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安徽接待遊客3652萬人次,其中合肥接待856萬人次

“五一”小長假,安徽的好天氣進一步釋放了旅遊需求,江淮大地迎來春季旅遊的高峰期。5月5日,江淮晨報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門瞭解到,假日期間,全省預計接待遊客3652.32萬人次,假日同比增長25.14%,實現旅遊收入176.01億元,假日同比增長30.92%。其中,合肥共接待856.42萬人次,同比增長17.27%,旅遊收入共計172400萬元,同比增長13.43%。

19萬人次合肥動物園“打卡”

統計數據顯示,省內16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178.40萬人次,同比增長6.74%,實現門票收入11181.75萬元,同比增長5.63%。其中,黃山風景區接待遊客11.23萬人次,同比增長43.91%,實現門票收入1809.16萬元,同比增長23%。

合肥市文化和旅遊局統計的數據顯示,合肥5個重點景區野生動物園、包公園、徽園、李府、三河古鎮分別接待遊客19萬人次、3.13萬人次、2.24萬人次、1.17萬人次、17.1萬人次;門票收入分別為386.7萬元、56.45萬元、22.28萬元、15.44萬元、26.7萬元。

合肥多個景點開展特色活動

“五一”小長假期間,合肥各縣區眾多景點也開展了特色活動。廬江縣舉辦第十一屆“白雲春毫”茶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中廟景區結合文化旅遊節推出中廟美食活動和文創產品展示。長豐縣非遺園3D全透明高空玻璃橋開始運營,受到遊客熱捧;崗集青峰嶺民宿體驗、杜集鳥島景區、碩然農莊、陶樓鎮芍藥花基地、馬郢等鄉村體驗遊吸引廣大市民前來觀光休閒、體驗農事,感受原生態田園風光。

小長假期間,肥西縣各景區共接待遊客41.2萬人次,同比增長1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800萬元,同比增長22.2%。紫蓬山風景區共接待遊客9.6萬人,同比增長8%,綜合收入1280萬元,同比增長11%;官亭林海景區接待遊客6萬人次;銘傳故里景區共接待遊客2萬人次。

皖南川藏線車流量達1000多輛/小時

“五一”小長假期間,正值五四運動100週年。合肥市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提供森林課堂、文化課堂、國學課堂等在內的五大研學旅行產品,累計接待約3000餘人研學客流。合肥市渡江戰役紀念館接待遊客3.9萬人次。

“加長版”“五一”小長假,遊客拼假成為出遊的亮點。假日期間,全省重點監測的景區停車場使用率達到80%以上。其中,皖南川藏線車流量達到1000多輛/小時,皖浙1號旅遊風景道、大別山自駕集群等安徽10大自駕遊線路川流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