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訓練可改善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


宣醫科普|認知訓練可改善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首席專家賈建平教授團隊的研究,證實了認知訓練可以顯著改善皮層下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VCIND)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並揭示神經可塑性是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內在機制,為臨床上開展痴呆的預防和早期干預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相關成果於3月發表在《Alzheimer’s &Dementia》(5年IF12.06)上,唐毅、邢怡、朱祖德為共同第一作者,唐毅、趙國光、賈建平為共同通訊作者。

宣醫科普|認知訓練可改善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

北京學者、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首席專家賈建平教授正在查房

認知障礙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較重的負擔。血管性認知障礙是引起認知障礙的第二大病因,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由賈建平牽頭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我國目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超過2000萬,其中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佔到第一位,其比例高達42%,但目前仍無獲批的有效治療藥物。近年來,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認知訓練在痴呆的預防和早期干預中的作用在國際上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如何建立針對性、有效的認知訓練系統並明確其在VCIND的干預效果,認知訓練作用的規律和內在機制如何,是目前認知訓練研究領域亟需深入探討的問題。

宣醫科普|認知訓練可改善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

為此,賈建平團隊自2016年起牽頭開展了Cog-VACCINE研究,這是國際上首個針對VCIND的認知訓練干預研究,旨在明確認知訓練的治療作用並探討其內在作用機制。此次研究所採用的認知訓練系統,是由研究團隊在前期工作中所提出的認知網絡調控概念的基礎上建立的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機化、多認知域、適應性的認知訓練系統。

宣醫科普|認知訓練可改善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

宣武醫院認知訓練護理門診為患者進行認知訓練

結果顯示,接受認知訓練的患者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評分明顯提高。在進一步採用靜息態功能核磁分析後,發現經過認知訓練後的患者,腦默認網絡(DMN)與執行控制網絡(ECN)間的連接顯著增強,且這種改變與患者整體認知功能的改善顯著相關,提示神經可塑性是認知訓練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的內在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