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人民政府發佈重要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長治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市直各委、局、辦:

長治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市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批准,現予下達,請各級各有關部門按此部署工作。

根據國家、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精神,按照市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綜合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條件,本著實事求是、積極進取、科學合理的原則,2019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

預期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6.5%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1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6.5%、4.2%以內。

約束性指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2.4%,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比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劣V類水體比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減排幅度等指標全面完成省下達任務。

為完成上述目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認真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穩投資,在激發投資活力上有新提升

今年是“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要堅持把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著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後勁。

  進一步提高謀劃項目水平。要圍繞“示範區”“排頭兵”“新高地”定位,策劃包裝一批新項目。要選準方向,圍繞接鏈補環、科技變革趨勢、承接產業轉移、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太行旅遊板塊、補短板惠民生等謀項目。

進一步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一線幫辦,提升服務水平,鞏固冬季攻堅行動成果,紮實做好項目梳理和手續辦理工作,做到投資主體落實一批、立項手續辦結一批、報建審批推進一批,形成滾動良性循環,為今年做好全市項目建設工作爭取時間、打好基礎、贏得主動,奪取開門紅。

  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投資。落實支持民營經濟“30條”措施,把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政策上同等對待民營經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社會領域項目。積極採取多種PPP運作方式,規範有序盤活存量資產,豐富民營企業投資機會,提高民營企業融資能力,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進一步深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補齊要素短板,加強用地、用電、用水和通信設施配套等要素保障,創造無障礙施工環境;建立銀政企合作長效機制,開展經常性融資對接、推介活動,多渠道、多形式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缺乏問題,保證項目按計劃推進。

二、重轉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有新提升

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以國家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選擇基礎條件好的園區積極申報省級產業集聚區和服務業集聚區,力爭3—5個進入試點範圍。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步伐。製造業優先發展是推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要完善產業政策,強化要素支撐,努力推動煤炭和製造業“結構反轉”。要按照產業鏈、創新鏈、要素鏈、供應鏈、製造鏈“五鏈聚合”要求,培育開發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國家級半導體光電產業集群,辦好首屆深紫外LED長治國際研討會,推進中科潞安深紫外LED芯片、高科LED外延芯片等項目,初步確立第三代半導體光電產業的全國領先優勢。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重點推動物流電動汽車產業研發,支持成功汽車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建設兼顧民用車、物流車和工程車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等。著力打造通用航空產業集群,辦好首屆長治通用航空展,重點推進長治機場、屯留航校改擴建項目,建設臨空產業園和通用航空產業園,開工星箭察打一體無人機生產線、豐榮航空維修等項目,力爭建設全省通用航空示範市。著力打造健康產業集群,推進康寶生物血液製品和新型疫苗、振東抗腫瘤藥物產業化項目、發揮大健康產業研究院的作用,努力在植物提取、藥食同源發展方面取得突破。著力打造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對接中航工業、航天科工、中國兵器等集團,爭取政策支持和落戶一批新項目,建設淮海軍民融合科技產業園和清華平順航天工業園二期等項目。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充分發揮長治煤化工研究院、能源革命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固廢綜合利用長治研發基地、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長治工作站和大健康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的作用,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實現企業科技需求與科技成果供給的有效對接。積極打造“雙創”升級版,加快培育企業、院校等多種形式的“雙創”平臺。設立雙創投資引導基金,投資創業創新項目,激發全市創新創業活力。做好第三批省級雙創示範基地的申報認定工作。圍繞轉型發展集聚人才,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培養,持續開展好“雙創”“五小”等活動,辦好第二屆“長治技能大賽”。

  推進太行板塊旅遊業發展。堅持以文旅融合為路徑,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圍繞“山水太行、休閒太行、紅色太行、古韻太行”,建設太行山大峽谷旅遊軌道、太行山大峽谷風景區綜合開發、中太行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靈空山康養小鎮、蔭城古鎮、常平溫泉小鎮等項目。文化產業辦好武鄉八路軍文化旅遊節、黎城太行紅山國際自行車騎遊文化節、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等文化節慶活動,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數字出版等新業態,支持中小微等各層次文化企業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市場化的產業基地。按照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的思路,引導一批文化活動主體轉化為法人文化企業,培育一批小微文化企業規模化發展,扶持一批規上企業股改升級,構建大中小型文化企業梯次發展格局。

穩步提升服務業支撐能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著力提升文化、旅遊、康養和現代物流等需求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幸福產業品質。物流業重點推進潞鐵智慧物流園、潞東水洋智慧能源物流港、壺關中鋼物流園、高新區空港物流園、高鐵快運基地等項目,把長治打造成為山西省區域物流中心。商貿業,著力培育新消費熱點,提升城隍廟、螞蟻港等特色商業街區服務品質。力爭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三、優供給,在能源革命排頭兵上有新提升

