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扎釘,到底是“補”還是“換”?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輪胎進釘子,該怎麼辦?

輪胎進釘子千萬不要拔,用唾液(車內有肥皂水則用肥皂水)抹在釘子周圍,看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1、如果有氣泡冒出,就證明有漏氣現象,需要立即補胎。

2、如果無氣泡,則可能沒有漏氣,可以繼續低速行駛至附近的維修店處理。

輪胎扎釘,到底是“補”還是“換”?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以下這種情況,輪胎不能“補”,只能“換”。

輪胎被異物扎破,修補輪胎是比較省錢的選擇,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需要及時更換。

1、胎冠穿透的洞眼直徑超過6毫米。

2、胎側被扎破。

3、輪胎出現鼓包。

4、出現胎圈損壞變形、胎面變形、橡膠被化學品腐蝕、輪胎缺氣碾壓損壞等情況。

5、輪胎上看出有缺氣行駛的痕跡(比如胎側有碾壓痕跡、氣密層起泡等)。

數據統計

據不完全統計,高速公路46%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高速爆胎而造成的,而時速在160公里以上發生高速爆胎死亡率接近90%。高速爆胎已成為高速公路交通意外事故的"頭號殺手"。

因此輪胎一但出現扎釘、鼓包、胎圈損壞變形等等情況,需要及時修補或者替換,確保在車輛行駛安全。

同時關注胎壓是否正常,胎壓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一般正常胎壓在2.3到2.5之間,不同車型胎壓也會不同,每個車型的胎壓,會寫在副駕駛的銘牌上,最好根據銘牌上的標準來及時矯正胎壓。

輪胎扎釘,到底是“補”還是“換”?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輪胎有以下幾種補法


輪胎扎釘,到底是“補”還是“換”?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1、扎膠條,使用專用錐子把塗滿膠的膠條捅進輪胎破損處,保留一部分在外面。

適用性:→ 不建議採用

優點:不用拆分輪胎與輪圈,不用重新進行動平衡,維修非常快捷。

缺點:錐捅進漏孔時會將原來的孔擴大,有可能會有慢漏氣問題。膠條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維修質量。


2、冷補膠片 拆卸輪胎,從破損處裡面打磨,然後塗冷補膠水,稍晾乾後再貼上冷補膠片。

適用性:→ 較小孔洞,建議採用

優點:適合修補常見的洞,也是最常用的輪胎修補方法。

缺點:洞是從裡面補,但輪胎上的洞口還在,水可能從洞口浸入而破壞鋼絲和簾布層。

不適合較大孔洞。如果破洞大,砂石等尖銳物體可能從破洞處把貼片扎破。


3、 蘑菇釘 和冷補膠片法相似,但在貼補同時,要把一根膠條從裡面穿透到輪胎外面,把破洞徹底補實。

適用性:→ 較大孔洞,建議採用

優點:這種又貼又堵的方法非常可靠

缺點:不適合補小的孔洞。

4、 補漏劑 是用來自動填補汽車輪胎的滲漏部位的汽車化學制劑。

適用性:→ 應急

使用補漏劑只能對微小的胎面漏洞進行自動修補,是旅行途中的一種應急方法。

輪胎扎釘,到底是“補”還是“換”?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喜歡蜜蜂的朋友們,記得點贊關注哦,蜜蜂會持續不斷地寫車輛知識文章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