地域上設置集中,分佈在京滬穗津寧等大城市。國立大學方面,1935年13所大學中京滬佔8所。私立大學中,據1926年統計京滬兩地即佔逾七成的高校。1936年京滬兩地也佔到五成,其餘廣州這樣大城市也佔到15%。1937年全國共有高校108所,京津滬佔46所。大學生大量集中在這些地域,地域外的大學生因經濟等原因也大量湧向這些地方,造成就業崗位供不應求。

在民國,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私立嶺南大學畢業生,1932年

在一般情況下,畢業生為謀生計只能先勉強就業,“錄事只好去就,義務小學教師招考,也只好去報名。”最後“個人的生活問題”只能“勉強解決”。而爭當教師餬口又造成教師行業競爭陡增,雖然教師並不是理科大學生的首選,甚至少有人在校期間問津,山東大學1935年93名畢業生中化學系只有兩人希望擔任教師,物理和生物等理科願意擔任教師也都在少數,但就業壓力使得教師類崗位亦成為去向大戶。正如舒新城所述:“文科畢業也當教員,理科畢業也當教員,商科畢業也當教員。你教員,我教員,大多數全是教員。”

文科找工作比你想象的更難

文科畢業生就業難也不是新話題。1934年《中華教育界》曾發表一篇《國內大學及專門學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一個調查》,其中文科就業狀況已極糟糕。中文及外交方面294名畢業生中64人待業;法律方面就業率僅有73%,歷史學更是低至64%,最差的是政治,41%的畢業生難覓工作。民國時期專業就業不平衡狀況已相當突出,“一方面許多事業部門,每每感到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各學校畢業生能找到職業的很少”。民國高校教育參差不齊同時也存在文理科設置不科學現象,忽視社會實際人才需要。胡適先生曾對大學生失業現象評述道:“我說社會要的是人才,而學校畢業的未必都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這正是‘供不切求’。”例如法律學科高校設置過多,畢業生大於市場需求現象已相當突出。時人即對此置評道:“以中國之需要論,法科人才,是否需要如是之多,大屬疑問。”

燕京大學是民國教育的一面旗幟,歷來為人稱頌。但其文科畢業生的狀況卻不似如今人們想像中那般輝煌,甚至頗令人大跌眼鏡。1934年中國文學系10名畢業生只有4人就業,英國文學系6名畢業生僅僅2人就業,歷史學系9名畢業生更是無一人就業,哲學系、研究院文學系亦是掛零。

在民國,大學生就業有多難

▲《燕大年刊》,1940年

文科就業難還在於在其位者非專業人士,文科類崗位要求不似理科清晰且專業度高,甚至被當成負責人贈予官員的門面,不少官員、“富二代”等也樂於此道以附庸風雅。時人憤然道:“王孫公子,無行文人,都欣欣然有喜色地去做法政長官文科教授,裙帶關係佈滿了官場,搶了文類學生的飯碗,文法科的大學生怎末還不失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