今年國家將支持我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我們要緊抓機遇,逐步建立完善長治能源革命體系,全力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推動能源革命在全國、全省率先破題。

完善頂層設計。以打造“能源綜合供應商”和“能源裝備製造供應商”為目標,按照中財辦關於支持山西開展能源綜合革命試點,佈局建設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非常規天然氣保障基地、電力外送基地、現代煤化工利用基地、煤基科技創新基地等“五大基地”的要求,同步出臺我市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行動計劃,重點建設“一院、一基地、一平臺、三張網”,完善綜合能源佈局。

煤炭走“減優綠”之路。繼續支持一級標準化煤礦建設和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創建,大力發展先進產能。突出抓好焦化行業改造升級,著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圍繞潞安180項目,進一步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重點推進潞安180萬噸技改擴產240萬噸高硫煤油化電熱一體化、20萬噸高密度航空煤油及柴油等項目。圍繞潞寶集團己內酰胺產業鏈條延伸,重點推進10萬噸聚合切片、6萬噸短纖維及20萬噸聚碳酸酯等項目。

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光伏製造及光伏應用產業,加快長治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建設,確保6月底前併網發電。紮實推進潞安太陽能2GW高效太陽能組件、青島高測金剛石切割線等項目建設。風電產業,佈局建設晉東南百萬千瓦級低風速風電基地。重點推進壺關國際能源10萬千瓦風電供暖、潞城黃牛蹄5萬千瓦風電等項目建設。

推進煤層氣開採開發。從資源開發、管網運營、消費利用三大環節入手,依託中聯集團,推動煤層氣全產業鏈協調聯動,均衡發展。重點推進沁南區塊、武鄉區塊、柿莊區塊等煤層氣開發項目。同時做好煤層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焦爐煤氣制天然氣產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焦爐煤氣制天然氣項目。

紮實推進清潔取暖產業。引進千人計劃專家合作成立智慧與清潔能源產業研究院,開發先進清潔能源技術。繼續推進長子縣生物質供暖試點、上黨區生物質鍋爐集中供熱等項目。積極支持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引進的恆日太陽能光熱技術,在長子縣安裝太陽能供熱系統試點基礎上建立生產基地。

積極破解外送電通道建設難題。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我省將手續齊全的利用低熱值煤發電的停緩建項目轉為正常建設項目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儘快將漳澤電力2×100萬千瓦“上大壓下”等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恢復建設。加快“晉電送冀”“晉電送浙”電力外送通道電源點建設,開工晉東南特高壓長治站配套工程。

加強對外能源合作。依託長治能源革命研究院,建設長治光伏風電技術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密切合作,建立光伏創新技術試驗中試基地;推動巨鵬生物燃料乙醇技術創新,在全市推廣適用生物天然氣和生物燃料汽油。

四、促開放,在構建對外開放新高地上有新提升

深度對接國家開放戰略,積極拓展全市對外開放新空間,努力增創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積極對接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抓住國家發改委支持山西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在產業轉型、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加強對接,力爭新上一批項目。主動融入中原城市群發展,緊密對接,加強配套,爭取更大政策紅利。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做好重大活動策劃、針對性政策謀劃、重點項目對接,爭取一批產業協作轉移項目儘快落地我市。

全力建設對外開放平臺。加快開發區建設,高新區、經開區至少新建5個投資超10億元的產業轉型項目;其他開發區至少新建2個投資超10億元的產業轉型項目。做好“九通一平”和標準廠房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加快機場航空口岸、能交投鐵路口岸、長治海關通關綜合服務設施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業務用房建設,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貿易直通模式。

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充分發揮“黃金八條”獎勵政策作用,圍繞國內製造業百家領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產業轉移,編制新的全市重大招商引資目錄,充分發揮駐市商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結合各類招商活動平臺,深入開展“晉商晉才家鄉行”“海外回鄉人員創業服務工程”等,鼓勵潞商回鄉興業。強力推進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加快推進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配套,促進產業升級換擋,確保每個縣區當年落地5個以上重大產業項目,全市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當年開工率達30%以上。

