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揭秘: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在咱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過無數的朝代更替,但是無論哪一個朝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奢華”,而且無論是吃衣住行,都有一套自己的規矩,尤其是清朝,飲食和居住都講究“氣派”二字,尤其是皇帝的御膳,清朝的皇帝享用一頓御膳,其總價值居然能夠讓一個普通家庭吃上半年!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清朝皇帝的御膳吧!

揭秘: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首先,清朝的飲食起居規矩很多,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作為皇帝,掌控著一個國家的安危,難免有一些刺客想要刺殺皇帝,為了防止這些刺客有機可乘,所以頓頓飯都要小心,首先菜做好後,要有專門的太監用銀針給每一道菜“試毒”,如果銀針變黑,就代表有毒,如果銀針沒有變化,這第一道關就算過了,之後再傳給專門的試菜太監,試菜太監每一樣菜嘗過之後,如果沒有生命危險,才能傳給皇帝享用。

揭秘: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皇帝享用御膳的時間也不是固定的,完全由皇帝自己掌控,皇帝餓了只需吩咐貼身太監“傳膳”即可,再由貼身太監去告訴御膳房,由於皇帝每天吃飯的時間不固定,菜品又很多,為了防止讓皇帝久等,一般御膳房都是時刻準備著,御膳房的大廚們也一忙就是大半天。皇帝用膳也不像普通家庭一樣全家坐在一起吃,而是“吃獨食兒”,所謂獨食兒就是皇帝自己一個人品嚐所有的美食,周圍除了侍奉的太監以外,沒有妃子和皇子陪著。不過有些皇子、大臣會在一旁不遠處候著,等著皇帝“賜菜”,如果皇帝覺得哪道菜好吃,又吃不完,就會賞賜給這些皇子和大臣。


揭秘: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皇帝一頓要吃的菜品很多,一般都是120道菜左右,每次皇帝用膳,這100多道菜都要擺上滿滿的三大桌,為了讓皇帝飲食均衡,皇帝會有專門的營養師為他定製每天的專屬菜品,有葷有素,營養均衡,此外還會有點心,主食,水果,鹹菜等等,並且每道菜的盤子附近都會配有大廚的名字和菜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一是如果菜很符合皇帝胃口的話,皇帝可以知道這道菜是誰做的,便於封賞,也便於告知太監下次多讓這位廚師做一些菜品,二是如果菜品有問題的話,便於追究責任。其實作為皇帝,也有很多無奈的地方,比如,一道菜最多吃三口,這也是為了安全著想,即使有人下了再烈的毒,如果只吃三口,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揭秘:清朝皇帝的“御膳”規格如何?一頓飯夠普通人家吃半年!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惑,這120多道菜,滿滿三大桌,有些菜離皇帝那麼遠,皇帝夠不著怎麼辦?其實,根本不需要皇帝動手,會有專門的太監喂皇帝吃飯。皇帝用的碗筷也是非常豪華,勺子和叉子都是金子做的,其餘的碗都是銀子做的。那麼?這麼奢侈的一頓御膳,要花費多少兩銀子呢?據統計,一頓御膳要三百兩左右,這可足夠一般的家庭吃上整整半年了!

對於皇帝的御膳,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