五、抓協調,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上有新提升

推動區域板塊聯動化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拓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部署,今年要協調推動規劃實施落地,重點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發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圍繞“中國小米之都”、高標準農田、有機旱作農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藥材開發和深加工、農村產業融合等領域,積極籌劃儲備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深入推進1個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縣、2個市級示範縣、12個示範鎮和132個示範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圍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標,完善城市功能。啟動高鐵站前廣場和潞澤街建設工程,加快推進“三館一園”建設,完成環漳澤湖五行系統工程和湖濱大道一期6公里道路建設工程,重點推進八一廣場等5個片區、太行街等5條主要街道的架空線路整治。圍繞提高城市知名度,抓好“二青會”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優化城鎮發展空間佈局為重點,以構建區域協調統籌機制為關鍵,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立足“一城四區”大城市框架,高標準修編城市總體規劃,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制定好2019年新型城鎮化行動計劃,開展“四區”規劃設計,科學佈局,統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市域一體化水平。啟動主城區與上黨區、潞城區、屯留區的連接線道路標準化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安陽互通立交橋和長北幹線改造工程,完善紫金西街、五針街等鐵路立交橋工程。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各提高1個百分點。

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加快推進太焦高鐵、長治機場改擴建、國道環線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黎霍高速、屯留、武鄉、沁源通用機場、太行旅遊軌道等項目,積極推進長邯聊高鐵、“公轉鐵”開展前期研究,推進長治至林州城際鐵路、平遙—沁源—安澤、長治—沁源、壺關—陵川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拉大城市框架,打通城市脈絡,形成內暢外聯的“大通道”。

六、強統籌,在推動改革落實上有新提升

深入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圍繞“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把大討論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使更多改革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大力創優營商環境。2019年起我省將在全國率先開展全省域營商環境評價工作試點,借鑑浙江等地先進經驗,以評促改、以評促優,激勵各級各部門加大探索創新力度,建立長治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力爭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促進營商環境創建工作科學化、規範化。

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認真總結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中的好經驗,進一步拓展承諾制事項和項目,將承諾制改革試點由備案類向核准類拓展,2019年全市承諾制項目佔備案項目比例力爭達到20%以上。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落實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兩個“30條”政策,繼續實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方案,積極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建立市縣兩級領導民營企業包聯機制、經常性規範化政企溝通機制。以潞城經開區為試點,積極探索民營經濟為主導的開發區管理運營新模式。設立民營企業上市資源庫,組建專家服務隊,做好上市掛牌民營企業培育工作,指導民營企業發展直接融資,擴大優質企業債券發行規模,保障民營企業發展資金。

紮實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全面完成中央企業和省屬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做好國有企業“三供一業”項目的維修改造,加快處置國有殭屍企業,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國信擔保等3家企業改革試點工作。

七、建機制,在推動三大攻堅戰上有新提升

堅持既定目標方向不動搖,狠抓關鍵環節,多措並舉,確保各項任務取得突破性進展。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積極化解不良貸款、債券違約、流動性緊張、股票質押平倉等風險隱患,紮實推進農信社改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金融活動。要持續壓降國有企業負債率,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解壓紓困,有效緩解企業債務風險。強化政府債務管理,積極擴大債券規模,進一步規範政府債務限額管理,穩步推進存量債務置換,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持租購併舉,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問題,以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衡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

打好深度貧困攻堅戰。緊盯特殊貧困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持續發力、合力攻堅,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再完成63個貧困村退出,2.2萬貧困人口脫貧,壺關、平順兩個國定貧困縣摘帽,實現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落實產業園區和扶貧車間獎補政策,重點打造10個特色產業示範園區,建立100個扶貧車間,惠及貧困人口3萬餘人。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00場,培訓貧困人口1萬人、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1000人,做大做強“太行家政”特色勞務品牌,讓更多貧困群眾擁有一技之長。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著眼消費扶貧這個“紐帶”,全面開展“五進十銷”,落實落細“以購代捐”,拓展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5萬戶,啟動總投資30億元的覆蓋“1+6”城鎮群50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大管網建設,確保所有縣城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66%;重點推進大水網辛安泉供水工程、黑臭水體治理、採煤沉陷區治理、漳澤湖東岸生態修復與保護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漳澤湖溼地水環境治理工程等重要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積極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抓住國家建設100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機遇,不斷提高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新動能。

八、補短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加大民生投入,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在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重點推進潞州區馬坊頭、附城等城中村改造、長豐片區棚戶區、濱湖區棚戶區改造等項目,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在教育方面。加快推進市直4所中學、農村寄宿制學校、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改善等項目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佈局,進一步推進職教園區建設。

在衛生方面。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綜合樓、市二院綜合樓、市婦幼保健院擴建、市中醫院綜合樓及縣級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項目建設。

在公共服務方面。加快推進體育公園、遊園、生態停車場、綠地、“二青會”建築立面整治、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項目建設。

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狠抓煤礦、非煤礦山、交通、建設、危化品、公共場所、特殊設備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強化應急管理保障和應急處理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全力做好社會治安、反恐防暴和信訪維穩等工作,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長治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1日


編審:楊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